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士阁开定法师: 放下爱欲,克服烦恼、习气,落实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admin 心得分享评论阅读模式

节录自:科注学习班(02-042-0075) 编号:02-042-0148

MP3下载

学生:云南鸡足山大士阁开定法师,恭敬汇报的主题是「放下爱欲,克服烦恼、习气,落实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甲、感恩师父上人慈悲教诲。感恩道场的课程安排,每天都有四至六个小时的时间(依师父上人讲经的进度做调整),恭学师父上人的讲经教诲。感恩师父上人每天不辞劳苦,教不厌、诲不倦,常以法音觉醒迷惑、愚痴的学生,斧正学生错误的思想、见解,错误的行为。不断的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对西方极乐世界的信心,坚固学生求生净土的愿心。真正帮助学生破烦恼城,坏诸欲堑,洗濯垢污,显明清白,帮助学生在心境上不断向上提升。

恭学完师父上人宣讲《净土大经科注》第八十八集的内容后,感触很深,让学生认知到自身烦恼、欲望的深重与可怕。改习气、断烦恼太难了,不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仰仗弥陀慈父、十方诸佛菩萨的加持,这一生想了生死、出轮回,希望渺茫。师父上人在这一集当中所开示到的经句是,「破烦恼城,坏诸欲堑,洗濯垢污,显明清白」。《大经科注》云:「烦恼者,贪瞋痴等,烦心恼身,故名烦恼。又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取十种,称为十烦恼。天台宗以见思、尘沙、无明三惑,称为三烦恼。」《净影疏》曰:「爱欲之心,深而难越,故说为堑,教断令坏。」《甄解》曰:「坏诸欲堑者,舍欲心。爱欲是诸苦之本,欲流深广,众生漂溺之而难度,说以为堑。」

师父上人开示到,从舍爱欲开始,烦恼、习气最重的是欲望,欲望没有止境、没有底限。人的欲望被物质、金钱引发出来,这一发出来之后,没有办法收拾,回不了头。欲望跟福报要相称,不相称就是灾难。有烦恼,操心,患得患失,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在造罪业。罪业很可怕,往前面看,来生就是三途,说不定就堕地狱,那个时候后悔莫及,必须要控制自己的欲望,要把它战胜。这个有欲望的心必须要舍,名利财色要把它舍得干净,舍就是放下,要放得干净,才能得自在、才能得法喜,才能看透世间,不再被世间蒙蔽,不再被欺骗了。爱欲是诸苦之本,爱欲这两个字范围很大,爱是喜欢、贪着它;欲是想控制、占有它。爱财、爱色、爱名、爱利,总是想拥有,总是不肯放下。欲流深广,欲望没有边际、没有底,没有底是深,没有边是广。众生漂溺之而难度,非常可怜,六道轮回就是苦海,苦海无边,怎么能渡过?所以舍欲心,坏诸欲堑者,这就是真干,老实念佛就是越苦海之浮囊。

乙、在生活中落实。学生粗浅的认知是,破烦恼城、坏诸欲堑、洗濯垢污、显明清白,对应的就是儒家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乙一、破烦恼城落实在格物。恭听完师父上人的教诲后,让学生知道,修行不能放纵自己的爱欲,爱是喜欢、贪着它;欲是想控制、占有它。爱欲是诸苦之本,欲流深广是六道轮回苦海之根,爱欲之心不舍,何以能渡?修行要格除自己的欲望,先从在日常生活中放下对物质的贪着、享受开始落实。将自己多余的衣物、生活用品等清理出来,交回库房,对物品做到「勿厌故,勿喜新」,够用就好。过堂时,减少对食物的贪心,做到「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在生活中尽量做到把自己的物质生活降到最低,学习贤公老和尚,以苦为师,以戒为师,常常不忘失出离之心。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

乙二、坏诸欲堑落实在致知。师父上人常常教诲我们要看得破、放得下,修行就是修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错误的思想、见解,错误的行为。学生感受到修行最苦的,就是烦恼起来时伤害到别人,自己在造罪业,仍旧茫然无知,不知错在哪里,以丑为美。习气与自性做斗争时,明明知道是错的,依旧放纵习气,认贼作父,原因就是不明理。无尽感恩师父上人为学生开出了一服救疗沉疴,能疗万病的阿伽陀药。此生一部大经、一部科注、一句佛号,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落实在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一生一定会有成就。今年落实学习贤公光盘一千遍,每天一万声佛号,这一年下来就有往生的把握。心安住在这部大经、这部科注、这句佛号,认真努力学习贤公老和尚,从思想、行为上做个转变,将妄心慢慢换成真心。

乙三、洗濯垢污落实在诚意。《无量寿经》云:「宜自决断,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应。」洗除心垢落实在忠信二字,就是诚意。也就是师父上人常常教诲学生要用真心,将妄心换成真心才能真正将自己的心垢洗净。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处事待人接物、念佛、修行,要用真心,不用妄心。行在忠,言在信,学生首先从言语上做到尽量不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常以和颜悦色、敬语谦辞对人,真心接受别人的教诲,诚心诚意对人、对事、对物。

乙四、显明清白落实在正心。古德有云,「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自己一定要学会恭敬、谦卑,做到师父上人所讲的,对一切人事物要真诚、礼敬。落实在对人和善有礼,做事尽心尽力,物品摆放整齐,打扫整洁干净,不被外面的人事环境、物质环境所迷。日常生活中,要学习贤公老和尚孝亲报恩,尊师重道,常常将自己的心安住在一句佛号上,不被它歧所惑。善缘、顺境不生贪着,恶缘、逆境不生瞋恚;见啥都说好,见啥都高兴;于人无争,于世无求;六和道场,百忍家风,知足常乐,心安道隆。常常让自己的心,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

以上是惭愧学生开定粗浅的学习报告,错误之处请求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评指正,学生乐意接受,至诚顶礼感恩,阿弥陀佛。

老法师:开定法师的报告很好,经典、祖师大德、现前的善知识重要的开示简单明了,要重复提到。在日常生活当中、在接触大众当中,无论是出家在家,不要嫌烦、不要嫌啰嗦,真正在心地上扎根。读书千遍不就是扎根吗?这些事情,好的教诲,平常听不到了,社会上没人讲,所以这社会才乱成一团。如果有人讲,讲得很多,常常讲,就能转移社会风气,为什么?提起大家警觉心。警觉心提起来了,再要提起大家高度的警觉心,这就是真实功德、无量功德。放在心上,挂在口边,不断的劝自己、劝别人,劝别人先劝自己,教别人先教自己,这个教学才能有成就。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4年4月15日09:48:0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wsmy.net/20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