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录自:科注学习班(02-042-0086) 编号:02-042-0174
学生:《圆满的人生》,上果下清公老和尚澳洲昆士兰大学九月二十八日开示,弟子妙音根据录音恭敬整理。
诸位善知识:今天非常欢喜,受昆士兰大学佛陀教育学会以及孔子学院的邀请,为大家讲讲佛法,题目是「圆满的人生」。我们要怎么来成就圆满的人生?将来能够成佛的话就是最圆满的人生了。怎么成佛?要「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深信切愿,持戒念佛」,这四句话我们要能彻底做到,就能成就圆满的人生。下面我们就一一来加以解释。
一、真为生死。我们众生无始劫以来,都流转在三界的生死苦海当中,头出头没,头出的时候就表示生在三善道,生天做人;头没的时候就表示生在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假如生到三善道,就好像我们的头出来大海面,比较快活一些;假如堕入三恶道,就好像头没入海水里边,那就受苦了。所以众生无始劫来都是轮转在三界六道苦海当中,生而死,死而生,生生死死轮转不歇。所以我们修行的目标真正为了了脱生死,假若不是为了真正了脱生死,我们听善知识的种种开示都变成戏论,没有益处。所以真正为生死的心,我们要非常的恳切。生死是怎么样?一口气不来,就死掉了,无论是地位怎么高的、多么的富贵,到死的时候仍然要死,所以死亡不分贵贱、不分老少,无常到来就走了。所以我们要警惕,在死亡的日期还没到来以前,我们就要努力修,修行真正为了了脱生死。
二、发菩提心。我们自己有生死,一切众生也都有生死,除了我们自己了脱生死之外,也要帮助众生了脱生死。我们要称性发起广大菩提心,使令一切众生跟我们一样都能够了脱生死,所以就讲到发菩提心。如果只为自己了生死,不为众生,这个就是自了汉。所以我们要发心,除了我们自己了脱生死外,也要发起广大菩提心,使令一切众生都能了脱生死,这个才是菩萨的心肠,菩萨就是自利利他。所以我们也要证入真如本性,发起广大菩提心,不光是求自己了脱,要自利利他。
儒家孔夫子说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都有大乘的精神。在《大学》说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什么意思?明德就是我们众生的真如本性,众生的真如本性被五欲六尘种种的烦恼境界覆盖住了,所以本性显现不出来,假借修行的功夫,将我们真如本性的光明显发出来。我们众生的真如本性就如同一面大镜子,而镜子蒙上种种尘垢,所以我们通过修行把镜子上的尘垢逐渐去除,最后将真如本性彻底显发出来。我们真如本性显发出来,也要帮忙众生显发真如本性,所以明明德后也要亲民,亲民就是教导众生光显真如本性。而自利利他达到最圆满的境界,止于至善。所以儒家也是如此讲求。孔孟的学说就是我们大乘佛法的基础,大乘佛法就是为了了脱生死,自己了脱生死,也帮助众生了脱生死,彻证真如本性,最后都能成佛,这个就是我们圆满的人生。所以除了自利以外,也要帮助众生能够了脱生死。
而讲到生死有两种,一种叫做分段生死,第二种叫做变易生死。分段生死就是有见思烦恼,所以我们众生就有分段生死;另外还有尘沙烦恼、无明烦恼,所以还有变易生死。变易生死是三乘圣者的生死,三乘就是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境界的转易,安立一种名称叫做变易生死。将分段生死了脱了,成就阿罗汉果;将变易生死了脱了,就成佛了。所以修行要真正为了了脱生死,而且发起广大菩提心,使令一切众生都能了脱生死。「真为生死,发菩提心」,发了菩提心之后怎么修?
三、深信切愿。要深信切愿持戒念佛,对净土法门要深信不疑。在《佛说阿弥陀经》里面世尊开示,假如善男人、善女人听闻阿弥陀佛的名号,我们能够好好持阿弥陀佛的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这个人到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就来接引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就不会退转,都成为不退转的菩萨,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跟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清净大海众菩萨而共同聚会在莲池海会上,跟良师益友把臂共行。
极乐世界都是良师益友,要找坏知识都找不到,都是善知识,善知识天天教导我们如何增长福德智慧的资粮,所以我们的道业逐渐就增上了。而且极乐世界有情无情都为我们说法,在七宝池八功德水里面沐浴,都会增长我们的善根,饥饿了喝八功德水也会止饥渴,增上我们的道力;而且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不论穿什么样的法衣,自然合身,加在身上不假裁缝。不像我们在娑婆世界,有时候不合身,太宽了、太窄了,还要修改过,极乐世界不用修改,自然合身。你要吃什么东西,美味自然现前,食已自然化去,也没有大小便溺。见色闻香就等于吃了,吃完也不必洗碗筷,这些东西自然化去。我们洗碗筷一天要洗三遍,还很麻烦,为了做饮食吃饭,一天就花了不少时间。极乐世界没有这回事,我们就一直修,直到成佛,成就我们圆满的人生。
所以我们对本师世尊的开示决定要相信,深信不疑,因为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所说的话都是最真实不虚的。我们读诵经典,要深信佛的言教。依照经典所开示的,我们就好好地如说修行,深信不疑。所以我们本师世尊的言教是金言玉语,非常殊胜。也要深信阿弥陀佛大慈悲愿力,来接引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去。
四十八愿当中的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假设我成佛,十方世界的众生能至心信乐,至诚恳切的心,深信不疑,非常好乐,要往生到极乐世界去。欲生我国,想要往生到极乐世界清净的佛国。信就是有信的资粮,乐就是有愿,欲生我国,更有愿的内涵。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就是行的功夫。就好比海贤老和尚,他从年轻的时候就听闻念佛法门,念了九十二年,念到往生,活到一百一十二岁,最近才往生。有的人寿命没有那么长,有的人活了八十岁或者七十岁,而听闻这个法门时间长短也不一样,有的长、有的短,乃至到了临命终时,他病得很重了,善知识就开导他:你修其他法门都来不及了,现在就告诉你一个非常殊胜的法门,你要深信切愿,跟我好好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圣号。然后说极乐世界多么殊胜、多么安乐,娑婆世界多么苦,你要发起恳切的愿,要求生极乐世界。然后他就深信不疑了,跟着善知识念不到十声,他也往生了。乃至十念。有的一生念了九十多年,有的乃至念十念,都能往生。那我平时就不念了,等到命终再来念吧,假如这么想、这么做就不保险了,平时念习惯了才有把握。所以平时就要好好熏修、好好念佛,在行住坐卧当中都要念佛,要有早晚课,有定课,做任何事只要不是用心去做的,心里都念佛,或者出小声念佛,所以乃至十念。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其他都能带业往生。这里所说的业,是指我们的旧业不是新业,都能带业往生,非常殊胜。要深信、要切愿。娑婆世界有种种苦,娑婆世界有什么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这些苦我们平时都能感受到。娑婆之苦苦不堪言,极乐之乐乐莫能宣,要欣求极乐殊胜的妙乐,要非常恳切的决志求生极乐世界,这种恳切的心就如同被关在监牢里的罪人,他心里很想离开监牢狱一般。
我们不要被世间的五欲六尘迷惑住了,放不下、不肯去,所以我们平时要练习放下。不要像过去有一位老太婆,她临死的时候眼睛不肯闭,她的子女就顺着她的眼光往庭院里去一看,萝卜干还没有收,她就眼睛不肯闭上。你看,小小的都挂心,何况临命终时有家庭的人,子女哭哭啼啼的,临走心都乱了,佛号都忘记了。平时就修习惯了,说走就走,决定不牵挂。
在这里要讲一个公案给诸位听,讲冬瓜和尚的公案。冬瓜和尚是清朝的一位和尚,实际的名号人家不晓得,喜欢吃冬瓜,所以人家称他冬瓜和尚。他平时喜欢到街头走来走去,人家看到,怎么这位师父常常在街道走来走去?这个师父没有什么修行,就看不起他。他跟隔壁的慧照法师非常要好,有一回慧照法师来看他,他告诉慧照法师,明年的正月初六就要走了,我们是非常好的道友,到时候一定要来送我。时间到了,慧照法师就来到这里等候。冬瓜和尚刚好被别人请去吃饭,回来看到慧照法师,就问道:「你怎么到这里来?」慧照法师说:「你不是叫我特意来送你的吗?」冬瓜和尚说:「没有你提起我忘记了。」好,赶快沐浴更衣点香,我要去了。不过不能不留个纪念,我说你写下来:「终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世人都不识,别有一天堂。」坐着笑笑走了。终日走街坊,整天到晚就在街道上走来走去,人家不是贪染五欲六尘,心中念佛忙,世间人都不认识,而是另外有一番境界。而且往生都跟人家约好了,人家一提醒,功夫马上提起,就走了,非常自在。所以我们要深信、要切愿。
四、持戒念佛。深信切愿之后,我们要持戒念佛。持戒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身口意三业,一切恼害众生的事情我们都不做,凡是利益众生的事我们就努力去奉行。如果受了戒,我们依照戒法的规定,好好把戒持好,而戒的要领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坚持于净戒,是则如来所赞叹」。戒法是成就无上佛果菩提的根本,所以我们应当要具足佛陀为我们制定的戒法,要轻重等持,轻的戒和重的戒平等心守持。假若能坚固持戒的话,是则如来所赞叹,这是十方诸佛所称扬赞叹的对象,所以平常要好好持戒。
除了持戒之外,要好好念佛,持戒做为助功夫,念佛做为正功夫。念佛怎么念?《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的时候,我们要都摄六根,从意根至诚恳切念佛念出来,舌根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三根就都收摄了,眼根也不东张西望,身根走路走得正直,坐也坐得正直,鼻根唯嗅佛香,能够这么念,决定没有妄想杂念,这叫做净念,清净的正念。而清净的正念要紧的是要相续不断,不要念了几声就想到冰箱还有好吃的东西,没有吃就太可惜了,不要想到这个。一面念佛,一面想到某某人对我不起,这个佛就念不好。所以要老实,念佛的时候不打妄想,不起杂念,不起烦恼心,遇到顺境也好、逆境也好,我们都是「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学习老太婆不分别,努力念佛。能够这样念佛,将来就决定往生到极乐世界去。所以得三摩地,斯为第一,用念佛的这个方法得到三昧正定。我们众生都是妄想杂念,心都很散乱的,用念佛的方法使我们的心能够定,能够得到念佛三昧,我们将来一定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有人助念、没人助念都没有关系,我们自己有把握。
结劝。所以我们要怎么做?生死心非常恳切,修行真正为了了脱生死,而且发起称性的菩提心,普遍度化有缘众生,跟我们一样都能够了脱生死,对这个净土念佛法门深信不疑,发起至诚恳切的愿,好好努力念佛。要看得破、放得下,心丝毫没有牵挂,以持戒作助功夫,以念佛作正功夫,信愿行三资粮都具足,我们将来都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而且品位非常的高上。一旦往生到极乐世界,我们就好好修,修到成佛,成佛就是最圆满的人生了。修行的方法就是,「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深信切愿,持戒念佛」。弟子妙音恭敬整理,二0一四年九月二十九日于澳洲净宗学院。
果清律师:老和尚赐教。
老法师:我们听了老和尚持戒念佛的教诲,希望大家都能够记住,认真的修学,不辜负老法师。谢谢大家!再看下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