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成法师:弘法利生,必扎三个根

admin 心得分享评论阅读模式

节录自:科注学习班(02-042-0102) 编号:02-042-0221

MP3下载

学生:惭愧学生开成,今天向大家恭敬汇报的主题是「弘法利生,必扎三个根」。

师父上人常常讲,人的一生从出生到二十岁是人生的春天,从二十到四十是人生的夏天,从四十到六十是人生的秋天,从六十到八十是人生的冬天。二十以前心地单纯,是我们接受教育最好的时机,尤其是三岁以前的扎根教育更为重要,古人所谓「三岁看八十」,正如经之序分,观一经之序品,便可知全经之大小偏圆,由首之五官可窥其人之善恶智愚。二十到六十这是人生的夏天和秋天,是我们人生步入社会,为社会服务的阶段,也是人生之中经历最丰富的阶段,就好像经之正宗分,如人之身躯,心肺各脏皆备于是。六十到八十是人生的冬天,回家养老,将自己人生的经验、学问传给下一代,如经之流通分。所以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任务。

师父上人一生全心全力为众生服务、尊师重道,用其一生演绎释迦如来正法,示现多元文化教育义务工作者的身分,到了晚年归心净土。犹如华严五十三参,自己始终不离万德洪名,一生虽然讲过很多经,但只是权巧接众而已,晚年导归极乐才是师父上人的本怀,慈悲至极,不忍众生苦。可是师父上人已经年近九旬,他老人家的法脉应是我们这些年轻人发心承传。不遇此缘分则已,遇到了这个缘分就应尽心尽力去做。师父上人说我们遇到了弘法利生的机缘而不肯做,这没有慈悲心。

承传法脉,弘法利生的目的是以师志为己志,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究竟苦、得究竟乐,回归极乐,回归自性。若不懂得孝敬,不懂得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反而破坏了自性的和合之气,又怎么能弘法呢?所以发心弘法之人,一定要按照三福的修行指导原则,从第一福的孝亲尊师开始学起。孝亲尊师的落实就是《弟子规》。《弟子规》讲的是什么?孝敬。孝敬的初步延伸就是五伦、五常,这是在人道,孝敬的究竟圆满是虚空法界与我一体。所以五伦五常这是基础。人与人的交往五伦为首,因为五伦是道,五常是德,有道才能有德,不符合道,而说自己有德,那个德是假的。而伦理关系就要透过礼节才能得以展现,没有礼则伦理关系不显,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道德不彰,人人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所作所为是对的,标新立异,斗诤坚固,社会一片动荡。所以古人建立一个国家,前五年就要制定礼乐,有了礼,人的行为举止就有了标准,不敢放肆,使其能行在道中,在道中落实五常才是实德,人人能敦睦伦常,社会一片祥和。孝心表现出来的是敬意,而敬意要透过礼节才能表达。所以师父上人无论到哪个宗教,都遵守他们的礼节,他们感到备受尊重很欢喜,这是师父上人孝敬之心的落实。所以孝敬是精神,永远不能变,外面的礼节可以恒顺众生,但是一定要遵守,不遵守我们的孝敬有亏。可见礼节之必要性,疏忽礼节狂妄自大,终将一事无成。诸事不顺,因不孝不敬,不能遵守礼仪。

可是我们学三个根,到底影不影响我们念佛?师父上人常常提醒我们要放下万缘,老实念佛。放下是不是什么都不做了?放下是个什么样子?如何放下?贤公和尚为我们做了一个最好的榜样,他老人家对物质需求降到最低,吃苦穿补,一生之中用这个身体为众生服务,连往生的当天都在地里干农活,一生不知疲倦,他把身相放下了。一生不为自己着想,没有一个妄想杂念,念念是弥陀,念念是为众生着想,他把我见也放下了。这是一个放下身心世界的样子,这是一个真信切愿求生西方的样子,这是一个老实念佛只有一句弥陀的样子。放下娑婆世界不是讨厌娑婆,应知娑婆世界是我们心现识变的,识就是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所以厌离娑婆是放下烦恼习气。「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用一句弥陀放下烦恼习气,自性便会彰显。所以真念佛人显现出来的是愈来愈孝敬,能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并没有离开三个根。心中只有弥陀,没有烦恼,一句佛号念念不断,愈念愈欢喜,愈念愈感恩师父上人的教导,感恩两土导师的慈悲,愈念愈法喜,又怎么会不欣求极乐?

以前学生在学《科注》时,总觉得我一定要把这部经学懂,所以所知障很重。不懂的地方很想把它搞明白,胡思乱想,用自己的意识心去推求。后来就放下了,这个身不是我,这个心也不是我,在这个世间所作的一切都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众生。学习经教是在做弘法利生的事情,跟我没关系,我只要拿出我的真诚心、清净心、恭敬心就够了,一切都交给佛菩萨安排。听懂了,众生有福报;听不懂是众生没有福报,或是自己有业障,还需要忏除自己的业障,提升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恭敬心。放下了之后,反而经教更容易吸收。所以这个世间没有一件事跟我有关,学着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一有妄想杂念起来,马上就换成阿弥陀佛。师父上人说在这个世间为自己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要彻底放下。所以无论各行各业,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做到放下身心世界,老实念佛。最大障碍不在外面,而是在我们总是有个我。非必像念佛堂的老菩萨那样,才是放下身心世界,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缘分与使命。只要发心弘法利生,为佛法、为众生,一切都是佛菩萨安排的。我们的衣食住行,我们的课程,我们遇到的一切境缘,都是佛菩萨安排的。

真能放下身心世界,老实念佛,就是真身住极乐,化身住娑婆,得大自在。真身既是法身、真心,就是清净平等觉的心。六根对六尘如如不动,什么不动?清净平等觉的心不动,心是空的,像是电视屏幕,但它却能将万事万物照得清清楚楚,如大圆宝镜影摄虚空法界,一法不漏;遇缘它生起三种现象,如屏幕画面,是生灭之法。真心能了如指掌,因真心不动,妄心是动的。所以主仆各归本位,妄心(仆人)再也不能当家做主,听从主人的安排。用念而不住念,用相而不着相,当相离相,即见实相。用这样的心念佛,用这样的心处事待人接物,便能心心流入觉海,念念普利群萌。又因弥陀名号与极乐世界相应,所以念念弥陀,念念住极乐。且弥陀名号是自性名号,起心念佛之时是我始觉,所念之佛正我本觉,始本不二,生佛不二。念佛时即是做佛时,即是真身住极乐之时,遇缘现相即是化身娑婆之时,隐现自在,得大自在。是故全事即理,全妄归真,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广学三根原为深入一句弥陀,一句弥陀总持万法。如此则入念佛三昧,此三昧是诸佛所住。住此三昧才能广宣流布此《无量寿经》,能如师父上人一样行此导师之行,得最胜之道。所以真发心传承师父上人法脉,必扎三根。

我辈凡夫可以即身成佛,全仗弥陀无量劫的修持,建立极乐妙果,今以此果觉做我因心,蒙弥陀慈父四十八大愿慈悲加持,无论男女老少、贤愚不肖,上至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只要信愿持名,一念十念皆能往生,一生成佛!如此深恩厚泽,怎能不知恩图报?今日幸遇此学习经教之胜因,若不直下承担,上愧对诸佛菩萨,历代传法祖师大德,师父上人,下无颜面对法界一切众生。虽有此承传之心,但深知自己无德无能,且业障深重,弘法路途又很艰辛,唯有将此一句佛号贯穿人生四季,用一生演绎大经,全身投靠弥陀慈父,恳求师父上人、弥陀慈父慈悲加持。

以上是惭愧学生开成粗浅的学习报告,错误之处请求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评指正,学生乐意接受。至诚顶礼感恩,阿弥陀佛!

老法师:开成师的报告我们听了、看了,说得都对,没有说错,问题自己也晓得。有承传大法,弘扬光大的心愿,自己现前无德无能,业障深重,弘法路途艰难遥远,用什么方法来修?你底下说得很好,你要把它做到,这些问题全解决了,那就是一句佛号。海贤老和尚做出了榜样,如果没有他给我们表法,我们今天说这些没人相信,活生生的样子摆在面前,你要不信那就没法子了。夏莲居老居士为我们会经,黄念祖老居士为我们集注,这两个人都是佛菩萨再来。这种艰巨的工作世间人做不到,二乘圣者做不到,权教菩萨做不到,他们是什么身分由此可知。

真正能够信愿持名,万缘放下,这个人获得一切诸佛的尊敬。为什么?诸佛尊敬他,他快要成佛了。谁能接受?男女老少、贤愚不肖,只要肯信,只要真正发愿,知道极乐世界好。它的好处太多了,说不尽,那个地方没有烦恼、没有障碍、没有邪法,阿弥陀佛亲自住持,非常容易去。我们在《净土圣贤录》里头看到的宋朝莹珂,三天!他能三天把阿弥陀佛念来,我们能不能?能。我们为什么不如他?我们没有发这个勇猛心。他是被逼出来的,自己造作的罪业极重,必定堕无间地狱。他相信因果,同参道友劝他,念佛求生净土就不会堕地狱。三天三夜,不吃不眠,把阿弥陀佛念来。这个能把他念来就是功夫成片,功夫成片能感,佛一定能应。阿弥陀佛在哪里?阿弥陀佛无处不在,阿弥陀佛无时不在。为什么?阿弥陀佛就是常寂光,常寂光就是阿弥陀佛,你有感,他就现。

所以我们看到海贤老和尚,念佛九十二年,后面一半时期,也就是晚年这四、五十年,他功夫纯熟,他念到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是什么样子?我念佛求佛,佛就现前,随时随地。他给我们证明,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真有。他跟阿弥陀佛见面次数太多了,我是最保守的估计,他绝不少于十次,我相信有几十次之多,甚至于上百次,九十二年,这么长的时间。佛劝他表法,做一个学佛人、佛弟子的好榜样,做一个修净土的好榜样。这么好的样子在面前,我们只要能看懂了、听懂了,照着他的方法去做,没有一个不成就。千万不能疏忽!

佛法真正不可思议,这真正不可思议从哪里来的?从净宗来的。没有净土,佛教实在讲,也没有什么值得大家重视的。净土这一门可以说妙绝了,在佛教里头所有宗派,所有的这些宗门教下、显教密教,要想一生成就,要想很快成就,《弥陀经》上讲若一日、若二日到若六日,这是有时间性的,我们看到莹珂法师,三日。那个七日,七不是数字,七是代表圆满,也就是你念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一定现身来给你说法,那就是七。一心不乱是七,七是圆满,功德圆满。圆满你还留在这个世间,那就是跟海贤法师一样,阿弥陀佛劝导你,你随时可以往生,你修得很好,可以做大众的榜样,多住几年,发慈悲心多住几年,多接引一些众生,是这个意思。他得大自在,所以他法喜充满。从早干活干到晚,不知道疲倦,一百多岁的人。一般人做不到,为什么他能做到?所以不学这个法门就真难,为什么?全要自己消业。自己断烦恼,自己消业障,难,太难太难!什么时候第一个关头能把身见破掉,证须陀洹果?证须陀洹果要脱离六道轮回,天上人间七次往来。人间寿命短,天上时间长,你就想到要多少万万万万年才能脱离轮回。这个法门,莹珂告诉我们是三天就脱离了。我们要有智慧,要能拣别,三天能成就的,一生能成就的,生生世世无量劫才能成就的,摆在面前,你选哪一个?佛菩萨慈悲到极处!你能说海贤不是佛菩萨来示现的吗?他跟夏莲居老居士、他跟黄念祖老居士是一样身分的人,都是再来人,怜悯娑婆世界众生。现在整个社会乱成一团,什么人是有福的人?冷静的人,不被外面境界所动的人,这种人有定、有慧、有福报,这种人是今天佛法里面的当机者,当机是决定得度。所以,希望你学海贤老和尚,你一生决定有成就。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4年4月18日10:10:3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wsmy.net/29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