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宝法师 心得报告

admin 心得分享评论阅读模式

节录自:科注学习班(02-042-0044) 编号:02-042-0071

MP3下载

主持人:云南鸡足山报恩寺开宝法师。惭愧学生开宝,现将这半个月的粗浅心得恭敬向大家报告。在师父上人外出的这半个多月里,道场安排我们将师父上人宣讲的五十集《二0一四大经科注》,重新恭听了一遍。学生非常感恩,这次复习令学生有一种温故而知新的感觉,发现自己之前听的那一遍没有真正听进去,对于师父上人的很多开示都是断章取义、自以为是的去悟,以为自己有悟处,现在才知道大都是自己的邪知邪见,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没听懂经,没学到真东西。所以听经很重要,而听经的心态更重要,学生几乎天天都能听到师父上人苦口婆心的教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没有诚敬不得利益,一定要有真诚心、清净心、恭敬心。

师父上人在宣讲一经宗趣时指出,第十九愿里头发菩提心,有「一心念我,昼夜不断」这两句经文,念佛着重在一心,这一心就是真诚心,就是清净心,就是恭敬心,就是印光大师讲的诚敬。《永思集》里贤公老和尚说,「世上无难事,只怕心不专」,学生的体会,专心也是真诚心、清净心、恭敬心。回光返照自己平时学习生活、处事待人接物是三心二意的,没有真诚心、清净心、恭敬心,没有用一心,没有专注过,所以学习进步缓慢,做事不会做,和人相处不能落实六和敬。开宝感觉很惭愧,自己根性陋劣,根本不具备做学生的条件,佛菩萨、老祖宗、师父上人却不舍弃,今天依旧让学生参加学习班。想到这些,学生真的很感恩,警策自己一定常怀惭愧心及忏悔心,依教奉行。

这次复习给学生一个较强烈的感受是,想要真正入佛门,必须先放下我执。发菩提心从放下我执入手,改过就是放下我执。学生根据自己目前的状况所理解的是,放下我执就是放下自己的身心世界,身不贪食与睡,能忍受苦和累,放下想出名的心,想高人一等的心,想被别人喜欢、肯定、尊重、顺从的心,即使这些顺境、善缘在面前,也毫不动心,不在这里面堕落,放下妄想杂念,老实念佛。

《永思集》里面说,「心至虚时能受益,事非经过不知难」。学生在落实放下我执的过程中,才发现自己有多么坚固执着,以前真把自己高估了。自己对身体过分爱惜,所能忍受的苦和累是有限的,毅力、耐力不够。学生原以为自己颇有老实的天分,但在落实贤公老和尚「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这句教诲时,总也放不下心中的妄想杂念。师父上人反复细致的为我们开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但因为学生在听经时不知不觉就会打妄想,不跟着师父上人的思路走,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到岔路上,把出世大法变成了六道轮回的理论。学生定要痛下决心,把自以为是转为诚敬,否则即使跟着师父上人学习,也学不到智能。

学生在落实放下我执中开始生起一些感恩心,从自己改过的进进退退中体会到毛病习气就是苦难。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没有一个众生真正愿意带着毛病、习气生活,要用包容和感化去对待。依报随着正报转,只要把自己的心转过来,一切都转过来了。把大家的苦难当作自己改过的动力,不能对立,不能漠不关心。法藏比丘看到众生的苦难,建立了极乐世界,成就了无上佛道;学生看到众生的苦难,造三恶道的业,这就是觉者和迷者的差别。

师父上人常常告诉我们,我们都生活在诸佛菩萨、阿弥陀佛的怀抱中,佛菩萨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我们一步,佛菩萨的恩德超过父母。以前学生天天想自己的事,困在自己黑暗狭小的世界里,一点都体会不到,可是今天回过头来细细想想,只说自己今生近三十年来耗费了父母多少心血,而佛菩萨追随了我们无量劫,为我们付出的又是父母的多少倍,那是无法计数的。佛恩难报,千真万确,没有一尊佛菩萨对我们讲条件,他们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我们能回头,不再受苦,加入他们的行列,和他们一起救拔还在受苦的众生成佛,将这种孝心、孝行延续下去。学生终于有一些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心是麻木的、冰冷的、坚硬的,总也不会感恩,不愿谦卑,缺乏爱心,没有信心,找不到学习的动力,就是因为太把今生这个人身当真了,起心动念都是围着它转,体会到如果自己继续搞自私自利,即使与世隔绝,心也不能清净。

真正放下我执这个坏习惯虽然很难,但是只要坚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点一点去放下,放下一分就能得到一分的自在,增长一分的信心和愿心,距离极乐世界又近了一步。学生也有一些体会到师父上人、贤公老和尚和许许多多善知识无比的慈悲与伟大,学生心量小到自己和自己对立。想想佛菩萨的胸怀,佛菩萨做为虚空法界最有道德、最有智慧、最有才艺的大成就者,却从没有自己的意思,真心的把众生视为阿弥陀佛,真正礼敬诸佛,永远都是无条件的随顺众生的需要,用众生能接受的方式帮助众生。为了众生,甘心一生颠簸流浪,甘心挨打受骂,甘心做保姆,甘心付出一切,甚至生命,这就是真正无我的人。他们都是在为学生慈悲表法,用最直接的方式加持学生。学生看出一分就要努力效法一分,不能再夸夸其谈,光说不做就不是老实人。

以上是惭愧学生开宝粗浅的学习报告,错误之处请求师父上人、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评指正,学生一定接受。感恩大家,阿弥陀佛。

老法师:我们祝福,希望各地的同学们都能够真正回归,我们用真心待人接物。用真心待人接物,你会感到非常快乐,会感到非常幸福,不欺骗自己就不会欺骗别人。人为什么会骗人?为什么会干假的?真正原因就是两个字,自欺,自己骗自己,这就是地道的凡夫。如果一回头,我不自欺,不自欺就决定不会欺骗别人,用真心待人多么舒畅。用妄心的时候总是有罪业感,他没有觉得他有罪业感,实际上他有,那个罪业感埋在他的心里面的深处,有一天他要发现了,他就有大惭愧心就生出来。现在在深处这个罪业他没发现,全是自私自利,就是虚妄心造成的。

真诚,什么是真诚?我们的老祖宗教导我们五伦、五常、八德,真诚,佛陀教给我们的三皈、五戒、十善就真诚。身三业,决定不伤害任何一个众生,乃至蚊虫蚂蚁都不忍心伤害牠,还能伤害人?不杀害,不杀生,这里头包括不伤害一切众生。换句话说,跟佛菩萨是一个心态,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怎么能再加害于众生,让它得苦、受苦受难?这不可能的,这是违背了真心。不偷盗,延伸这个意思,不但不盗,而且还要以财物布施、供养、帮助别人,内财布施、外财布施,内财里头包括智慧。不淫欲,淫欲的延伸就是不过分,日常生活当中饮食起居都不过分,过分就叫淫,就叫造罪业。吃东西适可而止,喜欢多吃几口,过分,不喜欢的少吃几口,这都过分了,一切都要随其自然。也不要吃得太饱,太饱对身体没好处,有七分饱就够了,六、七分就很好,这不过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知道分寸、掌握分寸,待人接物重要,永远像父母对待儿女一样。

佛菩萨对待一切众生,那种关怀、照顾超过父母对儿女,因为父母对儿女有时候没想到,佛菩萨面面都想到了,不但现前想到,将来生生世世他都想到了,教你离究竟苦、得究竟乐,这是世间人没想到的。什么是究竟苦?六道轮回是究竟苦。脱离六道轮回,离究竟苦,得究竟乐那是极乐世界,帮助你、成就你往生极乐世界得究竟乐。人,一般人害怕用真心,别人都是用妄心对我,我用真心对他,为什么?为离究竟苦,为得究竟乐,一定要用真心。用真心就是平常说的一句,「严持戒律」,就是真心。真心,用真心落实在严持戒律,我们的成就就有根、就有底、就有基础了。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4年4月11日14:53:1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wsmy.net/12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