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录自:科注学习班(02-042-0125) 编号:02-042-0288
学生:尊敬的师父上人慈悲,尊敬的诸位法师、大德居士慈悲,惭愧凡愚弟子甘肃省骊靬古城金山寺佛学班开启,今天报告的题目是:「行究竟方便,离究竟苦,得究竟乐」。
《大乘无量寿经》学习心得报告之一:「去来现在,佛佛相念」之玄极微旨。
甲一、简单解释题目。
行究竟方便,就是念阿弥陀佛。《弥陀要解》云:「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若信愿专持名号。」大慈念老在批注中说:「此净土法门,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信愿持名,径登不退。是乃真实利中之最真实者也。是大利中之最大者也。于此不信,永失大利。如《千手经》云,若于此陀罗尼生疑不信者,当知其人永失大利。百千万劫中,轮转恶趣,无有出期。常不见佛,不闻法,不睹僧。是明疑惑,为大损害之义。」师父上人在讲经中开示说:我们今天用一句佛号,包括了戒定慧三学,包括了世出世间一切的善法,就在一句佛号,包含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德号,都在这一句当中;包括一切诸佛如来所说的一切经教,也在这一句佛号当中,这一句佛号是总纲领,总纲。所以八万四千法门,无量功德都是细目,它统摄了。所以名号功德,一切诸佛给我们讲,讲无量劫也讲不完,这不是比喻,这是事实。所以就是念这一句佛号,没有比这个更方便的,没有比这个更究竟的,从方便法里面达到了极处,叫究竟。离究竟苦,就是脱离六道轮回,超越十法界。得究竟乐,就是往生极乐世界,不退成佛。
甲二、「去来现在佛佛相念」此一句经文,道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度生成佛之本怀。
本品为大教缘起,大教者,正如印光大师说:「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犹当逊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历劫修证者,益宜挹其高风。普被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禅宗;如时雨之润物,若大海之纳川。偏圆顿渐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大小权实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界。」缘起者,世尊将欲演说无上殊胜净土法门,故现瑞放光,阿难喜悦请问。实则问中「去来现在,佛佛相念」一语道尽诸佛出世本怀,「唯说弥陀本愿海」即是念佛成佛。但此问语,言简意赅、义趣微妙,众生不易领会。所以世尊正答所疑之前,告阿难言:「善哉善哉!汝为哀愍利乐诸众生故,能问如是微妙之义……何以故?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皆因汝问而得度脱故。」继而演出一部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稀有,难逢法宝,《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大慈念老曰:「以念佛心,入佛知见。净宗之兴起,正由此大事因缘也。」
乙一、阿难之本迹。
大慈念老在科注中说:「尊者阿难乃本经之当机。若论其本,实亦从果向因之法身大士。《法华经》中佛告菩萨曰:我与阿难等于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是故我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阿难护持我法,亦护将来诸佛法藏,教化成就菩萨众。又《胎藏界曼陀罗钞三》曰:阿难密号集法金刚,此又显阿难之本,盖金刚即佛也。」阿难尊者与本经礼佛现光第三十八品曰:「彼佛净剎,得未曾有,我亦愿乐生于彼土。」可知阿难早已成佛,并且是念佛成佛。《无量寿经》愿力宏深第二十九曰:「无量寿佛意欲度脱十方世界诸众生类,皆使往生其国,悉令得泥洹道。作菩萨者,令悉作佛。既作佛已,转相教授,转相度脱。如是辗转,不可复计。」由经文可知,阿难尊者既作佛已,其念佛之究竟功德利益亲见、亲知、亲证,所以转相教授,转相度脱之法亦必是念佛成佛一法。而护持佛法又是其本愿,于本会示现为佛侍者,为续佛慧命,为继往开来,故于本经当机,乃能善自思惟,发此妙问。而此妙问中「去来现在,佛佛相念」一语至为切要,直将十方三世诸佛度生之心,彻底掀翻,和盘托出。
乙二、「佛佛相念」四字之玄极微旨。
阿难于大教缘起第三,白佛言:「世尊今日入大寂定。住奇特法。住诸佛所住导师之行,最胜之道。去来现在佛佛相念。为念过去未来诸佛耶,为念现在他方诸佛耶,何故威神显耀,光瑞殊妙乃尔。愿为宣说。」文中「去来现在,佛佛相念」一句,去是过去,来是未来,现在即是现在,此表三世,是说时间。佛佛相念者,由文中「为念过去未来诸佛耶,为念现在他方诸佛耶」,故知佛佛相念之佛佛二字为过去诸佛、未来诸佛、现在诸佛。而过现未来诸佛中,未来诸佛为重中之重,是过去、现在诸佛所常忆念者,如本经云,「圆满昔所愿,一切皆成佛」。故今此无量寿一会,世尊见与会大众(未来诸佛),以及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未来诸佛),得度成佛机缘成熟,故现瑞放光。《魏译》中两度云「光颜巍巍」,又云「威神光光」。师父上人开示说:这些光都表法的,表显这个法门,就是佛说的《无量寿经》,在世尊一生所说这些大乘经典,一乘圆教,不但光色相同,而且比那些更殊胜。这个意思,就是显示这一次说的这部经,在一切经里面是无比殊胜的一会,稀有难逢。
大慈念老发明本经之宗要,弥陀本愿之心髓为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释菩提心义曰:「无量寿经三辈往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此无上菩萨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大慈念老解曰:「谓菩提心,即愿成佛度生,摄取众生往生净土之心。」最后总结,据《论注》菩提心义说明佛佛相念之玄极微旨为:未来佛念未来佛。念未来佛,即是为普度一切众生,而发往生作佛之愿。发往生作佛之愿即是本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又,若按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即是念未来佛,即是发菩提心。烦恼无边誓愿断,即是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往生到极乐世界后,方可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所以佛佛相念即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即是本经之纲宗,实亦为一大藏教之指归也,亦为十方三世诸佛上求下化之总持法门也。
乙三、一切诸佛都是念佛成佛的。
有很多人会问,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成佛的?可能还是有很多人一听就呆了,不知如何答复。就这问题我们引用师父上人的开示:佛在《佛说阿弥陀经》上说,他老人家自己是念阿弥陀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得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成佛。蕅益大师在《要解》里说,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讲这桩事。可见得蕅益大师说这个话,真的是有根据的。如果你真正留意到,我相信其他所有宗派法门你都不要修了。为什么?不但释迦牟尼佛是这个方法成佛的,一切诸佛如来都是这个方法成佛的。我不修这个方法,我还会修别的方法,不可能的事情!
《观佛三昧经》云:「尔时会中即有十方诸大菩萨,其数无量,各说本缘,皆依念佛得。」师父上人解释说:所以《观佛三昧经》十方与会的菩萨无量无边,佛让他们每个人跟大家做个报告,你们怎么成佛的,皆依念佛得,都是依靠念佛而得成就。又「佛告阿难,汝今善持,慎勿忘失。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皆说如是念佛三昧。我与十方诸佛及贤劫千佛,从初发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种智。」师父上人解释说:善导大师的两句名言,我想就是依这一段经文说的,他是有来历的、有凭据的,不是随便说的,他说两句话,诸佛所以出兴世,唯说弥陀本愿海。一切诸佛示现在人间,来干什么的?就是为大家讲《无量寿经》,讲净宗法门,就是为这个来的。善导大师说得好,这两句话是名言,我们要会听、要能察言观色。
印光大师说:「何不观《华严.入法界品》,善财于证齐诸佛之后,普贤菩萨,乃教以发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且以此普劝华藏海众乎?夫华藏海众,无一凡夫二乘,乃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同破无明,同证法性;悉能乘本愿轮,于无佛世界,现身作佛。又华藏海中,净土无量,而必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可知往生极乐,乃出苦之玄门,成佛之快捷方式也。」又曰:「文殊,乃七佛之师。自言,我于过去,因观佛故,因念佛故,今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密,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过去诸佛,尚由念佛而生,况末法众生,业重福轻,障深慧浅,藐视念佛,而不肯修。」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他修行的目标和结果,也是要往生极乐世界。《观佛三昧经》介绍文殊菩萨的发愿偈说:「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剎。」所以文殊菩萨也是念佛成佛的,乃至诸佛,皆是因念佛而成佛的。
乙四、佛佛相念,念佛成佛。
十方佛赞第二十三云:「复次阿难,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此一品正是「既作佛已,转相教授,转相度脱。如是辗转,不可复计。」之弥陀誓愿。大慈念老在批注此品中说:「《会疏》曰:虽诸佛所证,平等是一。念佛往生利益,弥陀不共妙法,故诸佛让德,而令归一佛。是第十七愿成就也。意谓,佛佛道同,所证平等,无有高下。但念佛往生法门,乃弥陀不共之妙法。故其利益,亦是不共。是故诸佛推让其德,欲显一切诸佛无边功德,悉归弥陀一佛。欲令十方众生,悉入弥陀愿海,往生极乐世界。此正显弥陀本愿第十七诸佛称叹愿之成就。十方佛赞,始能名闻十方,普摄无边众生,会归极乐也。」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曰:「十方诸佛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子若逃逝,虽忆何为。若子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称这段文字为大士吐心吐胆相告之语。师父上人曾说过:《圆通章》是一大藏教之心经。夏莲老在《净修捷要》中则尊大势至菩萨为法界净宗初祖。据上经注,正显过现未来,佛佛相念,阿弥陀佛与十方诸佛,念念与众生早日念佛成佛!
下面引用彻悟大师两段痛切开示,以此来显明过去、现在诸佛希望一切皆成佛,早日成佛,成阿弥陀佛。节录如下:
佛于无量劫前。对世自在王佛。普为恶世界苦众生。发四十八种大愿。依愿久经长劫。修菩萨行。舍金轮王位。国城妻子。头目脑髓。不知其几千万亿。此但万行中内外财布施一行也。如是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圆修万行。力极功纯。严成净土。自致成佛。分身无量。接引众生。方便摄化。令生彼国。然则如为一人。众多亦然。如为众多。一人亦然。若以众多观之。佛则普为一切众生也。若以一人观之。佛则专为我一人也。称性大愿。为我发也。长劫大行。为我修也。四土为我严净也。三身为我圆满也。以致头头现身接引。处处显示瑞应。总皆为我也。我造业时。佛则警觉我。我受苦时。佛则拔济我。我归命时。佛则摄受我。我修行时。佛则加被我。佛之所以种种为我者。不过欲我念佛也。欲我往生也。欲我永脱众苦。广受法乐也。欲我辗转化度一切众生。直至一生补佛而后已也。
现前一念心性。本与佛同体。佛已久悟。而我犹迷。佛虽已悟。亦无所增。我虽犹迷。亦无所减。佛虽无增。以顺性故。受大法乐。我虽无减。以背性故。遭极重苦。佛于同体心性之中。虽受法乐。以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念念忆念于我。念念摄化于我。我于同体心性之中。虽遭众苦。不知仰求于佛。不知忆念于佛。但唯逐境生心。循情造业。旷大劫来。五逆十恶。种种重业。何所不造。三途八难。种种大苦。何所不受。言之可惭。思之可怖。设今更不念佛。依旧埋头造种种业。依旧从头受种种苦。可不愧乎。可不惧乎。今且知佛以大慈大悲。于念念中忆念摄化于我。则我今者深感佛恩。故应念佛。一向长劫枉受众苦。欲求脱苦。故应念佛。已造之业。无可如何。未来之业。可更造乎。生惭愧心。故应念佛。同体心性。既曰本有。即今岂无。只欠悟证耳。求悟心性。故应念佛。以求悟心念佛。念佛必切。以惭愧心念佛。念佛必切。以畏苦心念佛。念佛必切。以感恩心念佛。念佛必切。我不念佛。佛尚念我。我今恳切念佛。佛必转更念我矣。我今念佛。必得见佛。一得见佛。便脱众苦。即开悟有期。果得开悟。便可一痛洗已往之惭愧矣。佛尚可不念乎。……予曾有偈云:世间出世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乙五、佛佛相念,三转法轮度群萌。
三转法轮者,即是示转、劝转、作证转。法轮者,指佛之教法,演说佛之教法,称为转法轮。《法华文句》云:「转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转法轮。」
三千年前,本师释迦牟尼佛以无尽慈悲,欲令一切众生皆成佛道,第八千次示现于五浊恶世,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于一切经中,独《无量寿经》多次宣讲。又于《大集经》授记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是为作示转、作劝转。民国夏莲居老居士,普贤菩萨再来,悲智双运,宗说俱通,深于文字,专功久修,历时十载,终使大经会集圆满,方有《无量寿经》最善本出现于世,是为作示转、作劝转。黄念祖老居士是夏莲居大士的传人,是观世音菩萨再来,示现于重病中,广集中外经论注疏一百九十三种著作,苦心参研,时经六载,《净土大经解》方乃告成,是为作劝转。李炳南老居士在台湾开讲此经并为此经做眉注,是为作劝转。
师父上人,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广演正法,造福寰宇,住诸佛所住导师之行,最胜之道。一生致力于恢复佛陀教育,讲经教学五十七载不辍。早年承恩师李炳南老居士之嘱托,发心弘扬《无量寿经》会集本,为会集本亲做科判,五十七年专修专弘,讲解大小经论数十种,无不悉归净土。净土大经亦有十二次。自二0一0年清明起全力讲解《净土大经解演义》,每日讲四小时,在全球网上直播,二0一一年九月十八日圆满。随即更发起大愿,将科判与念公《大经解》汇合成《净土大经科注》,再次宣讲,至二0一四年已是第四次讲演,并于此同时在网上特设《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以供现前当来一切净业学人,圆解净宗奥旨,以期圆满落实于日常生活,尽此一年取到往生的保证书,实乃末法时期稀有难逢的大事因缘。是为作示转、作劝转。
刘素青老居士是观世音菩萨再来的,舍寿十年挽救劫难,为佛作证转,菩萨大愿,以身示法,教化众生。师父上人说:刘素青老居士来做证明,坚定学习会集本遵守念老批注的人的信心、愿力,她就为这桩事情而来的。所以我说,她是夏莲老、黄念老一伙的人物,菩萨示现在人间,一生平平淡淡,刻苦耐劳,老老实实,最后做这个表演给现在社会大众作证,她就依这一部经,就依这一句佛号,真往生了,活着往生的。是为作证转。
师父上人在《来佛三圣永思集》序文里赞叹贤公和尚:「河南南阳来佛寺贤公老和尚为当代稀有难得之净宗高僧,以九十二年之深信切愿笃行,行住坐卧一句弥陀念到底,及至功行圆满,成就之高,不在历代祖师之下,可见净土法门之殊胜圆满。二0一三年元月,贤公预知时至,自在往生,以一生表法证明极乐世界真实不虚,阿弥陀佛真实不虚,为《无量寿经》作证转。观其毕生行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不仅为净宗学人之最佳典范,亦为一切佛门弟子树立修行榜样。」号召全球净宗四众弟子向海贤老和尚学习,是为作证转。
尊敬的齐老师,不畏艰难险阻,九死一生,历十年时间兴复浙江东天目山古剎韦驮菩萨道场。此时虽年近七旬,终不以固守安逸为务,复屡肩重任,先后兴建山东金山寺、定慧寺,甘肃骊靬古城。此四个道场皆遵守净宗导师上净下空老法师一个法门、一部经、一句佛号、一个老师的教导,老实、听话、真干。近二十年来接引大众学佛念佛者不计其数。念佛往生者,不可胜举,有站着走的,有坐着走的,有吉祥卧走的,有说说笑笑走的。师父上人在讲《净土大经科注》,「修功所得,故名功德」时讲到:我们眼前看到的,齐素萍是个例子。你看看二、三十年之前,她在东天目山,孤家寡人一个,人家都叫她说是叫花子,没人瞧得起她。她发了个愿心,要把韦驮菩萨道场恢复,得菩萨加持,自己真肯修六波罗蜜。这个人在未来佛教史里头有她一篇,这是世间法。她将来决定往生极乐世界,我们怎么知道?你看东天目山每年往生的人有多少?这就是她的功德。帮助两个人往生,那个功德就不得了,帮助十几个人往生,那你就是菩萨。大慈菩萨告诉我们,能帮助一万个人往生,你就是阿弥陀佛。她建这些道场,专修净土、专念弥陀,不管这些人有没有成就,这些人念佛就不得了。是为作劝转,作证转。
何其幸运,三千年后的今天,就在此时此刻我们依然修学在佛陀的正法时期,因为这个时代有讲经的,有听经的,有修行证果的。示转、劝转、作证转,我们都遇上了。师父上人说:《无量寿经》是世尊跟莲公大士为我们示转、劝转,黄念祖老居士的批注是劝转,海贤老和尚是作证转。三转法轮都在我们面前,我们能不信吗?此三转法轮即是佛佛相念,即是过去、现在诸佛念念欲惠以众生真实之利,念佛成佛!
甲三、结语。
此篇报告是弟子在聆听师父上人宣讲《净土大经科注》时的一点粗浅心得体会,也是用会集的方式写成的,主要讲了《无量寿经》上的四个字「佛佛相念」,此四字显示了十方三世诸佛度生成佛之本怀,显示了净土法门之广大,显示了一句佛号之究竟圆满的功德利益。正如印光大师说:「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如天普覆,似地均擎。上之则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则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诚可谓三世诸佛之总持法门,一代时教之特别妙道也。」利益虽如是,但却又是极难信之法。幸赖上海下贤老和尚以其一生的慈悲示现,为当代及末法九千年学佛众生树立了最佳典范。
在「贤公和尚佛门榜样」的光盘里,最令弟子感动的一个画面是,夕阳下,贤公和尚坐在预备自己往生后的石塔基座上向大家挥手的动作。这一动作淋漓尽致的示现了贤公求生西方的坚定信心和深切愿力,念念都想早一点到极乐世界去。往生前二十八天,海贤老和尚:「我想着我也活不了那么大年纪了,情愿死(欢喜往生),灵魂成佛了,世界上都知道。」这既是上求佛道之心,同时这一个挥手动作,又慈悲的显示了贤公念念希望当来一切众生要好好念佛,将来都到极乐世界去,不要留恋这个世界。海贤老和尚经常对大家说,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这即是下化众生之心,即此上求下化之心,即是无上菩提之心,即是过现未来,佛佛相念之意。这个画面虽然贤公没有说一句话,却道出了整部《无量寿经》,乃至道尽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度生成佛的无尽密藏,真是无声胜有声。
难信之法,榜样在此,不可不信。信愿求生,设入大火,不应疑悔。在此为坚固大家的信愿,引用印光大师一段开示,为诸庶类,裂魔见网,解诸缠缚:「我佛法门无量,总要量自己身分,择法而修,莫使求益反损也。净土法门,是十方诸佛下化众生、诸大菩萨上求佛道所常用之法门也。根无大小,皆可修持,有大便宜,快修快修。不要听人说何法,便修何法。今日张三、明日李四。口头上说得天花乱坠,心地上丝毫也用不着。所以古来大法师、大宗师,对此净土法门,莫不提倡。今人无论上中下根,皆须以力敦伦常,主敬存诚,深信因果,广行众善,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为事。须知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所说一切法门中之特别法门。愚夫愚妇心无成见,则易生信。通宗通教者,知为特别法门,则必极力提倡。」又曰:「时当末法,舍此无术矣。」又曰:「汝能信得及,许汝往生有分。」
最后以蕅祖一首诗偈做为结束语与大家共勉。华严圆顿经王,普贤法界宗主。十愿导归极乐,便是玄极微旨。若更别扣祖关,都是奴仆婢使。果然奇特丈夫,卓信心作心是。念念相应不差,岂肯水中渴死。瞬息旋转万流,一句弥陀到底。
惭愧凡愚弟子不揣鄙陋,敬呈以上粗浅学习心得报告,错误之处还请师父上人,以及诸位法师、大德同修慈悲指正,惭愧凡愚弟子开启顶礼感恩。
老法师:开启法师的报告,我们刚才听到了,很难得,他终于把念佛法门搞清楚了、搞明白了,从此深信不疑,正是蕅益大师在《要解》里说的,「信愿持名,求生净土」。人要真正相信了,深信不疑,依教奉行,这个人必定在这一生当中,永远脱离六道轮回。脱离六道轮回才叫离究竟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真正得究竟乐。
这个法门修行真的不难。贤公老和尚常常教人,「天下无难事,只怕心不专」,念佛人求生净土,要把这一句话记在心上。怎样才能够离究竟苦、得究竟乐?最重要的心要专。心怎么专?为什么许许多多人心都不专?不专什么?见异思迁,心定不下来,看到经论就想学,看到参禅也想学,看到持戒也想学,样样都想学,结果样样都学不成功,这个例子太多太多了。大成就的人我们这生没遇到,没这个福分、缘分,小成就的人我们见到很多,他怎么成就的?也是专一,可见得这个心专太重要。为什么不专?信不真不深,愿不切,所以他就不会专,如果信深愿切就专了,他的佛号就不会中断,不会丢失。用什么方法让我们学会深信切愿?这个要靠生死心切,要真正认识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要珍惜,要好好利用这一生。利用它干什么?利用它信愿持名,往生净土,这个事情重要。
这个世间苦,过去说世间苦还能承受,现在这个世间真苦,再过个若干年,恐怕这个苦一般人不能承受。怎么办?几个人能看到未来,往后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我们根据过去的经验,我们自己在这一生,十岁的时候,二十岁的时候,三十的时候,四十的时候,五十的时候,这一个十年、一个十年,我们来回忆,会发现什么?后面不如前面,前面十年好,这个十年不好,再往下去,感觉得这个十年还不错,下个十年更糟。人要觉悟得快,开启觉悟了、明白了,把经论上祖师大德的开示都能抓住,抓得很好,简单明了做出报告。我们看到了对他很尊敬,要向他学习,要有高度的警觉心。
有同修告诉我,他们在电视新闻报导、在网络,看到现在的社会,全世界灾难特别多,比去年多,比前年多,常常看令人不能不感到恐怖。怎么办?让我们想到李老师往生的前一天下午,告诉身边的同学,同学们传给我,老师说:世界乱了,佛菩萨神仙来都救不了,你们(指我们这些学生晚辈)只有一条生路,那就是老实念佛求生净土。这个话不是消极,这个话是事实真相,我们常常记着老人家最后的遗言,提醒我们。我们每天看到这个世间的变化,这个世间还有值得我留恋的吗?活在这个世间到底为什么?受苦受难是业报,你造的有这个业,你不能不受这个报,问题是怎么样解脱自己。摆在面前真正我们有把握帮助自己解脱的,只有一个路,念佛求往生。除这个路之外,任何一个法门,这法门虽然是八万四千,虽然是无量法门,但是门门都要断烦恼证菩提。这烦恼我们能断了吗?断不了。断不了怎么办?那只有修净土。阿弥陀佛准许我们带业往生,我们才有指望,不能带业我们就没指望。
最近潮州谢总他的父亲往生,也是给我们作证转,对我们很大的启示,他为我们证明四十八愿第十八愿,临命终时十念必生,他表演这个。谢总告诉我,爸爸一生不念佛,他这几年做这么多好事,他也没念佛。临命终时就实验一下,给他爸爸说,西方真有极乐世界,他爸爸点了头,没反对;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他也点头。爸爸,你跟着我一起念佛,求生净土,好不好?他爸爸就跟着他念,念了几声就往生了。这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在加持。可能,这是我们想象有这个可能,谢总跟他爸爸说有极乐世界,可能他就见到极乐世界,没说;跟他讲真有阿弥陀佛,可能他真见到阿弥陀佛,你看念几声佛号就走了。多少人看到瑞相,看到奇异的光,看到莲花,不是一个人看到的,很多人看到,而且看到时间很长,不是眼花,异香。老人过世,全身柔软,柔软那个样子他跟我形容像棉花一样,比他活在世间时还柔软,很多人去摸摸他,跟他握握手,都相信了。这是作证转,我们听了非常欢喜。《易经》上说的话没错,「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有善果,恶有恶报。儿子这三年办道德讲堂,积大功德,他老人家以这个功德感应阿弥陀佛带他往生。我们在今天,我要重复我过去讲的四句话,希望大家念念在一切时、一切处都要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谢总年轻的时候,他是黑社会的头头,坏事也干尽了,幸亏有善根回头了,回头是岸,真正行菩萨道,修菩萨行,做得非常成功,非常圆满。这个人肯定念佛往生,我们肯定他往生必定是上上品往生。真信切愿,帮助一切有缘众生,希望接受他七天道德教学的,那叫有缘众生,前途无量。开启的报告值得我们深深反省,改过自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