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录自:科注学习班(02-042-0059) 编号:02-042-0118
学生:《无量寿经科注》学习班,华藏净宗学会庄慧心得报告。尊敬的师公上人、师父及诸位法师大德慈鉴,学生庄慧非常感恩师公上人慈悲,开《无量寿经科注》学习班这门课程,也感恩师父慈悲嘱咐弟子将学习心得报告上呈师公上人指导,让庄慧有这样的学习机会。学生所要汇报的是「《无量寿经科注》第六十集,六种成就之丁一,信成就」,浅显心得。若有不如法之处,恳请师公上人、师父及法师大德们慈悲惠予批评指正。
一年多前,学生曾见过贤公和尚拿着《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一书的照片,当时心中感到无比的欢喜,心想,在佛门里居然有一位一百一十二岁高寿的老和尚,如此赞叹、认同师公上人的德行。贤公和尚实是真知灼见,慧眼独具,此为「唯佛与佛乃能知」最佳写照。当时还不清楚贤公和尚有如此高深的行持,直到今年师公上人为我们介绍「贤公和尚生平修行事迹」光盘,观看之后才知道贤公和尚是如何为我辈示现,内心欣喜无法比拟,感动萦绕内心久久不散,这真是净宗最好的榜样。
贤公于十八岁时腿生痈疮,无法医治,知是因果所致之冤孽病,放弃医药,而称念观音圣号,不久不药而愈。为什么贤公能有这样的效果?因为贤公真信,如此观音菩萨便能加持得上。二十岁出家,师父是禅宗一代高僧,却教授贤公一句佛号直念去,贤公信受奉行,一句佛号老实念。贤公和尚在一百一十二的岁数,能耕田、种地、破柴、上树摘果除枝、飞针引线,且拜佛不需拜垫。一生谨遵师训,唯持六字洪名,时时刻刻,日日月月,年复一年,不曾间断。每天早起拜佛、念佛,念累了、拜累了就睡一会,醒了再接着念、接着拜。南无阿弥陀佛圣号在大殿、在田间、在山林,行住坐卧片刻不曾丢失。僧赞僧表法圆满后,不需要人助念,自己敲引磬念佛,自在往生。贤公和尚如此的行持,对后世影响甚大。
为什么贤公和尚能有卓越的行持,殊胜的念佛功夫,并且常常见到阿弥陀佛?就是他真信佛。信为道元功德母,贤公和尚十八岁时,对观音菩萨的信心,就如《金刚经》上所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所以贤公的成就,就在于他对佛菩萨的信心清净,没有自己的意思,老实、真干。就算贤公和尚遇到文革,被迫到生产队里工作,对佛的信心丝毫不减,不让念佛,就心里默念;不许拜佛,在夜里偷偷拜佛;大锅饭里有荤腥时,贤公就吃锅边菜。总是逆来顺受,对佛的信心丝毫不减。贤公和尚在生产队的行持,恰与六祖惠能大师在猎人队时的示现,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此为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之境界。
当年师公上人受戒圆满,回到台中谢师,李老师见到师公的第一句话,你要信佛!师公当时非常惊讶,李老师解释说道,你学佛这么多年,也出了家,今天受了戒,为什么我还提出这两个字来告诉你?这两个字真正不容易,信佛才能有成就。特别是净土宗,信愿行,你不相信,你那个愿就不是真的,你的行也不会得力,所以一定要相信。相信经上给我们讲的句句话都是真实,你只要照做,依教奉行,决定得利益;你如果违背,吃亏的是自己。所以信太重要了!自古以来,许多出家人一生都没有做到信字,别说你刚刚受戒,叫你要信佛,有许多出家的老和尚,八十、九十了,他还不信佛。佛教给你的没做到,没做到那就不相信。由此可知,信之一字,真正是难。李老师都如此告诫师公上人,何况我等障深慧浅之根机。
学生深深忏悔,学佛这么多年,习气未改,甚至更深,举手投足傲慢之状表露无遗。如此傲慢的习气,如何能信佛?总是无始劫来的烦恼习气当家做主。障缘一现前,先以烦恼习气来应对,当时佛化为云烟,佛菩萨的教诲抛到九霄云外。此与贤公的正好相反,所有的障缘对贤公和尚来说都是逆增上缘,「打了,算是给我抓痒哩,唾沫吐到脸上当是洗脸」,转烦恼为菩提。所以师公上人用心良苦,让我们每天看三次「贤公和尚的生平修行事迹」,让学生能天天、时时、分分、秒秒警惕,与贤公和尚学习,要真信佛!学生学习《科注》这段时间,深深感受到师公上人一生讲经说法,弘法利生,阿弥陀佛让贤公和尚为之表法,拿着《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拍照,此举真能使得后世众生,对净土念佛法门及《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会集本,决断疑网,起清净信心,末世众生得度,诸佛菩萨欢喜。以上心得报告,叩请师公上人慈悲指正,学生庄慧至诚顶礼。
老法师:庄慧的这篇报告,我想大家都能深深感到信心确实不容易。今天整个世界社会动乱,真正的第一个原因是什么?就是人类对自己丧失了信心。自古时候一直到现在,有信心的国民,这个国家一定是昌盛。特别是在中国,中国可以说是自有历史记载以来五千年,一直到清朝中叶,中国人都充满了信心,成为世界上泱泱大国。在这个地球上,确确实实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跟中国相比。什么原因?中国人有信心。信心从哪里来的?从小父母教的,家庭教的,社会教的,国家教的,都在教。所以二战之前,欧洲有一些学者,就用这个做一个命题来研究,世界上四个古文明,三个都消失了,为什么中国还存在?他们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他说可能是中国人重视家庭教育的关系。这个答案完全正确。为什么在现在衰了?信心失掉了。
西方文化传到中国来了,中国看到外国人的机器、外国人科学技术,迷了。这东西很稀奇,认为中国赶不上外国的,都是因为中国传统帝王的专制,相信祖宗不了解社会的真相,这社会发展的真相,所以对中国传统产生怀疑,一昧向西方去学习,造成中国人今天的苦难,这不能不知道。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四讲里头有一段话,他告诉人,西方跟东方文化来相比,西方只有机器这一样领先,中国人比不上,除这一样之外,任何一方面,中国人都领先,他们都应当向中国人学习。孙先生的话,不错,是事实。我们今天东西方人都犯了错误,东方人不相信祖宗,不相信圣贤,不相信伦理道德;西方人也有一种迷信,认为科学万能,科学能战胜一切,没有一样能跟科学相比。他们也不学中国的东西,一昧向科学发展,今天科学产生流弊了。西方也有少数聪明人,像罗素、汤恩比之流的。不是没有,有一些人,他们看出来了,但是没人相信。
我访问欧洲的时候,有这个缘分去看看伦敦著名的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还有伦敦大学。跟他们汉学系的同学、教授们交流,我才了解到,他们研究汉学是把它当作东方古代文明、历史来研究,他没有想到中国古代这些东西现在还可以用。去年我访问巴黎,访问了巴黎汉学研究所,跟他们几个老教授交流。他们也听说我们在马来西亚建汉学院,他问我怎么教法?我说我们的汉学院,因为东方疏忽了至少将近两百年,现在要恢复非常困难。世界社会混乱,迫切需要寻找智慧、方法来改善。方法有没有?有。在哪里?在《群书治要》。他们不知道有这部书,好在我们带了有《群书治要360》,送了几本给他们。他说为什么要学这个?这个能解决当前社会问题。他非常惊讶,这份东西唐朝时候编的,唐朝距离我们现在八、九百年,八、九百年前的东西现在管用,能救当今的社会,非常惊讶。我们跟他做了详细报告,他非常感兴趣。他们是把它当作历史、古代文明研究。我说中国古代文明超越时空的,不是过去已经过去了,不是的,古代管用,现在还管用,未来依旧管用,永远管用。为什么?它是智能,它不是知识。智慧是什么?智能是自然的,知识是人为的,知识有局限性,还有后遗症,智慧没有。
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它的根讲孝道。西方人喜不喜欢孝道?看到中国小孩孝顺父母,他非常羡慕;看到中国人三代同堂,羡慕、感叹,他们没有。在欧洲、在美国,中国人一般家里有父母,父母退休了,小孩在美国工作,接在一起住,他自己生的儿女,祖父母会照顾。外国人看到羡慕,怎么三代住在一起?在外国没有。小孩十六岁以上,这是美国制度,要是离家出走,家里不要找他了。你要报警,警察问你,几岁了呢?十六岁。十六岁已经成年,他自己可以独立,不需要找他。确实有很多很多的小孩,十几岁离开家庭之后,一生不再跟父母见一面。逢年过节寄一张贺卡,他父母看到就欢喜,他还没有把我忘记。所以看到中国人,看到日本人,看到东方人三代同堂,我们有时在一起聊天,羡慕,真好。
信心关系一个人一生,家庭、事业成功失败是关键。家庭是组成社会最小的单位。所以中国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个平是公平、是平等,平天下就是天下诸国(许许多多的国家)都能够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这叫平天下。今天这个社会迫切需要平天下,可是平天下从哪里做起?要从格物致知做起。什么叫格物?人要觉悟,放下对物质的欲望,这个欲望叫非分的欲望,这个要彻底放下。如果不能放下越分的贪婪,这个社会就充满了危机。为什么?每个人欲望没有止境就发生竞争,是不是这样的?小孩在外国从小就教竞争,竞争升级就是斗争,斗争升级就是战争。今天要是战争爆发,是核武战争、生化战争。这个战争没有胜负,大家同归于尽,也就是说地球上的生物消失了,地球上的文明都化为灰尘了,永远不会存在,你说多么可怕。
人不是单纯物质这个肉体组成的,除了肉体之外,他还有灵性,他还有思想,换句话说,他有精神生活。单单在物质文明,没错,突飞猛进,精神文明完全没有了,人活在世间苦闷。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自杀?老人自杀,情有可原,现在连小孩也有自杀的,小学生有自杀的,他为什么?有没有人去研究?一个人对自己充满信心,他生活快乐,他感到前途一片光明。没有信心,他感触是黑暗的,会引起自杀的念头,活着不如死,生不如死,那个人才会自杀。所以说信心多重要。
中国人信心的根源是什么?是本性,本性本善。还写在《三字经》上,「人之初,性本善」,信心从这来的。本性就是佛法里讲的真心,真心是至善的。至善到什么程度?现在人知道的不多,惠能大师开悟了,他说的这五句话,那就是本善。自性本来具足的,不是外头来的。性德是清净、是平等,清净没有染污,平等没有差别,众生跟佛一样的。本自具足里头,这句话说得好,跟能生万法是一桩事情。隐的时候,本自具足,起作用的时候,能生万法。隐现是一不是二,隐现自在。不起作用的时候,一法不立,一片常寂光;起作用的时候现宇宙,现一切诸佛剎土。
我们的肉眼能量非常有限,看不见,能看近,看不远,我们连个地球都看不到。在地球上,我们能见到的,六十公里。我们站在海边上,看到海岸线,天跟水连在一起,那海岸线距离我们多远?三十公里。向东看三十公里,向西看三十公里,六十公里。六十公里之外我们就看不见了,必须升高,更上一层楼。今天我们有能力乘飞机,飞到十公里,一万公尺。从一万公尺往下看,看地球的面积大了,依然看不见,还不够高。再高,那得要坐宇宙飞船了,跟地球有一定的距离,可以看到整个。能够到月亮上面去的时候,就看到地球了,看到整个地球。月亮比地球小,所以在月亮上看地球比月亮大,比我们现在看月亮大,月亮大概只有地球的四分之一;反射的光应该更亮,比我们现在的月光要强很多倍。再远呢?再远就不知道了,太空当中星球,光是我们这个银河系,就把我们迷住了。科学家告诉我们,银河系之外,像我们这样的银河系,很多很多。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的,没有边际。为什么没有边际?自性没有边际,自性现相没有边际,就这么个道理。
我们要相信有自性,对自性现相就可以承认、可以认可,信心根源从这来的,这是哲学上的问题。一般人妄心用成习惯了,不知道有真心。妄心的本体是真心,我们也可以这样说,错用了心,这叫妄心。用心用得正,信心就能生起来。用错了怎么可能产生信心?没有信心,世间法小事还或者可以成就,大事不行。对于圣贤这一门学问,没有信心,那边都沾不上,这是智能,这不是知识。用妄心求知识行,没问题,求智慧不行。智慧是从清净心生的、从平等心生的,就是从真心生的。用真心自然生智慧,用妄心自然生烦恼,不生智慧。
想想我们的老祖宗,五千年前就教人仁义礼智信。信,五德,信是基础,信德。有信才有智,有智才有礼,有礼才有义,有义才有仁,仁是最高的,仁者爱人,就是慈悲。真心爱人,真心起用一定是想到一切众生,没想到我;妄心起作用想到我,一切是以人为本。大乘佛法是以性为本,一切法不离自性,一切法是自性变现的。心现识变,那个心就是自性,自性能生能现,产生变化就是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轮回,那是识,那是妄心。妄心造的轮回、造的十法界,佛说那是假的,不是真的。因为妄心是假的,它造的东西也是假的,幻相而已,不要当真。真心起作用是真的,一真法界,实报庄严土是真的,极乐世界是实报庄严土。
真的那就回归到海贤老和尚,他学会了用真心。他本来就没有妄心,这个人老实、听话、真干,这个听话就是用真心。老和尚遇到这样一个人,这个人难得,可遇不可求。古人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上上根人跟下下根人很好教,都会成就。麻烦就是不上不下,这些人自以为是、贡高我慢,这就很麻烦。贤公这样的人,不认识字,什么都不懂,你说他下下根人可以,但是你教他一个方法,他不会改变,他一直做下去,这就难得。这是什么?像读书人一样,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自见就是开悟,不必叫人讲,熟透了。熟透是什么?心定了,没有妄念,你一看这个书自然懂了,听别人念也懂,自己看也懂,其义自见。
在中国,惠能大师确实是这个境界,他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你把经本念给他听,他不需要你念完,念个几页,他说行了,我全懂了。他给你讲,你就开悟了。我们在《坛经》上看到这个例子,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每一个讲经的法师,都有这个经验。老和尚有,谛闲老和尚讲《圆觉经》,江味农居士听经的时候记的笔记,每一堂课听完之后,他都把笔记送给老和尚看。常常让老和尚看到很惊讶,问江味农居士,你记的这个,这是我讲的吗?江居士说:是。我怎么会讲得这么好?那就是什么?其义自见,自然流露出来的,他自己不知不觉。不是一次、二次,很多次。这是什么境界?还没有真正大彻大悟,只是因为熟,自性的智慧有时候就冒出来,有时候不出来。如果是真正大彻大悟,自性完全出来,就像惠能那样的。
海贤老和尚用一句佛号到这个境界,他什么都知道。师父交代他,可不能讲,不要讲,不要指手画脚。为什么?时代不一样,你在这个时代要讲,人家会把你毁掉。释迦牟尼佛也是这个境界,都达到这个境界。释迦讲这么多经,谁教他的?他在哪里学的?他十二年参学的全部都丢了,都放下了,这些经是自性流出来的,没人教他。都是什么?其义自见,就这么一句话。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其义自见,你要开悟了你就能讲。所以你开悟了,你读经、你讲经,意思完全懂得,跟释迦牟尼佛一样。那好,我自己讲,我何必用释迦牟尼佛的经本呢?如果你要有这个念头的话,你没有开悟,你是贡高傲慢。贡高傲慢的人没有开悟,开悟的人烦恼习气断尽了。
为什么讲经说法?是帮助众生。帮助众生要为众生想,不能为自己想。所以佛经上讲如来,如来有一个意思,叫今佛如古佛之再来,这称如来。确实你悟这个境界跟古佛是一样的,完全平等,古佛所说的一切经就是你的一切经。既然古佛的法还在,那现成的,我何必要多事?不需要多事了。古佛所没有讲的,我再讲一部,可以。有没有这种情形?有,它不叫经,它叫论。这是什么?自己谦虚,对古佛的尊敬。这都是教人的。一个人,人生在世,应该要自己谦虚,尊重别人,这就对了。所以才能做到僧赞僧、佛赞佛、菩萨赞菩萨,没有不互相赞叹的。互相赞叹是性德,互相比高下的是六道凡夫,那是烦恼习气,那不是智能,知识里头有这种情形,智慧里头没有,痕迹都找不到。所以我们明了了,贤公老和尚的光盘认真看下去,把自己的信心唤起来。一年要不间断,别看一年时间不长,你会有很大的收获,你的收获会让你感到意外。再从这个基础上向上提升,容易了,佛法就能够再兴旺起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