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吉法师: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

admin 心得分享评论阅读模式

节录自:科注学习班(02-042-0150) 编号:02-042-0367

MP3下载

学生:岁次乙未年中元祭祖专刊。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诸位法师、大德仁者,阿弥陀佛。惭愧弟子开吉今日恭敬报告的主题是「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

中国古代最为重视女子教育,因为母教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天下之太平。诚如民国年间印光大师所言:「治国平天下之权,女人家操得一大半」。又言:「善教儿女,为治平之本,而教女尤要」。为什么这样说?印祖特别指出,这是因为人的性情,「资于母者独多」,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受母亲的影响极其深远,母亲的德行决定了这个家庭是否能够培养出孝子贤孙,因此,母教是至关重要的。

一、「周初三太」至德典范

在中国的历史上,周朝三太是母教的典范,三太之德为周朝国祚绵长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印祖说:「周之开国,基于三太。而文王之圣,由于胎教。」周文王的圣德是源于母亲太任的胎教所感。许多古圣先王出生之时,都有祥瑞的征兆。《说文解字》诠释汉字「姓」的本义时说:「(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这些圣贤人的母亲之所以能够感天生子,是源于其妇德是顺于天道的,因此感召圣贤之子来降生。

据中国历史记载,周文王之母太任,端庄贤淑,有圣德,文王之父王季娶之为妻。太任助夫成德,以仁施教,治理天下。史称太任怀孕之时,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以良好的胎教来化育胎儿。据《尚书》记载,文王姬昌出生时,有一只赤雀衔着丹书飞来,丹书上写道:「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枉者废灭,敬者万世」。这是文王降生时的瑞兆。由于母亲太任善于教导,因此,文王教一而识百,后奠基于西北。

后来,周文王娶禹后之女太姒为妻,太姒仁明有德,旦夕勤劳,文王治理外政,太姒主理内政,以德政感民,天下归服。文王的祖母太姜更是一位贤淑而有德的妇人,太王贤明圣德,国家政事都和太姜共同商议。因此,古贤说,周朝的天下能够传三十七代,历八百七十三年之久,皆是仰赖太姜、太任、太姒三后的教化之功。(图一:太任是周文王的母亲,她非常仰慕婆婆太姜的美德,侍奉婆婆恪尽孝道。太任立身端正,使宫廷上下肃穆祥和)。(图二:周文王的夫人太姒,绍承婆婆太任的徽音,培养出圣贤之子周武王、周公旦。周初三太助夫成德,相夫教子,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基业)。

无独有偶,距今五百多年前,有一位贤德的女子「申师任堂」,出生于朝鲜国江原道的贵族官宦家庭。她自小受过传统人文教育,一心效法周文王的母亲太任,遂取堂号为师任堂,期望能够继承太任之贤德。在那个时代,朝鲜国的女子是以效法周朝三太之德为尚。比申师任堂较晚的朝鲜女儒学家任允挚堂曾说:「妇人而不以任、姒自期者,皆自弃也。」由此可见她们的志向。

正是由于这种效法圣贤的美德,使申师任堂成为贤妻良母的典范。她一心相夫教子,以真诚的爱心和严格的家教,培养出一代大儒李珥(号栗谷),其四子三女都成为优秀的人才。李珥自幼受到母亲的熏陶,仰慕中国的礼义文化,他八岁就能作汉文诗,十三岁考中进士初试,震惊了江源道的教育界。嘉靖年间,于朝鲜历任官职,曾代表朝鲜国出使明朝,后致力于书院教育影响深远。这无不是得力于母亲申师任堂优良的母教,因此,她被尊称为韩国的孟母。

二OO九年,韩国政府将申师任堂的肖像印在最大面额的纸钞上,以示表彰。(图三:申师任堂师法太任,以爱心与严格家教教育子女,她品性善良、孝顺恭敬、德行高尚,成为贤妻良母的典范)。(图四:申师任堂才华横溢,会写汉文诗,工于绘画,画作精妙,享有盛名)。

二、「夫妇有别」伦常大道

古圣先贤根据宇宙大自然的规律,建立了伦常纲纪。诚如印祖所言:「天地以阴阳二气,化生万物。圣人以男女正位(正位者:素位而行,敦伦尽分之谓也),建立伦纪。」在五伦关系中,夫妇有别是至关重要的一伦,别是指不同的任务。先生负责照顾家庭的经济生活,太太的责任更重大,要负责教养下一代。这种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在汉字起源的本义中即有体现。

例如,汉字「男」是会意字,《说文》:「(男),丈夫也,从田力,言男子力于田也。」从金文「男」字中能够更明显地看出,这个字的本义是指,男子拿着工具在田间耕种。这就是男主外。相形之下,「女」字是象形字,《说文》:「(女),妇人也。」那么妇字作何解释?《说文》:「(妇),服也,从女持帚,洒埽(扫)也。」从汉字「妇」看其本义,即表女子要能够勤勉习劳,谦虚卑下,为家人服务。这就是女主内。段玉裁先生批注说:「妇主服事人者也。」他引用《大戴礼本命》说:「女子者,言如男子之教,而长其义理者也。」因此才称之为妇人。

古人所说的妇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德?段氏说:「妇人,伏于人也。是故无专制之义,有三从之道。」这段话与曹大家在《女诫》开端所说的旨趣相同,曹大家说,古代生女之礼,是有其表法意义的,代表女子一定要「卑弱」,不敢在人之上;要能够「习劳」,勤俭持家;女子还肩负着家庭「祭祀」祖先的重任,这三点正是女人之常道,也是礼法之典教。(图五:东汉时期曹大家班昭,是班彪之女、班固之妹,曾助其兄班固完成《汉书》的撰着,一代大儒马融亦师其门下。她所写的《女诫》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中国历代女子德行的准则)。

三、古代女子「三从四德」

何谓女子的三从四德?三从四德,是女子所应具备的品德。三从是指,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与三纲中的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旨趣相同。据聂公振弢教授考证及解释,《说文》:「(从),随行也。」是指一个人跟着一个人,有遵从、遵照、服从的意思。三从的引申义是指,女子未出嫁时,由父亲来负责照顾和养育她;出嫁之后,是由丈夫来负责照顾她的生活;丈夫去世之后,则由儿子来负责赡养她的晚年。此说较合于常理。关于女子的四德,曹大家在《女诫.妇行第四》之中特别作了诠释。首先是妇德,什么是妇德?娴静贞洁,举止安详,谨守节操,要有羞耻心,凡认为可耻的事就不去做,举止言动都有法度,这就是妇德。(图六:印光大师德育启蒙:知耻)。

第二、妇言。女子的言语很重要,言辞和内容都有所选择,要说善言善语,杜绝恶劣粗俗的语言,不说是非,说话要观察机缘,该说的时候才说,不该说的时候就不要说,以免引起他人的反感。

班昭《女诫》曰:「敬顺之道,为妇之大礼也。」近代女德教育的典范刘芳女士教导女子,要常常用礼敬柔顺四个字来对照自己。礼,妻子和丈夫之间要亲密有间,相互尊重,切忌熟而失礼。敬,是孝敬、敬奉老人及丈夫。柔是温柔,有一颗柔美的心。所谓「相由心生」,从养颜、养身到养心,每个姑娘都可以成就千千万万个幸福的家。顺是要常说好、是,这些肯定的话,不要说否定的话,避免性格的逆反。这就是此地所说的妇言。(图七:刘芳女士在温州平阳县「第二届公民道德教育公益论坛」上讲述涵养女德美丽人生)。

第三、妇容。妇女的穿著应该是怎样的?曹大家说:「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女子不要过分注重自己的打扮。「盥浣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是谓妇容。」这与《弟子规》中的教导暗合道妙:「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衣服只要干净整洁,不必穿得华丽高贵,一定要符合自己的身分。

中国古老的哲学《易经》也说:「慢藏诲盗,冶容诲淫。」(语出《系辞上》)。这是指收藏财物不谨慎,会引起盗贼偷窃;妇女衣着太暴露,容易引起坏人的邪恶心思。当今的社会时尚充斥着贪瞋痴慢、五欲六尘,在在处处都是引发人的邪思邪念,成为社会动乱之根源。尤其是现代女孩子追求时尚,在外面穿着很暴露,殊不知,人体有很多穴道,若是不好好保护而感受了风寒,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到中年之后各种疾病就会发作;穿着暴露也容易引起别人的邪思,果报都在地狱。由此可知,穿衣服暴露就是在造作地狱业,见其因则知其果。

净空老教授说,现在最会保养身体的是伊斯兰教的妇女,她们所穿的衣服只露出面孔,甚至只露出眼睛,把整个身体都包住,这是很好的着装。像天主教、基督教的修女也是如此。中国古代妇女的衣服都是长衫、长裙,只露出面孔和手,行路之时连手都被长袖子遮住了。佛教的菩萨所示现的色相、容颜和衣服也都是美观大方,让人生起无尽的仰慕和敬畏之心。(图八:佛教大乘菩萨的形相都是美轮美奂、端庄大方。图为西方三圣中的观世音菩萨(右一)与大势至菩萨(左一)像)。

因此,净空老教授说:人文要效法大自然,不能够违背大自然,这叫德。大自然是道,随顺自然是德。不违背大自然,社会是祥和的,违背自然,一定有动乱,人心不安。

妇行的第四是「妇功」。曹大家在《女诫》中说,平日专心致志的纺纱织布,不喜欢玩闹戏笑。把饭菜做得美味而健康,以照顾家人、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这都是妇功。中国古代社会,家庭稳定,这与太太的妇功很有关系。这些贤妻良母都能够烧一手好菜,让先生觉得走到哪里都没有自己家里煮的饭好吃,所以他的心就很安,纵使奔波在外经营事业,也念念不忘自己的家,太太贤慧巧思的妇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

日本前首相鸠山先生的夫人鸠山幸善于持家,她喜欢腌制蔬菜、制作彩绘玻璃及缝纫。她是丈夫的形象设计师,为他打理发型、搭配穿着。鸠山幸所撰写的食谱,广为流传。即使贵为首相夫人,在官邸中,夫人也常常亲自下厨招待客人,为客人亲手端上牛蒡天妇罗等美味菜肴。每当先生一天奔波在外回到家后,夫人就亲自为丈夫按摩脚。鸠山先生形容和妻子在一起,感觉每天生活都充满阳光,他赞叹夫人是永远发光的太阳,因为夫人乐观向上的性格感染了他。鸠山先生说:她做饭也很棒,回到家我就感觉很安心。可以说,夫人正是古代大家庭中贤妻良母的现代典范。

四、唐朝女皇帝的忏悔

自古以来,妇女的天职是相夫教子,培养下一代。然而,现代妇女都离开家庭成为职业妇女,到社会上跟男人竞争,要作女强人,看似很荣耀。结果付出的代价是下一代失教,后代没有了。印光大师对此责备得很重,强调社会的安危,女人要负一大半的责任。

唐朝的武则天晚年,回顾自己的一生,忏悔不已。在陕西干陵的东侧,矗立着一块无字碑,是为武则天所立的,这块碑无言的诠释着她「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的临终遗言。一九八二年,在河南嵩山发现了一块名为「武曌金简」的传世遗物,金简上镌刻着武则天的忏悔文。曌同照,表日月当空,这是武则天所造的新字之一,用以为己名。武曌金简是由高纯度的黄金制成,正面镌刻三行六十三字铭文。铭文中写道:「……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她祈求天神能够赦免自己的罪过。时间是太岁庚子七月七日。其中三官是道教对天地水的尊称,所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九府是泛指各方神仙洞府。(图九:武则天的传世遗物武曌金简,发现于河南嵩山峻极峰。图片来源:河南博物院网站)。

武则天的一生饱受争议,晚年虽有所忏悔,但后世仍不乏重蹈覆辙者,其结果是,轻则外戚祸起,重则国破家亡,使百姓饱受苦难。此皆因不尊祖宗成法、不循天理、天道所致。

综上所述,诚如古人所言:「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希望后世女子都能够牢记印祖的真诚劝勉:「现今学堂中妇女,多多妄生异图,拟操政权,不知各守本分,相夫教子,乃天下太平之根本。」妇女能够恪守自己的本分,在家中相夫教子,以圣贤之道化育子孙,使家庭代代都出贤才,这才是天下太平的根本,诚哉是言也!(图十:印光大师《天下太平之根本》书影,净空老教授题写书名)。

以上是惭愧弟子开吉恭敬整理的「岁次乙未年中元祭祖专刊」文稿,如有不妥之处,诚请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大德同修惠予批评指正,无尽感恩,阿弥陀佛。惭愧弟子释开吉顶礼敬呈。

老法师:今年中元祭祖专刊,开吉这篇文章写得很好,确实要劝劝现代的女子。大家都知道现前社会动乱,不但是中国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过的,这在全世界历史当中也找不到。这是怎么造成的?读了这篇文章,冷静的去思考,答案就找到了。古时候人做到,现代的人不是做不到,现代的人是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才与别人竞争。古圣先贤教人,于人无争,于世无求;现在所追求的、所竞争的,没有边际,没有止境了。武则天到晚年还后悔忏悔,还不错,现在人比不上她。现在人争了一辈子,到死都不觉悟,不但这一生竞争,来世生生世世都离不开竞争,最后争到什么地方去了?肯定争到无间地狱去,他就不争了。在无间地狱我们也想到,他喊冤枉,他不服,他不能回头。

再仔细的深入一层去观察,统统是失去了家教,根本原因在此地。想想中国古代社会,家教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你看看中国人有家谱,这外国人没有的,家庭历史,哪一个家谱里头没有家规,哪个家谱里头没有家训,你看看祖宗是怎么样教后代的。中国有一句名言,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一点都不假。我们把老人全丢掉了,而且对老人,我们有罪,目中无人,认为老人古人比不上今人,今天有科学技术,古人没有。

古人是不是真的没有这种智慧能力?给诸位说有,早就有了,不走这条路。为什么不走?知道这条路,走到一定的时候会出乱子。我听说王莽那个时代,就有人做滑翔机,空中飞行,历史上著名的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机械化的运输,为什么他们死了以后不留给后人,统统把它毁掉?这就是有智慧,这就是对历史、对人类负责任。外国人跟我们的思想不一样,他只满足自己,他不负责任。外国人发展这些机器,科学技术,现在有一些觉悟了,这个东西发展足以毁灭地球。所以汤恩比晚年呼吁,过去战争,人类所造的这些武器,没有办法毁灭世界,今天不一样了,今天核武生化可以毁灭地球。他经历两次大战,深深感到这真的可怕,所以晚年天天想着,怎么样能阻止第三次的世界大战,这个世界上不能发生战争。所以想到中国夏商周三代,夏商周三代,特别是周朝,政治没统一,诸侯国都是独立国,都是主权国家。周用什么来统治,让这个世界没有纷争?用道德、用文化,所以汉字起了很大作用,文言文起了很大作用。这些各个诸侯国,有他们自己的言语,没有文字。文字是统一的,文化统一,那叫天下,中国人称天下,就是中国这个地区,八百诸侯。他从这里得到的启示,所以就想到这个地球要统一。

他是个研究文化史的,他把全世界文化史,分成二十多个种类,里面最优秀的是中国。中国人心量大能包容,能够以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这个理念要统一全世界,全世界的人类,不分族群、不分地区,都能过到太平盛世,幸福安定的生活。他说这个好,所以他强调,到处喊东亚文明。东亚文明主要的,中国,还有三个卫星国家,就是日本、韩国、越南。他们从春秋时代,战国时代就很明显了,就有很多人到中国来学习,一直都用汉字,都用中国的文字。日本四百年前才改变了,用他们发明的,依汉文汉字发明他们的文字。韩国、越南比较晚,二次大战结束,他们才改用他们的文字,在这个之前,全部用的汉字,用的文言文。这个亏吃大了,他们如果要不改,他们是汉学的传人,我们中国不要了,他们承传了,他们可以领导全世界。

现在汤恩比的话说得有道理,愈想愈有道理,如何把我们的汉字文言文恢复,它太需要了,它确确实实能带动整个世界的安定和谐,再找不到第二样东西了。所以现在这个课程(文字学的课程)比什么都重要,只有在这里扎根,才能够深入中国传统文化。如果没有这个根,到一定的程度就不能再深入了。我们的年龄过了,学这个东西都来不及了,但是我知道它重要。所以我们全心全力要来提倡、要来保护,帮助年轻人,照顾年轻人,让他们有机会好好去用功学习,将来有成就能达到化解冲突,帮助世界走向安定和谐。这是我们的使命,我们这个一生所要做的一桩大事情。

祭祖,有人问我,为什么每年要做三次?我说现在大家把孝道丢掉了,不知道什么叫孝,祭祖就是提倡孝道。所以在今年祭祖,这次马上就过中元,我们想方法,能不能在祭祖大会上,把我们学习的这个文字学,用电视播一段给大家看看,让参加祭祖的这些同胞们,让他看看,有个概念。中国文字流源,太伟大了!每个文字充满了智能,祖宗留下来的宝,这是第一个珍宝,其他的不足为重视,这个重要,活的,一定要认识。我们要学习,要劝全世界人学习,我们祖宗留下,是留给天下人的,没有说留给中国的,是留给天下人的。天下人都学习,天下人都有智能,天下人都有福报,这个好。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4年6月5日14:55:1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wsmy.net/44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