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莲法师:时时铭记方向和目标

admin 心得分享评论阅读模式

节录自:科注学习班(02-042-0148) 编号:02-042-0363

MP3下载

学生:《科注》学习班心得报告。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诸位法师,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惭愧学生开莲今天向大家恭敬汇报的主题是:「时时铭记方向和目标」。

古人有一句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凡是立定志向,一生朝着这个方向目标去努力,都会有所成就。我们说立志,在佛法里讲就是发愿。《无量寿经》最精华之处即是弥陀如来所发的四十八弘愿,这四十八大愿成就了庄严美好的极乐世界,成为三界六道众生的皈依处。这一成果来自于法藏比丘在因地时的发心,要帮助十法界一切苦难众生离究竟苦,得究竟乐。在世间自在王佛的指导下,遍参十方剎土,取人之长,舍人之短,从始至终贯穿着这颗爱众生的大愿悲心,经过五劫的精勤努力,终于建成了殊胜美妙的极乐世界。正是因为法藏比丘的发心和努力,才有了众生的福祉,让学生对「佛法兴亡,我有责任」有了更深的感受。自己的发心直接关乎众生的幸福,佛法的弘扬,所谓「一人有福,连带一屋」,这一观念帮助学生提起了责任心。之前虽在努力,但并没有觉得自己每日进步的点点滴滴是多么的有意义、有价值,因此常常懈怠懒散,要想学习法藏比丘的精神,唯有在生活中去落实。

善知识常讲要善用其心,经过慢慢的深入学习,愈来愈体会到自己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懂,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离善知识的标准还差很远很远。在善知识的面前自己唯有回归到一张白纸的状态,修行才能受益,一切从零开始才能将善知识的精华吸收过来。所以善用其心就是完完全全将自己的心换成老师的心,老师用什么样的发心去做,自己也要用同样的心去做。在做的过程中能够看出自己学到多少、理解多少,做的事情可能不一样,但是做的每一件事都要用善知识的发心做为自己努力的方向,就是在当下的工作处事待人接物中去练习。久而久之,自自然然将正知正见在自己的心中扎下根基,在以后做事的过程中就会与善知识的发心相应。

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为了做事而做事,并不知道修心,所以没有很深的感触,做完就完了。后来才反省到,世间人与学佛之人不同之处就在于用心,如同师父上人常讲的没有学佛之前一切为自己,辛辛苦苦劳碌一生,总离不开六道轮回之苦。学佛之后一切为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帮助自己成就道业,方向目标不同,结果当然也不同。没有闻到佛法之前经历的三苦八难,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因为没有觉照的智慧,只能在其中受苦;学佛之后,这些苦难是修行路上看破放下的动力,激发自己生勇猛之心,出离六道轮回。在遭受侮辱冤枉时,修自己的忍辱;在看到众生遭遇苦难时,修自己的慈悲;在服务众生时,扩大自己的心量。在做的过程中还要学会放下,不能执着。所以会修行的人每天都在积功累德,增福增慧,不会修的人,则是在空过时日。

自古以来,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同样跟一位老师学习,受益程度则不同,关键也在自己的用心。天资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就是用心,所以时时要记住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时时明白自己要做些什么,为什么要做。就像世间自在王如来对法藏比丘说的一样,「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只要明确方向,一直向前走,总有开花结果的一天。

以上是惭愧学生开莲粗浅的心得报告,错误之处请求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评指正,学生乐意接受,至诚顶礼感恩,阿弥陀佛!恭祝尊敬的师父上人:法体安康,六时吉祥,久住世间,光寿无量。惭愧学生开莲顶礼敬呈。

老法师:开莲的报告也写得很好,一个人在这个世间,方向、目标很重要,如果稍稍有偏差,后果就不堪设想,而且要坚持方向、目标。我从听到佛法,方东美先生给我介绍,我听了之后很感动,这么好的东西没有人学习,我发心来学习,没有人弘扬,我发心来弘扬。我的能力很有限,福报没有,这个人一生当中没有福报,没有福报做事就受很多限制。学佛到今年六十四年,六十四年大家看得清清楚楚,我是一个人,连同参道友都没有。为什么?我们的志向,就是方向、目标,不相同,所以一生孤立。非常难得,早年时候遇到一位同参道友,黄念祖老居士,确实我们是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但是我们命运不一样,他住在北京,我住在海外,一年我们见面二、三次,不能常在一起,这就是没有福报,一生没有道场、没有信徒。

大家在谈到英国去办个汉学院,为什么要办?都是时势在逼着我。我有没有能力办?没有能力,一切看缘分。为什么要办?很简单的一个理由,《四库全书》、《四库荟要》,大家知道,我买了很多,我向商务印书馆买了一百一十二套《四库全书》;《四库荟要》,我向世界书局买了二百七十多套。为什么?我把它分送给世界著名的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去收藏,我相信这部书不会失传了。这是我心里想到,这个国宝要永远传下去,世间灾难很多,什么方法保存得住?就是分送给各个地方去收藏,无论什么灾难,都不可能全部毁掉,总会有几套留下来的,目的在此地。书是买了,都送出去了,可是谁会读?这是用汉字写的,是文言文,如果没有认识汉字文言文的人,这书等于废纸,不起作用。所以办汉学院,就一个单纯的目标,培养能够阅读《四库全书》的人才,希望这些人才将来都是国学的老师,好的所谓国学大师,这是我们所盼望的。他将来有能力讲这部书,把这部书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不是讲全书,讲全书里头的一种、二种,古人说,「一经通一切经通」。所以希望将来慢慢形成一个汉学院,汉学院专门培养是能够解读《四库全书》的老师,他们将来在全世界各个大学中文系里面教汉学,我们的方向目标在此地。

我一生方向没有变,目标没有变,我学释迦牟尼佛,章嘉大师教给我的,他老人家劝我出家,劝我学释迦牟尼佛,我接受了。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道场,我一直到晚年才知道释迦牟尼佛的意思,为什么不建道场,明白了。建道场,你要管人管事,要管钱,什么都要管,你要分心,你的心不能专,你的心不得清净。我早年有个同学,傅乐成,在台湾大学做教授,是个读书人,是个好教授,一生教书。台南成功大学成立了,学校请他去做文学院院长,他做了一个学期,辞职不干了,回到台北来跟我说,简直不是人干的事情。我笑着对他说,你现在才知道。你想想看读书人,一生读书,你叫他搞行政,他怎么能受得了?好教员一心专搞一样,你怎么去搞行政去了?我跟傅教授一样,我们命运相同,目标方向也相同,他不能干还去干过一次,我一次也没干过。为什么?我们一生没有在这上操过心,一生得到清净就是三不管: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我能给你出主意,能给你当参谋,我不能给你办事。所以我一生孤家寡人一个,没有助手,办事助手都是临时来的,常常更换,不是固定的。好不好?好,一点都不操心,有也行,没有也行。我的正业,每天至少两个小时讲经,这是我的正业,干别的就不务正业,那就错了。

所以我理想当中的佛教大学,我赞成,我支持,请我去做校长我不干,那害死我了。我说我做顾问可以,我不能做校长,也不能做教务长,咱什么行政事情我都不能干。你请我去,我可以给你讲一堂课,专讲《无量寿经》,这是我的本行,是我的正业,讲其他的那就不务正业,何况是佛法以外的。我传播,我在推动《群书治要》,《群书治要》我看过没有?没有看过。里面缺少了三篇,早年我读《春秋左传》,《左传》上中下三卷,它缺了上卷,我把上卷补出来,出版界里头他也认可了,把我补的一卷列进去了,我都不知道。到这个年龄,九十岁了,还搞这些事情吗?不可能。我要搞应该在四、五十岁,怎么可能到九十岁才干这个事情?哪有这种胡涂人!身体虽然还可以,但是体力不如以前,今年跟去年比,不如去年,一年一年的老化。所以一年一年,念佛要紧,其他的都放下了。

这一次跟诸位第四次讲这部经,我跟前面讲的不一样,这一次讲经等于带着大家同学一起来学习,如何将这部经里面所讲的理论变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变成自己的行为。我们要落实这部经,这部经活在我整个身心上,这叫表法。这个身表《无量寿经》的法,重点在这个地方,所以进度很慢。学习,大家很欢喜,这好事情。所以方向、目标要把握住。「佛法兴亡,我有责任」,这句话重要!我真干,佛法就兴;我不真干,佛法就亡,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4年5月20日06:21:4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wsmy.net/44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