节录自:科注学习班(02-042-0042) 编号:02-042-0060
主持人:开吉法师,「传统文化如何学习」。
阿弥陀佛!二0一四年五月底师父上人在马来西亚做专题演讲「传统文化如何学习」,弟子开吉聆听之后受益匪浅,在此汇报心得体会,不妥之处诚请批评指正。
一、孝是中华文化根。师父上人在讲义中首先谈到,「孝是中华文化根,敬是中华文化本」。弟子在学习《净土大经科注》之时,被世尊的孝行深深感动。世尊成道之后曾经到忉利天宫为母说法,以报答母亲之深恩。同时世尊又为父亲介绍念佛法门,「佛告父王:诸佛果德,有无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脱,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劝父王行念佛三昧。又佛告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复如是。但能系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成大慈悲。」这是世尊大慈至孝劝父之言,劝导父王行念佛三昧,求生净土。做为一位孝子,一定是把最好的法门介绍给自己的父亲,父王能够真正了生死出三界,往生不退成佛,为人子的孝行才尽到圆满。「父母离尘垢,子道方成就」。一百一十二岁的上海下贤老和尚是孝亲尊师的典范,他护持母亲念佛修行,直至母亲端坐而逝,自在往生;他历经磨难,师父的骨灰才得以保存,后又为师父重新修塔安葬;他躬耕劳作,奉养五位年老体弱的老和尚。做为佛弟子,要真正效法世尊及贤公和尚的孝行,信愿念佛,往生净土,才能够度化生生世世的父母、师长及有缘众生。
二、教学为先。师父上人在讲义中,从安身立命、创业齐家,一直到诸佛剎土、极乐世界,总共列举十个教学为先,强调圣贤教育是圆满智慧德能相好之教育。中华千万年来教学第一,举世无双,世间有圣贤君子,人间才有太平盛世,效法诸佛「今现在说法」,地球就能变成极乐世界。
记得弟子在求学期间,由于受到师父上人讲经的启发,因此在毕业论文选题时选了清代教育家陈宏谋先生的《五种遗规》。弟子在国家图书馆文津阁查阅古籍时,看到陈宏谋先生做为乾隆朝的名臣,曾于十多个省任巡抚、总督等职,官至吏部尚书,在他四十余年的官宦生涯中,始终视教育为其施政之要务。他不但兴办书院培养人才,而且公务之暇还常常到讲堂亲自授课,剖析圣贤精蕴毫发不爽。并亲自评定学生文章,以儒家之道详尽分析讲解,其讲义汇集成《课士直解》一书。他在云南为官四年,就兴办了六百多所义学。同时陈宏谋先生任用人才,重视将圣贤之道落实于生活之中,讲求经世致用的学问。每试士,必为发明孔孟之旨,以反身实践为归。他所编订的《五种遗规》等典籍,影响极其深远,仅仅是弟子在北京各大图书馆中所见的清末线装版本就有三十二种之多。陈宏谋先生的行谊给弟子至深的感动,加之在求学期间,每逢寒暑假都到新加坡聆听师父上人讲经,也因此弟子立志尽己全力,终生奉献于教育事业,希望能够为弘扬伦理、道德、因果及宗教教育而不懈努力。
三、《群书治要》治天下。弟子在校读书之时,常常听到本校的学生自杀、情杀,甚至博士生为功利而相互残杀的案件,数不胜数。也常常目睹许多校友沉迷于网络游戏,最终被学校开除的事件。为什么在古代学而优则仕、唯有读书高的美好人生追求,在现代会演变成一幕幕惨绝人寰的人伦悲剧?如果人心无法挽回,那么沉没于印度洋的马航班机,是否只是恐怖事件的开始,不是终结?而这一切都是缘于人们舍弃了圣贤教育,盲目追求功利,才做出违逆伦常不是人之恶行。
二0一一年弟子参与了《群书治要》译本的编译工作,从而得以略窥这本治世宝典之堂奥。「天地归仁能立人」,弟子深感此书所承载的古圣先贤仁爱的教育,真正能够救国、救民、救世界,真正是祖先流传后世的无价之宝。《群书治要.潜夫论》曾说,「上圣不务治民事而务治民心,故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民亲爱则无相害伤之意,动思义则无奸邪之心。夫若此者,非律之所使也,非威刑之所强也,此乃教化之所致也」。因此古代圣王是致力于治理人民的内心,孔老夫子希望能够通过伦理道德的教化来平息诉讼,用道德礼义来教化百姓。人民彼此相爱就不会相互伤害,行事想到道义就不会有奸诈邪恶的念头,这不是法律和严刑所支配的,而是教化所成就的。
师父上人忧国忧民,悲心恳切,在世界各地倡导建立汉学院,培养汉学师资,并希望能够成立《群书治要》学习电视台,向全球播放《群书治要》的课程,用古圣先贤的教育真正圆满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梦。我们真诚的祝愿,这个美好的愿景能够早日实现。
以上是弟子的学习心得报告,不妥之处诚请师父上人、诸位法师、大德同修,惠予批评指正,阿弥陀佛。
老法师:传统文化如何学习,我们在马来西亚讲了六个小时,这是我们跟有志一同的同学们做为一个引导,我们提出一些基本的概念。这个事情难,非常艰难,为什么?我们传统的理念跟方法已经被我们自己抛弃了一百多年。这一百多年受西方物质文明的教诲,接受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那就是如果没有拿出事实真相来,决定不能避免怀疑。古圣先贤经典上记录的,现在我们看不出证据,所以都不相信,科学完全讲现实。
今天社会的动乱、居住环境的灾变从哪来的?你细心去想想,是不是科学带给我们?是的,科学造成的。科学造成,科学不能解决。对今天社会能不能恢复安定和谐,对今天的地球能不能恢复像过去那样的承平,都产生怀疑。所以我们参与联合国的活动,这里头许许多多专家学者,哪一个人不怀疑?每个人脑子里有个问题,这个世界还会有和平吗?这句话我听到的遍数太多了。有没有方法?没有方法。我们看到痛心,我们看到了害怕,这才是今天社会动乱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信心没有了。自信心没有了,信他的心没有了,信祖宗的心没有了,信圣贤的心没有了,信神明的心没有了,信佛菩萨的心没有了,这怎么办?
有一个好心的同学,最近在汤恩比遗集里面发现他在晚年八十岁之后一些谈话的记录。汤恩比博士过世是八十五岁,最后这个三、四年接受许许多多学者专家的访问,谈到许多实际的问题他的想法、他的看法。他几乎把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中国孔孟学说、大乘佛法上,他相信,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虽然现在也很不幸,受西方人的连累吃尽苦头,但是他想到,有这么深远历史的一个族群,他一定会回头,只要他回头了,相信他的老祖宗,这个世界就有救。有这么一个想法观念的人,全世界只有这一个,没有见到第二个。中国近代的学者梁漱溟先生,我看到他一本书,这个书的名题也是《这个世界会好吗?》
所以对于全世界人类文化史认识最深刻的,汤恩比。但是汤恩比的话谁能相信?他是英国人,我访问剑桥大学、伦敦大学,伦敦大学在英国是汉学的权威,我跟他们的同学、教授们举行一个交流会,我问过他们,你们对汤恩比的说法赞成不赞成?没有一个响应我,只是对着我笑。我反过来问他,那么是汤恩比所说的错了吗?也没有人敢说。最后还是逼着我,我不能不说,我说如果你们拿这个问题来问我,我毫无怀疑,肯定的回答你,汤恩比博士说的话是正确的,他没有说错,他看得很清楚,确确实实解决社会问题,现代社会问题,现在是乱到极处了,确实只有中国孔孟学说。孔孟学说是什么?我顺便问他一句,因为这个学系都是学中国古典文学的,非常可惜,他们的汉学是研究中国二千五百年前的文化史,那个时候的人类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生活,把它当作古文明去研究,于现在呢?于现在不相干。换句话说,他们所研究的对象是知识,古代文化知识,跟现在人生活不相干。
去年我第二次访问教科文组织,顺便去参观法兰西的汉学研究院,跟他们做了三个半小时的交流。他们研究的态度跟伦敦那边是相同的,都是把它当作古文化来研究。他听说我们在马来西亚要建汉学院,他问我汉学怎么教法?我告诉他,学以致用。如果我们学了在现前不得受用,你学它干什么,不就浪费时间、浪费精神吗?学了管用。他很惊讶,三千年前的东西现在还管用吗?我说管用,现在管用。我们《群书治要360》英文翻译本我带在身上,我送给他们的老教授,我说你看看现在用得上用不上?他看了非常的惊喜,惊讶、欢喜,现在管用。所以我就告诉他,东方的东西、大乘佛法他们求的是智慧,智慧没有时空的界限。没有时间的界限,突破时空,三千年前管用,三千年后的现在管用,三千年以后还管用,为什么?它是智能,它不是知识。知识是前面一个阶段,后面又进步,前面就不需要了,真的当作历史来研究,演变过程来研究,肯定继续不断的去发展,新陈代谢。智慧没有新陈代谢,智慧超越时间、超越空间,在古时候中国适用,在现代社会适用,在三千年以后的社会还适用。他听我这样讲,感到新奇,要求跟我们合作。我说我们欢喜,我们也需要你们知识的这一方面信息,你们也希望得到我们现前怎么样把中国古典东西落实在现在生活、工作、待人接物,解决社会问题,解决世界的问题。
所以,如何建立对于伦理、道德、因果跟圣贤教育的信心?没有信心,学科学没有问题,行。学精神文明,没有信心就不行。物质文明没有信心可以学,精神文明不行。印光法师讲透了,「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要用真诚心,要用清净心,要用恭敬心,没有这个条件,孔子来教你、释迦佛来教你都没用,你学不会,为什么?入不进去,你跟它格格不入。中国古时候,你看看佛教没传到中国来,佛教传到中国来才两千年,中国的历史可以上溯五千年,佛教没到中国来中国有三千年的历史,古圣先贤崇尚教育,教我们伦理、道德、因果、圣贤教诲,有这个根。大乘佛法是无上的精神教育,你看当年释迦佛灭度之后,弟子四面八方传弘,只有传到中国这一支到现在还存在,传到其他地方多半不存在了,还有少数,不究竟。真正在中国这两千年发扬光大,开花结果,成就远胜于印度。这什么原因?佛陀跟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同样的基础上,这个基础就是孝亲尊师。佛陀的净业三福,第一句「孝养父母」,第二句「奉事师长」,孝是根,敬是本。中国这块土壤好,大乘来中国,接受中国的土壤,非常适合它,它在这块大地上生根、茁壮、开花、结果。这桩事情汤恩比明白,汤恩比清楚。
今天在中华大地,曾经修学过传统文化的人没有了,都凋零了。我是知道这桩事情重要,决定不敢疏忽、不敢轻视。我这一生没有机会学习,没有碰到,年岁比我大的人有扎根的,但是七十、八十过世的太多,这些人都不在了,现在要恢复传统文化怎么办?就是如何学习?好在古老的学习理念留下来了,学习的方法留下来了。这种理念跟方法,接受过科学洗礼的人都不赞同,都不能接受。中国传统教学,老祖宗的话,《三字经》上前面八句,世世代代教学最高指导原则。你看小朋友上私塾,第一天就教给你了,最高的指导原则,首先肯定、承认「人之初,性本善」,一定要承认。就像学佛,《华严经》上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要肯定,你要承认。承认本来是佛你才能作佛,承认本性本善你才能成为圣人,就把我们教学的宗旨、目标说出来了。所以中国的教育是圣贤君子的教育,大乘的教育是成佛成菩萨的教育,这叫止于至善,没有比这个更善的,这至善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信心,现在人没有这个信心,有这个信心才能恢复,那就循着祖宗教导我们「性相近,习相远」。这就是为什么要学,学从哪里来的,这概念从哪来?从这来的。
尤其是「人之初,性本善」,还有一个,我们从事实上来解释,那就是我常说的,「人生百日」,一百天,「体露真常」。人之初,性本善,就是小孩出生这一百天。为什么?他还没有分别、没有染污,他没有起心动念,纯粹是天真,对人、对事、对物没有分别心、没有执着心,无论什么人去逗他,他都欢喜,他都跟他玩,玩得很开心,小猫、小狗跟他玩,他也玩得很快乐、也很开心。真心,这一百天完全用真心,一点虚妄都没有。等他认识谁是爸爸、谁是妈妈,被染污了,就开始被染污了。老祖宗知道,他会长大,他会被染污,如何叫他染污时间延后一点,染污得轻一点,不要太严重,教育的目的在这个。叫他受染污的时间延后,被染污的程度轻,不要太严重,就想这个方法。所以,「苟不教,性乃迁」,提出这个警告,你要不好好的教他,将来以后习性代替了本性,只有习性,本性忘掉了,忘得干干净净,就是现在,那个麻烦可大了,那就没救了。所以晓得教育怎么兴起来的,怎么想出来的。
怎么个教法?古圣先贤提出,这个话是老祖宗千万年教化的经验总结,「教之道,贵以专」,要专攻,不能搞太多,这教学的理念。教学的方法,「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只要遍数多。遍数多什么?你没有妄想,你没有杂念,用读书的方法把妄想杂念全部念掉,让你的心回归到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是真心,真心里面有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都会现前。所以智慧不是学来的,德能也不是外面来的,相好,统统是自性本自具足。佛教给我们,一切向内学不向外学,老祖宗也是如此,也是教我们向内学,不向外。
外国人发明机器,科学技术发达,发明机器,我们看了很稀奇,被它吸引住了,像小孩玩玩具,看到电动玩具,呆了。孙中山先生说得好,外国人他们的文化比我们好的地方就是制造机器,科学技术,除了这个东西之外,在整个文化里头没有一样东西能跟中国相比。我们如果用中国东西,真诚心、清净平等觉,去研究他们这些机器,肯定比他们造出来的更高、更要超越。为什么?你用智能,他用知识,智能制造出来的东西决定超过知识。可惜我们没有用,中国这么好的东西把它放弃,完全不要了,跟西方学,怎么学,到现在还追不上。这一点我们得认真反省,我们要相信老祖宗,要相信自己,没有自信心的人不能学佛。
学佛三个条件,信愿行。信,蕅益大师讲得好,讲六个信。第一个信自,人性本善,这个不能不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个不能不信。佛性就是我们的真心,你相信你自己是佛,你才成得了佛,相信你自己本善,你才能回归到本善。所以,蕅益大师头一个信自,第二信他。自信,我才信他;我没有自信,我怎么会信他?科学把自信丢掉,这是科学走偏了、走邪了根本原因。信是第一德,最根本的德行。仁义礼智信,信是最下头一个,有信才有智,有智才有礼,有礼才有义,有义才有仁,如果信没有了,上面全没有了,仁义礼智全完了,你说多重要。
只要我们恢复民族自信心,相信老祖宗真高明,他们留下的东西是精华,糟粕早就淘汰掉了。古时候,不要说久远之前,八十年,八十年前印刷是很笨重的一桩事,有铅字排版了,很麻烦,哪像现在这么快。我们想要的典籍书多半是手抄,八十年前,手抄本。我见过,无论乡村、都市,读书多半都是手抄。哪有那么多的书?到图书馆借,借来是抄。抄,你就晓得,总喜欢少写几个字,那什么?不好的都不要,丢了,抄什么?抄精华。五千年来一直抄下来,抄成最精华的留到这里,不是真正好东西早就丢掉了,哪有糟粕?
所以大惠同学问我,中国传统东西有糟粕吗?我说有。他很奇怪,怎么有?我说看不懂的就是糟粕。这是提醒大家,没有糟粕,不可以说糟粕。哪些我们现在用得上,马上就可以用的,把它摘录下来,现在我们用不上的,摆在旁边,不可说糟粕。取精用弘,这个可以,老祖宗点头,为什么?它面对全世界、全人类,谁需要什么这里头都有,各取所好,都是这里头的,同一个来源,这个不可思议。就好像遍法界虚空界无量剎土无量众生,各人取各人的,统统都是自性的,自性里头没有糟粕。糟粕在哪里?阿赖耶里头有,自性里头没有。阿赖耶什么?妄想分别执着里头就有糟粕。换句话说,只要有妄想分别执着放到大乘,大乘就糟粕了,它被染污了。不是它本身有问题,是我们自己带着妄想分别执着,这出了问题。还有带着自己贪瞋痴,还有带着自己的傲慢、带着自己的贪婪,这个问题出来了,这个我们要知道。糟粕在我们这一边,我们会染污它,它不会染污我们,它会一代一代还要传下去,有识货的人。所以我们能够守住,真正相信「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方法,「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海贤,活生生的一个例子,一句阿弥陀佛念了九十二年,他什么都明白了。为什么?清净心现前,他的心清净平等觉,觉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所以他说他什么都知道。能看到一点迹象,譬如他清理水沟,他知道天会下雨,赶快把水沟清好。那什么?干旱期间清理水沟,别人都觉得莫名其妙,老和尚带头,他在干,大家一起干,隔两天果然下大雨。大雨下的时间很长,别人家水都进去了,他们家里没进水,每个房间都没进水,沟清除了。这些他知道,别人不知道,他不说,说了别人不相信。清理水沟,没事情干,清理水沟,过两天大家才明白,老和尚是不是有神通,怎么会预知?
所以学习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要恢复信心。头一个条件,真正相信自己、相信佛菩萨、相信古圣先贤,这就对了。用科学的心态来学,最后完全失败,不如不学,为什么?学了之后会对于传统文化完全否定,那个罪就造得深了。有神通的人知道,这些对传统文化怀疑的人现在在哪里?都在地狱道。为什么?他们有影响力,他们带头干,后面人跟进,以为传统文化真的没有价值了。远远比不上汤恩比,汤恩比这些东西虽然不多,我们把它记录下来,带给我们信心,让我们恢复对传统的信心、对圣贤的信心、对伦理道德因果的信心,这个人了不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