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录自:科注学习班(02-042-0030) 编号:02-042-0024
主持人:义清法师学习心得报告。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诸位法师、大德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这是弟子学习「一经宗趣与所被根基」的两点体会,恳请师父上人及诸位法师、大德同修批评指正。
一、直下承当,信愿持名。「此凡夫易生之同居净土,行人不须断惑消业,只要信愿持名,下至十念皆得往生,永离诸苦,位登不退,一生补处,不可思议。是乃十方世界之所无,故为千经万论所同赞者也。」这段话的依据是第十八愿十念必生愿,也体现在《观经》的第十六观,造恶众生临终称念阿弥陀佛即得往生。信愿持名,十念必生,可见其易修;位登不退,一生补处,可见得果之殊胜。还有诸佛菩萨祖师大德的赞叹推荐,师父上人苦口婆心这么多年的劝导,这就足以启发我们往生净土的圆满信心。这是说修学净土,善知识一开始就讲得这么明白,学人应该直下承当,从开始就具足坚定的信心,求生净土。同时,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是求生极乐世界必备的条件。师父上人教导我们,一定要先把第一福落实,这是做人的资格,我们也都在修。就是在修的过程中,还没有做到之前,犯过失时,这时要把握好自己的心念,既要知错忏悔,发愤改过,后不再造,又要积极乐观,不能动摇往生的信心。为什么?有第十八愿十念必生的大愿做保证,有《观经》十六观持名念佛做证明,相信信愿持名必定往生。虽然有十八愿做保证,也不能说不修三福。如果有人说,不是念十声阿弥陀佛就往生吗?要求那么高何苦!我记得师父上人慈悲风趣的说,这是钻阿弥陀佛的漏洞,你用的不是真心,到时候往生不了就把无量劫来稀有难逢的机缘错过,把自己贻误了。如果还讲给别人,这样还贻误了别人,能没有因果吗?改过修善是鞭策上进,提升灵性,而不是施加压力、增加包袱。这么多年,我们追随师父学习,看到中国儒家圣贤君子,以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修养德行,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防范过失,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做弥陀弟子的人怎能放任自便,甚而至于造作罪业?师父教导我们,一定要给世人做好榜样。这样端正心念,改过修善,与信愿念佛相结合,以贤老和尚为榜样。一切都是假的,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阿弥陀佛,当下就是极乐世界,命终必定往生,多么殊胜稀有的机缘!所以当下就欢喜无量,生大庆幸。
二、至心称名,灭无量罪。在这次学习班中,有师父的慈悲勉励,同学的相互促进,弟子受到很大的鼓舞。在聆听师父上人的讲解中领会到善导大师开示,「如来说此十六观法,但为常没众生,不干大小圣也」,真实不虚!特别是第十六观,纯粹是造业众生,临终闻法,十声阿弥陀佛圣号,就往生作佛去了,由此可见阿弥陀佛名号能量之大。而且罪业愈重的灭罪愈大,下辈上生,一称阿弥陀佛灭五十亿劫生死重罪,下辈中生、下辈下生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足以证明如来的悲心,确实如善导大师所说但为常没众生。「其机者,则一切善恶大小凡愚也」,所以我们有分。弟子体会,五十亿劫、八十亿劫这不是定数,而是无量的意思,至心称念名号灭无量罪,说明阿弥陀佛名号具有无量的能量。那么总是觉得自己业障重的众生,就更应该至诚恭敬常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因为佛对我们这些人是格外悲悯、垂慈。惭愧弟子义清,顶礼感恩师父上人,诸位法师大德同修,阿弥陀佛!二0一四年四月二十八日。
老法师:净宗法门现在依靠的五经一论。三经一论之后,魏默深把《华严经》最后的一卷「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抽出来,放在三经后面成为四经一论;民国初年,印光大师将《楞严经》里面「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摘录下来放在四经后面,成为五经一论。阿弥陀佛、释迦本师真正的愿望,是希望接触到这些经典,听清楚,听明白,都能直下承当,信愿持名,往生极乐世界。这桩事情就圆满了,而且是究竟圆满,不是一般的圆满,到极乐世界,换一个学习的环境,这个学习环境是一切菩萨所向往的、所羡慕的。我们这一生当中遇到了,但是问题要真干。我常跟人说,佛法教学的理念,必须要具备老实、听话、真干。从哪里做起?最简单的、最扼要的开示是贤首国师在《还源观》上讲的四德。「随缘妙用」,是智慧,是看破;「威仪有则」,是放下,要做社会大众的榜样,在今天这个社会要做一个好人的样子,别人不善我们要行善,别人作恶我们要远离恶行,真正发这个心,直下承当,名符其实,不是搞假的。《弟子规》要做到,《感应篇》要做到,《十善业》要做到,这是儒释道的三个根,你就具足净业三福的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
孝是根,以父母做代表,我怎样孝顺父母,就要怎样孝顺一切众生。大乘菩萨戒里头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你能不能发这个心?这是普贤菩萨行。修净土的人就是修普贤行,你看《无量寿经》第二品「德遵普贤」。净土不是一般法门,大乘法门里头的上上乘。普贤菩萨,《华严经》上菩萨代表,华严的长子,文殊是庶男老二,大哥是普贤菩萨。同时普贤菩萨是密宗的始祖,密宗门派很多,你看没有不供普贤菩萨,始祖。十大愿王是他修行的纲领,叫修普贤行,大乘教里所谓「菩萨不修普贤行,不能圆成佛道」。普贤行从哪里修?贤首国师大彻大悟的人,不是凡人,你看那么大的一部《华严经》,他把它变成一篇论文「妄尽还源观」。「妄尽还源观」说什么?修《华严经》的方法,一共六段,前面三段理论,后面三段方法,简单扼要。还是从持戒下手,不能不持戒,威仪有则就是持戒。随缘妙用才活泼,智慧真正开了,自行化他,面面圆融,没有障碍。所以一定要落实《弟子规》,孝亲尊师根本这才扎稳了。
慈心不杀落实在因果教育。人不能不知道因果,特别是现代的社会,我们要把因果表演出来,把因果的理论跟事实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多少人无恶不作的,听懂因果之后就回头,不敢再造了。真正惭愧心生起来、忏悔的心生起来,回过头来做为改过自新的好榜样,以自己的因果报应现身说法,人不能不相信。因果教育要大力提倡,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头讲得多,甚至于他非常肯定,只有因果教育才能够转变社会风气,除这个找不到更好的方法。这个要学,以《太上感应篇》为主。《十善业道》,《十善业道》我节录的不长,用我节录的本子就够了。真正学佛还要加上《沙弥律仪》,十条戒律,二十四门威仪,威仪就是礼貌、规矩,我们应当学习。学习的好处,头一个好处,让别人对你尊敬,对你产生好感,接引众生这是最初方便。就是跟人见面有礼貌,让人家感到你有诚意,你是真心,他放心跟你交往,这是我们基本的德行。
如果我们发心续佛慧命,教化众生,那就要学汉字、学文言文。目标对谁?对全世界,心量要拓开。汉字、文言文是老祖宗救度教化一切众生的工具,无比殊胜,无比的善巧,不难学。李承臻前天到我这来,告诉我,他在那边做实验,教小朋友学汉语,从识字下手。采用的教科书是《说文解字》,《说文解字》里头有九千多个字,首先要认识,认识正体(就是正楷),要认识篆字,《说文解字》用的是小篆,形音义要搞清楚。小朋友一天能认五十个字,十天就五百,一百天就五千,换句话说,有半年的时间,《说文解字》里头九千字他就认识了,形音义都学到了。所以外国人学中国的文言文,三年就有能力看《四库全书》,我看到很佩服。中国人要学,进度应该比他快一倍,他要三年,我们一年半就够了。李承臻做的这个实验,半年把《说文解字》上的字都认得了,那是古文的基础。再有一年的时间,这是李老师以前教导我们,背一百篇古文。李老师以前选用的教材《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有三百多篇,在里面选一百篇,这一百篇要能背,背得很熟。这也是古人精挑细选,在诸子百家里头精挑细选选的这些小段,都是代表作,三百多篇。再从这个里面选一百篇,这一百篇要能背得很熟,也能讲得很清楚,《四库全书》的钥匙就拿到了。
从哪里下手?从这小小班,开课,有年轻的人肯学都来,三个人、五个人,像我们这个小小班就可以,一个星期上一堂课。每天上,学的人怕没有时间,一个星期上一堂课。李老师当年在台中就用这个方法,教了一些同学,里面成绩卓著的,徐醒民、周家麟,这两个同学学得最好,在这方面我不如他们,我全心放在经典上。有这样的基础,教个二、三年,根扎稳了。然后我们要有缘,汉学院我觉得那是祖宗之德,汉学院包括儒释道这三家,基础完全相同,德行的基础、文字的基础相同。现在地球一片混乱,迫切需要的是《群书治要》。早年我得到这部书,感恩祖宗,感恩三宝,社会有救了,国家有救了,这地球有救了。要找真正志同道合的,把基础真正奠定,德行的基础、语文的基础,奠定之后对于《群书治要》,它的原书六十多种,里面有几种失传,大概现存的、能找到的应该有六十五种,差不多有六十五种,每个人专攻一部,十年之后,他们就变成这一门课程的专家学者。
我们特别要重视大乘所用的方法,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开不了慧,那是你的心不真,妄念太多,杂念太多,烦恼太多,你心定不下来,所以你不能开悟。必须得万缘放下,每天在这一门功课,这一门功课就是戒、就是定,「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是戒,「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是定。定,你看这个书里头的意思,自见,自见是开悟,不用学。自己开悟之后再去看批注,看过去、现在人批注,他哪个地方错了你全知道,一看就明白了。为什么?那些批注的人未必开悟,你开悟了。开悟了人怎么样?佛知佛见,智慧是从自性里头流出来的,你可以跟古人在一起研究这部经典。像《易经》,这两千多年来历代多少研究《易经》的,你把他们东西拿去看,全明白了。
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龙树菩萨开悟了,只用三个月的时间全部读完。前头有榜样,海贤老和尚开悟了,我听光盘上他说,他说我什么都知道。这句话说什么都知道,那就是开悟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不说,说了人不相信。现在人不相信开悟,相信广学多闻,海贤和尚不认识字,所以现代社会不相信你。所以他完全用身教来表法,最后往生自在,来让你看看。一百一十二岁不需要人帮助,生活自理,这就叫人羡慕了,年岁这么大,身体健康。看他的容貌,也只是六十多岁人的样子,看不出一百一十二岁,思惟敏捷,动作灵活,一百一十二岁还在农田里面干活。所以如果他生在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那就是阿罗汉、菩萨,会代佛讲经说法。就是时节因缘不一样,众生根性不相同,这些我们都要知道。
汉学院里头,为了帮助这个世界恢复安定和谐,所以我们在儒这个学系里头,决定选《群书治要》的原本,这六十五门功课。佛跟道里面,佛可以选择大小乘经,显教密教都可以,但是要一门深入,要读书千遍,用这个方法修定开悟。不能大彻大悟,大悟可以做得到,不能彻悟,大悟可以做到。到大悟之后才能够看批注,看历代祖师大德的批注,跟你自己的悟处有相应也会有不相应的地方,讲经教学就不会发生错误了,没有定不行。这叫三昧,学《华严》得华严三昧,学《法华》得法华三昧,学《楞严》得首楞严三昧,学净土的叫念佛三昧。三昧是什么样子?三昧就是清净平等觉,心地清净平等了。小乘的心,清净心;大乘菩萨的心,平等心。清净心起作用,阿罗汉的智慧;平等心起作用,菩萨的智慧。所以自性般若智慧为主,佛陀的经教、祖师大德的论述做为辅助,也用它来做证明,我所悟的跟经上所说的一样,这个悟是真开悟;跟经上讲的不一样,那是邪知邪见。所以经论的作用,对开悟的人是给他做印证的,对初学的人就是叫他读诵。我们走这个路子。这个路子走通了,有卓著成绩表现,可以让世间人重新思考,现在教学的理念跟方法要改进。东方的教学是圣贤教育,目的不是教你升官发财,不是教你有一技之长谋生,不是这个意思。中国教学是学圣、学贤,佛法的教学是学菩萨、学佛陀,这个一定要知道。有圣贤、有佛菩萨来教化众生,这个世界才能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才能提升到像极乐世界一样,中国人所说的太平盛世靠教学可以做得到。所以这里最难得的就是我们要直下承当,我们要真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