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继老师:《说文解字》的六书与八德

admin 心得分享评论阅读模式

节录自:科注学习班(02-042-0152) 编号:02-042-0372

MP3下载

学生:岁次乙未年中元祭祖专刊。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诸位法师、大德仁者:阿弥陀佛!惭愧弟子吴军继今日恭敬报告的主题是「《说文解字》的六书与八德」。

中国文字的「八德」有两种讲法,一种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一种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我们把重复的四个字去掉,把它合到一起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一共是十二个字。我们今天从文字学的角度来讲八德,追溯到文字的源头来寻求答案。

文字学在古代叫做「小学」。跟「小学」对应的就是「大学」,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古代大学要学习的内容。文字学在古代称为小学。《三字经》告诉我们传统文化学习的次第:「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学习传统文化有先后的次第,是一步一步来的,学习最初的课程就是以小学为开始,小学就是文字学;学完小学以后,再来学习儒家的基本经典,四书。所以文字学是学习传统文化重要的基础课程。(图一:黄帝史官仓颉创造文字,被尊之为圣人。据《淮南子》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壹、中国文字的「六书」

中国文字已经有四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而且是唯一一种没有被历史淘汰的文字。中国文字它为什么有这么强的生命力?像古印度的文字、古巴比伦的文字都已经不再被使用了,但是中国文字从四千六百年前一直到现在仍然被使用,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文字有一套科学的系统,称之为「六书」。把所有的中国文字归纳到一起,有六大类,其中四大类是中国文字创造的方法,另外两类是中国文字运用的方法,把两个合在一起一共有六种,称之为「六书」。正因为有六书的科学体系存在,中国文字虽然经历了几千年,仍然有着很旺盛的生命力。(图二: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作《说文解字》,首立部首排列法,以六书解释汉字形、音、义,释字时先列小篆,并释字本义,是文字学的奠基之作。)

中国文字创造的方法一共有四种。第一种「象形」,象形就是按照物体的形状把它画出来的这种造字方法。比方说太阳是圆的,就按照它的形状,画一个圆圆的太阳,这个字就是「日」:(甲骨文)、(金文),表示太阳的意思;「月」:(甲骨文)、(金文),它圆的时候少,缺的时候多,所以就画一个缺的月亮,中间这一竖表示月亮上面的阴影,这是按照它的形状画的;「鸟」:(甲骨文)、(金文),我们就画一只鸟,这个字就是鸟;「鱼」:(甲骨文)、(金文),我们就画一条鱼,这就是一条鱼。这种按照物体的形状画出来的造字方法,就是象形。

当然,大自然当中的事物并不是所有的都是有形状的,比方说有一些抽象的概念,没有形状可以画,所以就不能用象形这种方法来造字。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发明了第二种造字方法,「指事」,指事就是用抽象的符号来创造文字,这些抽象的概念用抽象的符号把它表达出来。比方「上」、「下」,这些都是空间的概念,它没有形状,用抽象的符号如何去造文字?首先画一个长长的线条代表一个物体,再画一个线条在它的上面,代表另外一个物体。这个字是两个抽象的线条组成的,我们一看就是一个物体放在另外一个物体的上面,这个字就代表「上」:(甲骨文)、(金文)。同样的道理,还是一个长长的线条,把上面那个线条放到下面来,就是另外一个字「下」:(甲骨文)、(金文)。上、下,这些是抽象的概念,它没有形状,所以就用抽象的符号来表达它,这种造字方法就是指事字。由象形跟指事造出来的文字称为「文」,它是中国最初、最早的文字,而且都是独体的。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由象形跟指事造出来的文字已经不够用了,所以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发明另外两种造字的方法,「会意」跟「形声」字。会意,根据字面的意思,它是把两个字放到一起,产生一个新的字,体会它所产生的意思。举例而言,「苗」:(《说文》小篆),苗是由两个字组成的。上面是「艹」,下面是「田」,把它们合起来是什么意思?田里面长的草,当然它不是那种野草,应该是禾苗,它的意思就是禾苗的「苗」,这就是会意字。第四种造字方法叫「形声」,也是把两个字放到一起,不过它跟会意有些不同,它的一部分表达的是事物的类型,它的另外一部分表达这个字的读音。举例而言,桐树的「桐」:(《说文》小篆),它左边是「木」,说明它跟树木有关系,表达其类型;右边是「同」字,注明这个字的读音,所以这个字读作同。所以,一边代表一个事物的类型,一边注明这个字的读音,这种造字方法就是形声字。由会意跟形声造出来的称为「字」,不能称为「文」,而且都是合体的。中国文字是先有文,然后才有字,文跟字其实是有区别的。

中国文字从四千六百年前创造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其字形也发生了几个阶段的变化。第一个阶段,刚开始创造的时候称为「古文」,再后来是「大篆」,接着是「小篆」,接着是「隶书」,然后是「楷书」。中国文字的字形从古文演变到大篆,再演变到小篆,这个过程字形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造字的原理流传了下来。最关键的是从小篆到隶书的演变,这个过程中国文字字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从隶书已经不能清楚的看到造字的原理。这个过程很重要、很关键。(图三:从汉字的起源看文字从小篆到隶书的隶变过程。)

如果我们要追溯中国文字的源头,就要通过小篆才能够看得到。后来的楷书跟隶书的结构差不多,通过楷书也不能够说解文字原来的意思。今天介绍八德十二个字,我们就通过小篆来介绍。

贰、中国文字的「八德」

第一、「孝」。孝,《说文解字》说「善事父母者」,这叫孝。很善于侍奉父母,这个行为叫孝。我们侍奉父母,具体一点就是能够关心到父母的生活方面、精神方面,包括父母心里面要达到的心愿,我们都能够帮他完成。而且在父母犯错的时候,我们能够规劝、劝谏,这都是具体的行孝,这个行为叫孝。从字形上来看,这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一个「老」,下面是一个「子」,从字形看就是一个孩子背着年老的母亲。从字形上看,这就是侍奉父母很具体的意思。(图四:印光大师德育启蒙「孝亲」。)

第二、「弟」。这几个笔划就像一个绳子缠绕在一个物体上的形状。拿绳子缠物体的时候,缠一圈、二圈、三圈,缠绕的圈自然而然就出现了次序,先后的次第引申为兄弟姊妹之间先后的天然的秩序。《弟子规》说,「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所以长幼之间先后的次序是天然的秩序,这就叫弟。因为兄弟之间相处,也要用心去爱护、去恭敬,所以后来的弟又加了竖心旁,而成为「悌」。

第三、「忠」。《说文解字》:「敬也,尽心曰忠。」做一件事情能够尽心尽力,就叫忠。尽心尽力做一件事,那对这件事情也会有恭敬的态度,所以是敬也。这是一个形声字,下面是「心」,因为做事尽心尽力,所以跟心有关系;上面这部分是「中」,是它的读音。宋朝范仲淹先生,他每天都会反省自己,我领今天一天的俸禄,我做的事情有没有对得起国家对我的信任?范仲淹先生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图五:宋朝宰相范仲淹先生,一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忠臣的典范。)

第四、「信」,人言为信。说话算话,遵守诺言,称之为信。信字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言语的「言」,把它放到一起体会它的意思,就是人讲出来的话一定要守诚信。尤其是我们为人父母的人,对待小孩子一定要说话算话,不能够违背诺言。

第五、「礼」。《说文解字》:「礼者,履也。」履就是鞋,我们穿的鞋子称为履。因为鞋子是脚所依赖行走的工具,礼是人所依赖的行为准则,我们不能离开礼,不能违背礼。守规矩就是守礼,它是我们行为的一个规范、依赖。所以,拿履(鞋子)来做为比喻。字形上,左边是一个「示」,示在中国文字里面都跟祭祀有关系,例如祈、祷、祝、福,这些以「示」做为偏旁的字都跟祭祀有关系;右边这个字是祭祀时摆在桌子上的一种器皿,把这两种意思合起来看,礼字就是祭祀的意思。中国的礼非常多,但是最重要的是祭礼,「礼」字本身表示祭祀,就是用祭礼来涵盖所有的礼,把最重要的表示出来。

第六、「义」,是会意字,上面是「羊」,下面是「我」。义的本义是什么?是威仪的意思,有威仪。一个人的言语行为很得体,这个人很有威仪。古代把义字表威仪,从小篆的字形来分析,上面是一个「羊」,羊代表的就是美和善的意思。既然「羊」是美,下面「我」,我的言语行为很美很善,这就是有威仪,所以义本来的意思是威仪。八德的义是道义的义,在古代,礼义廉耻的义是另外一个字,「谊」。谊,「人所宜也」,人应该尽的本分称为谊,就是今天讲的道义的义。例如: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各尽自己的本分叫义。君是领导人,臣是下属,对待下属能够慈爱,这是领导人应尽的本分;下属对待领导人应该尽忠。不同的角色应该尽的本分叫义,谊也,这是道义的义。更具体的解释,义就是合情、合理、合法。

第七、「廉」。廉,《说文》:「仄也」。什么是仄?这是古代建筑上面的一部分。古代建宫殿、建房子,不是直接在平地上面建,它要先用石头、建材先建一个底座,再在这个高高的底座上面建房子。像故宫里面的建筑,上面是先有一个底座,然后再在上面建宫殿。(图六:北京天坛(上)、北京故宫太和殿(下)的建筑底座。)廉是哪一部分?廉就是底座上面的边,称为廉。而且这个底座在古代,根据身分的不同,高度是不一样的,天子的底座高九尺,诸侯高七尺,大夫高五尺,士人是三尺高。根据身分的不同,底座的高度都是有规定的。这个底座的角,也是一种比喻,这个边,边角又平又直,它是端端正正的,代表人品很端正,而且不歪斜,他的人格不歪斜,很端正;它的棱角很突出,代表一个人很讲究原则。所以一个人能够品德端正、不歪曲,面对诱惑不起贪心又坚守自己的原则,这就叫廉。我们经常组的词就是清廉、廉洁,为官者能够不占用公家的财产,这叫清廉。像周邦道老先生就是一个很廉洁的人,他是一名政府官员,公家给他配备了汽车和电话,周老先生他有自己私人的事情从来不用公家配的电话,他都会到街上去打公共电话;私人的事情不用公家的车,都是出去搭公交车,他这种廉洁的作风确实是令人非常的感动、敬佩。(图七:雪庐老人(中)与周宣德老居士(右一)、周邦道先生(左一)及大学毕业学生合影。)

廉字上面不是广大的「广」,而是「广」(音演),广代表房屋、宫殿。廉字上面是「广」,代表它跟宫殿有关系;下面是「兼」,注明了这个字的读音,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形声字。

第八、「耻」,「辱也」,就是耻辱的意思,这也是形声字。一个「耳」和一个「心」组成耻,体会一下它的意思,当一个人听到自己过失的时候,他的心就会生起羞愧感,这就是耻。

第九、「仁」,也是会意字,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二」,我们体会这个字就是两个人的意思,一个人是自己、一个人是别人。它是一个通象,不是具体的指两个人,而是代表一个是自己、一个是别人。想到自己就要想到别人,处处为人着想,这就是仁。

第十、「爱」,爱的小篆跟它的楷书有些不同。这是一个形声字,上面的部分读作「艾」,是这个字的注音,它的字义是念念为人着想的意思;下面这个部分「夊」,念虽,就像两条腿走路,有行走的意思,行走引申为行为。把爱字两部分合起来体会它的意思,是处处为人着想,把处处为人着想变成自己的行为,落实为实际的行动,这就是爱的本义,它跟仁的意思相同。(图八:净空老教授「真诚爱心」金石与「爱」字墨宝。)

第十一、「和」,「相应也」。什么叫相应?两个人的思想观念一致,这叫相应,所以就能够和睦相处。包括团体,如果每一位团体的成员思想观念一致,这个团体就是一个和谐的团体。和是形声字,从字形上看,左边是「口」,它跟口有关系,为什么?两个人的思想见解完全相同,就不会发生争吵,所以口是和的,这是它的形;右边是禾苗的「禾」,这是读音,所以和是形声字。

第十二、「平」,「语平舒也」,跟人讨论问题、讲话的时候,言语平和舒缓,这是《说文》平字的意思。从字形来看,它是会意字,是由「亏」和「八」两个字组成,亏楷书写成「于」。我们呼出来的气很平缓,就是于的意思。它和八放在一起,八的本义不是一个数字,它指的是分开的意思,它像把东西分成两半,把它分开这样一个形状。我们呼出来的气,把它均匀的分开,分开到每一个字,每一个字的声音、音高都相同,每一个字的节奏都相同,这种说话的状态就是语气很平和。所以平字,最初只是言语平和舒缓,后来引申为行为、其他的方面平静、平和,这都是后来引申出来的意思。它的本义是指言语平和舒缓。(图九:「和平」要从化解自己内心的对立、矛盾开始做起。)

以上通过文字的造字原理,将十二德目做简单的介绍。这十二个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纲领,我们按照这十二个字去学习、去修养自己,我们的人生一定会幸福美满。

以上是惭愧弟子吴军继恭敬整理的「岁次乙未年中元祭祖专刊」文稿,如有不妥之处,诚请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大德同修惠予批评指正,无尽感恩,阿弥陀佛。惭愧弟子吴军继顶礼敬呈。

老法师:吴军继同学的报告,对今年我们祭祖法会是很好的贡献,帮助大家,这是实质上帮助大家,我们怎样对祖先。如果我们能把这十二个字常常放在心里,常常想到,在生活、工作、待人接物都能够落实,那这个祭祀就有真实的价值了。老祖宗并不希望我们给他磕头礼拜,真正是希望我们能做一个圆满道德的子孙,这才是祖先所要求的。所以这篇文章很好,希望下一次能把它解释更深刻一些,让社会大众都能够得到利益。这篇东西好,这接引初机,很难得。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4年6月5日15:08:5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wsmy.net/45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