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吉法师:海贤老和尚的普贤行愿(下)

admin 心得分享评论阅读模式

节录自:科注学习班(02-042-0071) 编号:02-042-0143

MP3下载

学生:「海贤老和尚的普贤行愿」(下)。惭愧弟子开吉继续恭敬报告「海贤老和尚的普贤行愿」。

六、请转法轮。贤公和尚以僧僧互赞、勤修六和之行持,劝勉弟子们好好跟着净空老法师学习,贤公是落实请转法轮普贤行的绝佳榜样。净空老法师开示说,请转法轮是比喻,轮是代表动,才有功德,用今天的话说叫推动,就是要推动佛法的教学。请转法轮狭义的讲是请法师讲经,这是佛教中的第一功德。古代富贵人家为老人做寿用什么方法?就是请法师讲《无量寿经》,这是真正的祝寿。这一部《无量寿经》一遍讲下来,冥阳两利,诸佛赞叹,龙天善神欢喜,没有比此更殊胜的,这是第一等的好事。贤公和尚说他自己,我只会种地干活,啥经都没学过,就会念阿弥陀佛。在日常生活之中,他总是劝人要好好跟着净空老法师学习。印志法师回忆,海贤老和尚常常说,好好跟着净空老法师学,那人不是一般人,那人是再来人,要好好跟他学,他讲经讲得多好,那可不是一般人!他跟很多人都这样说。

印荣法师回忆说,二00八年初夏,因为刚发生了汶川地震,又有传言说南方某地又要有大地震了,一时间搞得人心惶惶。有一天早上,老和尚对我说,没有事了,天人把《无量寿经》给扶正了。我听得一头雾水,不知道他老人家到底在说什么。老和尚看我不解,就明白的说,哪个方向有灾难,我就看到《无量寿经》往那边倒。昨晚上,我梦中看到有天人把倒着的《无量寿经》给扶起来了,就知道没有事了。开忠法师回忆说,二0一一年春天,末学一行五人去来佛寺拜见师父,师父特为我们开示了二十多分钟,劝我们一定要听上净下空老和尚讲的法,可别错过了今生成佛的机会。不要贪恋凡尘的钱财和迷情,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世间是一场空,不要在娑婆世界继续再过这苦日子了。极乐世界那么好,好好念佛就能去,为什么不好好念佛?老法师讲经就是来接我们的,还往哪儿能找到这样的好事?心里好好念佛,事该做的还是要做,不能不做,只要心里清净,只有阿弥陀佛,不装别的事,不会耽误成佛。

李修远居士在「此生专为表演来」一文中总结贤公一生的行持,符合三皈、五戒、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大愿王,完全符合《无量寿经》第六品「发大誓愿」(第十八愿、十九愿、二十愿),第二十四品「三辈往生」和第二十五品「往生正因」所讲的往生条件。夏莲居老居士是为成就《无量寿经》会集本而来,黄念祖老居士是为批注《无量寿经》会集本而来,净空老法师是为宣讲《无量寿经》会集本而来,海贤老法师是为表演《无量寿经》会集本而来。综上所述,海贤老和尚在一生的表法示现之中,真正落实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以大心大愿请转法轮,印证大经,为四众弟子做出实践普贤行愿的最佳榜样。

七、请佛住世。贤公和尚及其弟子承传来佛古寺持戒吃苦、信愿念佛之百忍家风,为净土法门、为《无量寿经》作证转,是真正请佛住世的六和行者。净空老法师开示说,请佛住世就是建立道场,请法师在此长年讲经。唯有长年讲经,得度的众生才多,因为长时熏修的缘故。佛在经典上说,佛门修功德最大的是护法,没有护法就没有弘法的人,护法功德第一。贤公和尚在晚年,把来佛古寺交给印志法师来主持。印志法师回忆说,他亲近贤公和尚前后有二十多年,其中有五、六年的时间外出参学。他日日跪着聆听上净下空老法师的教诲,有时一天能听十四个小时,最少也不少于四个小时。二00八年八月二十三日,印志法师回去为贤公和尚拜寿。他回忆说,师父流着泪对我说,印志,不要走了,我这一百多岁了,我到现在都没有找到接班人,你不要走了。于是印志师就回到师父身边行孝。

仝居士在「此生何幸结佛缘」一文中记载,老和尚对印志师说,我年纪大了,到了该放下的时候了,把来佛寺交给你我放心,以后你要好好干。印志师跪在老和尚面前说,师父,请您老人家放心,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我会铭记您老人家的教诲,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敦伦尽分,随缘度众,把来佛寺的优良传统给承传下去。从目见耳闻的许多事情中,惭愧弟子看到印志法师真是一位孝敬贤公和尚的大孝子。据仝居士回忆,记得二0一一年十一月,老和尚生病了,印志师一直守在恩师身边伺候。老和尚水泻,大便拉在衣服上,印志师父就像伺候自己父母那样给老和尚擦洗。一口、一口给老和尚喂饭,不住的问寒问暖。我明白印志师父是真心实意在报答师恩的。而躺在病床上老和尚口中还是不断的称念阿弥陀佛。

仝居士回忆说,在医院的几天几夜里,印志师基本上没有怎么合眼。后来老和尚病情有所好转,就对印志师说,我没事了,你也休息休息吧!印志师说,师父,您的身体重要,我可不敢大意,只要您身体好了,就是我的福报!我盼着您早点康复,咱回寺院。我清晰的记得,印志师说这话时眼中闪动着泪花,确实让我感动不已!更难能可贵的是,海贤老和尚往生之后,为了将贤公一生的行谊记录下来,流传后世,印志法师一行数人,跋山涉水,寻访老和尚所走过的足迹,访问亲近过贤公之人。印志法师对惭愧弟子说,有时候在悬崖峭壁中攀岩行走,遇到好几级大风,风势迅猛,稍不留意就会被吹到悬崖底下,我们只好攀着岩石在山路上攀爬前行。其中所历经的艰辛可想而知。今年春天,印志法师不远千里将贤公和尚的生平数据、光盘以及贤公亲手所穿的念珠送到香港,呈送给上净下空老法师。贤公生前很喜欢穿念珠和大家结缘,有一串念珠旁还留着贤公和尚生前所用的针和线。

今年八月,印志法师带一位大德居士因缘生来香港拜见上净下空老法师。老法师亲自嘱咐将海贤老和尚的照片悬挂于摄影棚之中,并在此与印志师合影留念。当印志法师见到贤公德相之时,当场就痛哭流涕。惭愧弟子在现场感受到他的那一片赤子之诚,兴许是因为他终于完成贤公所托付的使命而百感交集,并且感念净空老法师与贤公和尚之间僧僧互赞、惺惺相惜的知遇之恩。由此可知,贤公和尚与其弟子以请佛住世的普贤之行传承来佛古寺六和道场百忍家风,为正法久住,为《无量寿经》作证转,并使得净公之恩、贤公之德普利群萌,救度末法九千年的众生。

八、常随佛学。贤公和尚一句阿弥陀佛念几十年不拐弯,真信切愿念佛求生净土,以普贤行愿之常随佛学回向菩提,往生极乐世界,当生成佛。净空老法师说,普贤十愿后面三愿都是回向,常随佛学是回向菩提,恒顺众生是回向众生,普皆回向是回向法性。因此修积无量无边功德绝不是为自己名闻利养,不是为自己求福、求慧、求长寿,是随菩提。常随佛学是回向菩提,常是不间断。如何落实?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常随佛学就落实了,因为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无量寿。老法师说,普贤十愿常随佛学这一尊佛肯定就是阿弥陀佛,因为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所以这一愿就锁定在极乐世界,到达极乐世界之后就看到,阿弥陀佛永无间断,化身无量无边无数到十方世界接引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印荣法师回忆,师父把早晚课看得很重,老人家慈悲,几乎每天都要有意无意的问我两遍,做功课没有?虽然是这么一句平常的话,却一直激励着我勇往直前。老和尚早上一直都坚持很早就起来拜佛念佛,在圆明寺也是一样。我留意他老的小房间,每天都在我们早课之前就亮灯了,接着就听到他老人家在院子里念阿弥陀佛。

贤公和尚一生一句佛号,时时刻刻在心中。贤公曾经对因缘生讲起,民国二十七年秋,他回老家办事,镇子上有一位饭店掌柜的儿子在南阳读书,需要家里送冬衣和一些生活用品。因为贤公未出家之前曾在这家饭店做过学徒,掌柜的对贤公一家都很照顾。所以贤公非常感恩,虽是出家了,但每次回老家总不忘去看望当初的东家。这次东家家里正好有事抽不开身,于是就拜托贤公把衣物给他们儿子送到南阳。贤公到南阳的那天,正赶上日军出动四十架飞机轰炸南阳城,贤公也不畏惧,坐在一个墙角处,一直念诵观世音菩萨圣号。有七架飞机盘旋在他头顶,交替着往下扔炸弹,但是连老和尚一根汗毛也没有伤到。经云,「世间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难恐怖,但自归命观世音菩萨,无不得解脱者」,贤公一生,多次印证了菩萨悲愿的真实不虚。

妙了法师回忆说,和师公相处时间长了,我发现他老无论行走坐卧嘴唇总是在微微颤动。二00九年秋,我和师公一起在地里刨花生。我看他老一边摘花生,嘴唇还是在微微颤动,就忍不住问他说,师爷,你嘴唇总是一动一动的,在说啥?他老说,阿弥陀佛。我这才明白,原来老和尚平时都在念佛,从未间断过。老和尚的念佛功夫达到了一心不乱。王德生居士回忆说,二0一二年秋,在义乌念佛堂,说起念佛,老和尚头头是道,他说不要以为念一句、两句就行了,不念到一心不乱不算念佛。我当时想追问老和尚一心不乱到底是一个什么境界,谁知话才说了一半就被老和尚打断了,笑着对我说,一心不乱咋给你说?没啥说。

荣博居士在「莲池海会愿相逢」一文回忆说,老和尚和我们依依惜别的样子,至今仍历历在目,令我难忘。我们走到车前,老人家也送到车前,我们几人再一次向老和尚顶礼告别。老和尚大声说,要念佛,其他都是假的!我每天三点起床拜佛,在佛像前念二十分钟,随后绕佛,然后再坐下念,有时出声,有时不出声,更多时候是默念,佛时时都在心中。综上所述,贤公一生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以此自行化他,了生脱死,终得以预知时至,自在往生极乐世界,真正落实普贤行愿之常随佛学。

九、恒顺众生。贤公和尚以慈悲之心落实恒顺众生随喜功德的普贤行,在生活之中在在处处都为我们示现和表法。净空老法师说,恒顺众生中的众生是指十法界六道众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缘成熟之时会化身去度众生,应以什么身分得度就现什么身分。现身说法完全恒顺众生,如同《楞严经》所云,「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随心应量,帮助和接引他们。我们在现前也要学习恒顺众生,众生有善、有恶,善可以随顺,恶的则善巧方便来回避。王德生居士回忆说,在我印象当中,老和尚一直都是恒顺众生,从来没有说我要干啥。譬如刘居士每次给他老安排去参加什么活动,他都没有推辞过一回,没有想过自己,只想着让众生生欢喜心。每次出去放生,或参加什么活动,都需要很长时间。遇到老和尚的人又都想跟他单独合个影,老和尚从没有拒绝过,挨个配合,一直保持笑容。往往一折腾就几个小时,就是年轻人也受不了!曾经有一次,我拉他回念佛堂,下车的时候,老和尚不好意思的说,把你的车弄湿了。我问他老,怎么回事?老人家说尿裤子了。我当时惭愧得眼泪马上流出来了。老和尚处处为人着想,没有厕所,他老人家忍着尿,满足大家的愿望,可是我们却没有去真正用心体谅一下这位一百多岁的老人。

荣博居士回忆,老人家叮嘱我们说,什么时候都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平时他们给我盛饭,多也好,少也好,我都不会说啥,盛多少吃多少,不然人家还要跑来跑去,我不愿麻烦别人。卢水库居士说,我儿子那年五岁,非常顽皮。我们去念佛的时候,老和尚就在寮房里,一边穿薏米珠子,一边替我们照看孩子。经常是老和尚好容易穿起了一串,却被小孩儿一把抓到地上,滚得满地都是。老和尚也丝毫不动气,一颗颗捡起来重新再穿。从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就能够看出贤公和尚落实普贤行恒顺众生、随喜功德的慈悲胸怀,深值我们四众弟子效法学习。

十、普皆回向。贤公和尚以一生真修实干的念佛功德普皆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是普贤菩萨大心大愿之绝佳表法。净空老法师开示说,普皆回向的普是普遍、平等,没有先后、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所以一切功德统统回向自性、回向法界众生。我每天拜佛,最后一拜是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常常发这个愿,遍法界虚空界跟我都有缘分,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了,不离开这些人。在「贤公和尚佛门榜样」光盘中,最令人感动的镜头是,二0一一年秋天,师父爬上自己的石塔,用手拂去厚厚的积草,坐在塔顶,夕阳下,深深的凝望西方。惭愧弟子感受到这个镜头蕴含至深的表法意义在其中。贤公和尚常常求老佛爷来接引他往生。因缘生居士在《来佛三圣永思集》文中记录说,在贤公往生前的二十八天,社旗的李运峰居士去来佛寺看望他。在谈话过程中,李居士用手机录下了贤公的一段开示,老人家说,我不想活那么大岁数,情愿死,死了以后灵魂若是成佛了,全世界人都知道。今日贤公影响全球,莫不是早已在他老预料之中了吗?

铁脚僧演强法师说,贤师临往生前一个月左右,我这里有一点境界,我看到老和尚来了,问我要一个棕蒲团。第三天,他就真到孤峰寺来了。中午在这儿吃了顿饭。饭后我说让他休息一下。他没有休息,就又坐车走了。我心想,我得给老和尚弄个棕蒲团。谁知道他去桐柏山转了一圈,回去之后没几天,有人给我捎信儿来说老和尚圆寂了。当时我心里就一颤,问我要棕蒲团就是告诉我他要坐化圆寂,这也是个应兆!

卢水库居士一家有幸见证了贤公老和尚最后的一百天。他在「人生人死注生前」一文中说,在老和尚往生前不久,他悄悄的把堆在通往塔院路上的玉米秆一点点往塔院的院墙角挪。印志师父看到后就说那不碍事,劝他老不要挪了。老和尚不听。印志师只好喊大家一起去挪,忙活了两天才总算挪完了。老和尚又把路上给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老和尚往生后,当我们把他老的法体抬往塔院之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老和尚那是在为自己开路。老和尚往生前的四、五天,我去塔院请老和尚吃午饭,看到他正把院墙边的一堆断砖一块块搬到自己的塔边,并且整齐的摆放起来。老和尚看到我就对我说,快帮我把砖头搬来摆好。等老和尚往生后,印志法师买砖头给老和尚封塔,这时大家才顿时明白了老和尚的良苦用心,原来他老人家不愿浪费,把这些断砖搬到塔旁是准备给自己封塔用。

老和尚往生的前一天傍晚,我们几个居士和印志师一起在讲经堂听老法师讲《大经解演义》的光盘,听到老和尚在自己的寮房里敲着引磬念佛。往常这个时候他老人家倒是也在寮房上香、拜佛,敲引磬念佛,但是时间都很短。而那天敲的时间却远远超过往常好几倍的时间。第二天凌晨一点多的时候,寺院长住的一位老菩萨起床上厕所,看到老和尚寮房的电灯已经在亮着了。等我们做完早课,去叫老和尚吃饭的时候,发现老和尚在床上躺着,所有衣物都整理得井井有条。而老和尚平时是绝对不睡懒觉,衣物也是从不迭的。印拴师叫了多声,不见老和尚应声,待到近前去看的时候才发现老和尚已经往生了。贤公和尚已安然回归弥陀常寂光之中,而其身行言教却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大慈念老在《大经科注》的批注中说,「如上十愿」,上面所说的十愿,「愿愿皆曰」,后面六句是十愿的总结,也是十愿的总回向。普贤菩萨说,「我此大愿,无有穷尽」,愿愿没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普贤菩萨发此大愿,无量劫未曾间断,念念相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不但他的愿未曾间断,他的行亦未曾间断,永远不疲不倦。他身语意与十大愿统统相应,故称为普贤菩萨。恩师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号召净业学人学习海贤老和尚之表法,并亲自编写讲义,宣讲「学习海贤老和尚之表法」专题,以利益现前当来一切有缘众生。惭愧弟子众等定当效法学习贤公之德,精勤不懈,尽此一生,往生净土,圆成佛道。以上是惭愧弟子敬述恭敬学习普贤十愿以及贤公生平的心得报告,诚请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大德同修慈悲指教,无尽感恩,阿弥陀佛。

老法师:好,请坐。贤公这一生确实为我们佛门弟子做出学佛的榜样,又特别的为我们净宗同学表演出怎样念佛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同时明显的做出榜样给我们看,念佛妨不妨碍工作?不妨碍。穿衣吃饭,他在这个寺庙里面,这寺庙里头没有义工,经常自己劈柴、烧火、煮饭、洗衣服,这是日常生活,他佛号没间断。工作,他在田园、在菜园种地,长年也没有间断过,处事待人接物,心里头默念佛号。我在以前见过一个人,章嘉大师,章嘉大师是持咒,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他说话的时间不多,跟我们坐在一起,我们都发现他嘴唇微微在动,没有休息的时候。换句话说,一切时、一切处所都是他的道场,他修行没离开道场,真正是大经里面讲的没有间断过,这样才能够念到功夫成片。

念到功夫成片,一般阿弥陀佛跟你就感应道交了,功夫成片就是感,阿弥陀佛就有应。阿弥陀佛,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尊佛,佛就是宇宙,宇宙就是一尊佛,所以哪个地方有缘,就是念到成片了,心里头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这个时候佛就现前。一切法从心想生,佛不是从西方极乐世界来,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于是我们也就晓得了,极乐世界有多大?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是常寂光,常寂光就是极乐世界,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像我们看电视按频道,无论你这个机器在哪里,只要一按频道,相就出来了。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就是一个频道,它确实遍虚空法界,我们只要按对了,佛就现相。佛会给我们授记,告诉我们,你阳寿还有多少年,等到到那个时候我再来接引你。

像宋朝莹珂法师,念了三天三夜佛,他是真念,为什么?因为他造作无间地狱的业报,他怕堕地狱。同参道友告诉他,要不堕地狱,只有求生极乐世界。所以他拼命念。那是真心,他不是侥幸,完全相信,真诚发愿。三天三夜,阿弥陀佛现身,告诉他,你还有十年阳寿,等到十年之后,你寿命终的时候,我来接引你。莹珂也是福至心灵,这么好的机会真难得,要求阿弥陀佛,我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跟你去。阿弥陀佛答应了,跟他约三天之后来接引他。这三天之后,就是叫他表法,让他把这个事情告诉道场大众。三天之后阿弥陀佛接引他往生,他没有生病,没有什么跟平常不同,完全一样,三天之后,真的往生。给道场大众表演,告诉大家真有西方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弥陀经》上讲得不错,若一日到若七日,他只念三天三夜,而且还是一个破戒的比丘,造作罪业的比丘,这样的一个人,真正忏悔,后不再造。如何保证后不再造?往生极乐世界就得到保证。在这个世间还不安全,为什么?外面境界诱惑力量太大了,见色闻声还会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是造业。他愈想愈可怕,寿命不要了。真正舍弃,寿命不要了,佛也能够同意提前接引。他这个表法不但影响当时,影响到我们现在,还影响到往后,《往生传》上有他的传,《净土圣贤录》也有记载,我们看了没有不受感动。莹珂积功累德,增高他的往生品位,就靠这三天表法。这三天表法影响多少人,让多少人造作不善的能够回头,能够一向专念求生净土,无量功德,他三天就完成了。

这些事情千真万确的事实,不是虚构,不是骗人的,不是用这种手段来劝善,不是的,是事实真相。断疑生信,看到表法就生信心,这个是善根深厚。有人看到还存疑,这种人占的比例很大,他好奇,遇到这样的事情,这是什么原因?是真的吗?他半信半疑,是亲自见到的,如果别人给他讲,他不相信。亲自看到的他不能不相信,但是到底是什么原因他不了解。这说明他有善根,善根不够深,德行不够大。要帮助他提升,帮助他断疑生信,那就是经教,劝他学佛,劝他研究经教。

现在听经闻法的缘比从前殊胜,从前必须要听法师现场讲经教学,有很多不便。往年,台中李老师他老人家讲经,一个星期讲一次,星期三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所以不必通知,星期三到慈光图书馆一定听到他讲经。一个星期一次,让大家可以抽出时间,这一天要听经,什么事都谢绝。他不是天天讲,天天讲,有很多人没有时间来听。一星期讲一次,我们那个时候跟他学习,总感觉到,在台中住,学习时间太少,浪费的时间太多。所以有很多同学退心,就不学了,他们希望最好是密集天天讲,像学校上课一样。上面从台北到基隆,下面高雄、屏东,每一个星期三,有那个地方同修坐火车来听经,听完之后再回去。这远道,那时候火车速度很慢,大概他们要坐四、五个小时的火车。我们看到这些人很受感动,每个星期三晚上,他们一定会到,希望听这部经不要中断。现在方便了,有录音、有录像。台湾电视没有限制,只要你申请,政府一定会批准。所以台湾这么个小岛,拥有电视一百多家,完全开放了。开放有开放的好处,也有开放的弊病,台湾社会不安定,与这个有大关系。为什么?太多了,听乱了,到底哪个是真的、哪是假的?哪是善、哪是恶?让听众迷了。佛门电视台大概也有五、六家。

所以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比什么都重要。我们今天也表法,就表这个一门深入。过去学了几十部经论,统统放下,现在就是一部《无量寿经》、一部批注,黄念老的集注,够了。这个集注里头引用了八十三部经论、一百一十种祖师的注疏,内容非常丰富,这是批注《无量寿经》的集大成。他来为我们把关,为我们来选择,斟酌文字,六年时间完成这部著作。晚年重新校订、补充,完成这个定本。之后六个月,一心念佛,往生净土。他告诉我,每天十四万声佛号,一句接一句,追顶念佛。念了半年,他走了,都是给我们做榜样。夏老、黄念老,他们参过禅、学过密,念老是密宗的金刚上师,他传密法,学经教,真正是通宗通教,显密圆融。最后归净土,你看一句佛号念到底,也不念咒了,也不参禅了,一句佛号,都是表演给我们看的。这个用意很深,我们要会看,在在处处显示这个法门不可思议,这个法门任何人得到了,一生当中没有不成就的。

我们学得好、学不好,功夫提升到哪个层次,关键完全在放下。大乘经教上佛说的,那是真理、那是实相,「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所以是平等的,智慧平等、德能平等、相好平等,没有一样不平等。所有不平等的那是遇缘不同,表法不一样。表法不是出于自己意思,自己有意思那是凡夫。自性没有意思、没有起心动念,哪来的意思?完全是随心应量,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众生喜欢见佛就现佛相,众生喜欢菩萨就现菩萨相,五十三参,现相不一样。这五十三位善知识都是法身如来,示现种种不同的相,在这个世间表法,只有一个目的,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告诉大家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修行,说迷,迷失自性,归纳到最后就是三类烦恼,无明烦恼,叫根本无明,尘沙烦恼、见思烦恼。见思烦恼把实报土变成六道轮回,尘沙、无明把实报土变成四圣法界。所以抓到纲领,真修在哪里修?见色闻声,嗅香尝味,身体接触,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里头,修什么?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就成佛了,就回归自性了,这三种烦恼都放下了。这个说得容易,做起来难,为什么?我们在六道轮回时间太长了,无量劫又无量劫,习气太深了,断不掉。弥陀为我们示现这个法门,只要心里头是阿弥陀佛,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其他的统统洗刷干净,就成就了。它分成两段,第一段,接引你到极乐世界;第二段,在极乐世界成佛,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是在这里成就。难,我们换一个地方去修行,容易,这个地方没有干扰、没有障碍,容易成就,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知道了,下定决心,我真干。真干,年年月月都有进步。

贤公老和尚的榜样,老和尚的教诲,我们每天看这个碟。看碟比读书方便,它只有五十五分钟,一天看三遍。有同修告诉我,他们看六、七遍,好,遍遍都有悟处,生欢喜心,欲罢不能。一年下去,往生极乐世界根扎稳了,根深蒂固,再不会被六尘境界欺骗了,我们这一生真正能得到圆满的成就。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学习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4年4月14日14:55:2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wsmy.net/20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