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霖居士:一切法得成于忍

admin 心得分享评论阅读模式

节录自:科注学习班(02-042-0089) 编号:02-042-0182

MP3下载

学生:无量寿经学习班报告。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同修大德,大家好!惭愧弟子黄柏霖报告的题目是「一切法得成于忍」。

《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十句「正己化人」。「雍邱令刘矩。以礼义化民。凡讼者至。必和颜切训曰。忿恚可忍。公庭决不可入。使归更思。讼者感悟。辄各罢去。大化其俗。民德归厚。夫听理词讼。本以为民。乃有任法太过。而又不知下情。往往坚持至死者。何如谦虚平恕之。为得情哉。」这一段的白话:雍邱县令刘矩以礼义来教化百姓,凡是打官司的人来到县府,他一定和颜悦色的训诲他们说,忿怒是可以忍耐的,但是法庭一定不要进去。他教民众回去反省,思考要不要打官司。很多诉讼的人,经过他的教诲以后都为之感动,后来撤销了告诉。

这一段说「忿恚可忍」,《金刚经》讲「一切法得成于忍」,儒家讲「士可杀不可辱」,你可以杀我的头,但是你不能侮辱我。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在我看来,最难修的是忍辱。像父母、兄弟、姐妹、朋友之间,最难修也是忍辱。在这里讲一个忍辱的公案,发生在台湾宜兰,这一家有兄弟四个,他们一同回老家过端午。父亲已死,母亲最近发生车祸死亡,有赔偿金,要分配遗产。四个兄弟就在父母辛苦建立起来的老家庭院过端午节,老大跟最小的弟弟,为了土地及父母遗产的分配起了冲突,大哥竟从地上捡到一把西瓜刀,猛砍小弟。《感应篇》讲子女都是父母的遗体,你砍了父母的遗体,砍了这个小弟,事实上就是砍了父母的心,大不孝。结果他砍到那个刀刃变形,几个兄弟反应不及,小弟就被杀死了。新闻标题讲说「争产,兄砍死弟」。兄砍死弟弟后,喝农药要自杀,就是不能忍辱嘛!所有的一切纷争都来自于不能够忍辱。

《金刚经》讲「一切法得成于忍」,佛陀在因地跟歌利王故事。歌利王是暴虐的意思,他的嫔妃仰慕佛陀,佛陀为她们开示如何远离五欲六尘。歌利王醒来说:佛陀不应该动意念。佛陀说:我没有动意念。歌利王就说:五通仙人都还会动意念,你怎么可能不动?佛陀当时已经证得忍辱波罗蜜了,他说我真的没有动意念。于是歌利王就拿起刀来割佛陀的耳朵、手脚,他问佛陀:你会不会起瞋恨心?佛陀说:我没有动意念,一如我没有起瞋恨心一样,而且我将来成佛,我一定要度你。所以,后来的憍陈如尊者就是歌利王转世。

《无量寿经》的「劝谕策进第三十三品」说,「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父子兄弟姐妹之间,夫妻亲属之间,应该要互相敬爱,不要互相憎嫉,起瞋恨心。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一切的争执跟纷争都是来自于嫉妒。佛陀在因地的时候,他的堂弟提婆达多是外道,佛陀很会讲经说法,讲得非常好。提婆达多在那一世就嫉妒佛陀讲经说法比他好,他的弟子们都跑去听佛陀讲经了。他当时就发了一个恶愿:来生他世,我会投胎做你的亲戚,到你的僧团破坏你的佛法。就是这一世的提婆达多,在佛陀的僧团里,跟六群比丘严重的违反戒律,破坏和合僧团,还想要害死佛陀。这就是嫉妒心产生的,嫉妒心也会增长贪爱心、瞋恨心,我们的贪瞋痴三毒。

《无量寿经》里告诉我们,要「有无相通」。有钱的,兄弟也好,姐妹也好,要去帮助没有钱的人,这是什么?要做到「有无相通、无得贪惜」。所以兄弟姐妹之间无得贪惜,不要有这种悭贪、可惜、舍不得,我们说大人要大量,量大福大。「言色常和」,在调和声色、言语表达上,我们常常会疏忽到言色这一条,言色就是说话的语气、表情不太好,言色要常和,这个很不容易做到。我在这边忏悔,早年的时候,我有一个亲戚,他的毛病习气很重。我修得也不是很好,每次接到他的电话,我就会起烦恼心,言色不能常和,讲话语气就不好。现在就不错了,现在他打电话来,我能很有耐心的听他讲完,然后问他有什么问题,再一五一十的答复他。这叫什么?言色常和,藉修德显性德。

「莫相违戾」,不要互相忤逆,互相去刺激对方。「或时心诤,有所恚怒」,像刚才讲的那对兄弟,为了车祸赔偿金、父母遗产分配问题,一定会争执的,因为我们习气毛病里面有自私自利、贪瞋痴。所以这个时候就什么?或时心诤,就会争辩,就有口舌之争。我有个做木工的朋友,他有四个兄弟,父亲死后还在家里停棺,其中两个兄弟为了父亲的公保给付金,在棺木旁边打架,哥哥打弟弟。你说父母躺在那边会不会难过?会不会痛心疾首?就像我们做父母的,自己的子女在旁边打架,「大宝不要打小宝」,道理是一样的。「忠孝」谈到很多这些道理!

《无量寿经》里面跟你讲,或时心诤,有所恚怒,一恚怒以后,「后世转剧」,来世见面更讨厌。所以为什么做眷属会有报恩、报怨、讨债、还债?就是这样来的。你要去看《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太上感应篇》,里面很多这种故事,这叫轮回。所以《无量寿经》告诉我们,「后世转剧,至成大怨」,我们讲大冤家就是这样。「世间之事,更相患害,虽不临时,应急想破」,我们要看得破、放得下。你没有听经闻法,保证你是想不通的,因为是习气毛病当家做主,不是清净心做主。唯有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才会厌离娑婆,才会放下这些东西,不然你不会欣求极乐的。

批注里讲,世间的事情是带不走的,它只会制造祸害,增加你的讨债、还债、报恩、报怨,尤其是报怨,所以应该要急于想破,要看破。黄念祖老居士在批注里讲,劝世间人,尤其是亲眷之间,应当和敬,不应该成为怨,不和成怨,当相敬爱,敬爱就是恭敬跟慈爱。这里特别解释憎嫉,是我们刚才讲过的憎恶跟嫉妒。有无相通,就是要互相互通有无,尤其是在金钱方面,能帮助尽量帮助,以我之所有,济彼之所无。

「言色」,言语、面色。「违戾」,违就是背逆,戾就是乖违、狠心。《会疏》曰:「怡声下气,言不违戾」,你只要低声下气就不会违戾,不会发生冲突,不会结怨。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念佛有功夫,定能怡声下气,我们讲调和声色。怡声就是声音听起来念波是平静的,但是我知道这是不容易的,无明一来的时候,不能做主。就像慧忠国师跟鱼朝恩的对话,鱼朝恩是宦官的领头,他问慧忠国师说:无明怎么来的?慧忠国师说:你是几品官?他说:我是一品官!慧忠国师知道他是一品官,故意问他说:你是几品官,也配问这个问题?鱼朝恩就把剑拔出来了。慧忠国师说:无明就这样出来的!你看,我们阿赖耶识里的毛病习性,透过根尘接触,我们的身口意展现这个行为,业障就现前,种子就起现行,傲慢、贡高、我瞋的习气!后来鱼朝恩觉得很惭愧,知道他是个国师,把剑又收回去了。但在他还没有把剑收回去的时候,慧忠国师说:无明就这样出来,地狱门已经打开了。鱼朝恩在觉得惭愧把剑收回去的时候,慧忠国师说:天堂已经开了。所以,你只要怡声下气,就是往天堂路走了。

如何消灾免难?如何家和万事兴?怡声下气是不二的妙方,不管是夫妻、父母子女,还是兄弟姐妹之间。经典里面讲得这么好,怡声下气,问题就卡在忍不下来,你怡声下气,就自然而然言不违戾。很多问题卡在那个听了很不舒服,先生跟太太讲话稍微语气重一点,太太也要跟着对先生讲话语气不好。常常台湾的报纸也在登,夫妻吵架,先生恶口骂太太,或者母亲骂小孩,他们真的受不了,窗门一打开就跳下去了。你看,一句话就害死一条命。孔子教学四科里,言语是一科,身口意里面,口业占四个,最难修口业。

怡声下气,言不违戾,所以哥哥跟你讲话,弟弟说是、是。没事,就不会争吵了。刚才讲的分配遗产兄杀弟案子,如果兄弟俩都能说:你觉得应该怎么分配这个赔偿金好?纵使弟弟很不愿意,还是说:「好啦,大哥,那我们再从长计议,带回家各自研究,下一次再讨论好不好?」并稍微带一点笑容,命就不会没有了。所以先王之言、圣贤的道理,老人家、老祖宗的话,都是救命神丹,问题是你会不会用。「温良恭谦,面无颦蹙,是谓常和,故曰言色常和。经中曰,和颜爱语。」菩萨度众生要怎么样?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菩萨度众生都还要用这四个工具。所以有时候讲做事比做人容易,做人真难!但是有智慧就不难。

「以上劝和,下明不和」,上面是劝你怎么和,下面这一段经文告诉你,不和的结果、果报,「结成大怨」,变成冤家。像刚才讲这个兄弟,兄砍弟,来世绝对变成冤家,不再是兄弟了,来世就变成哥哥要还命债。人生来一趟,只为了几块、几万块、几十万,还要再纠缠好几世,值得吗?不是一死百了,老和尚说,死了以后就没完没了。他马上来投胎,最慢四十九天就来投胎,对不对?你怎么逃?因果不空,灵性是杀不死的,你杀死的是他的肉体。

我二舅妈是原住民,死的时候在家里广场晒稻谷,天气太热,她中暑了,粪便就掉在裤子里。那时候我国中二年级。外祖母叫我爸爸过去,因为她生前跟我爸爸感情最好,连死的时候都叫我爸爸过去当和事佬。她附身在我三舅妈身上,大陆叫附体,我当时很好奇,看到这一幕因果的事情,三更半夜跟着爸爸跑去看。我三舅妈原本一句原住民的话都不会说,她的身体本来睡得好好的,突然间坐起来,说话的声音、语气变成和我二舅妈一模一样。她交代我父亲,她的四个小孩还小,她的丈夫阿灿绝对不能再娶后娘,不能再续弦。这就是情执。我二舅到现在八十几岁还不敢娶太太。第二个交代就是,她死的时候裤子里面都是粪便,再烧个衣服给她。这就是执着。这个故事印证李炳南老居士讲的,最后一念是什么就是他投生的法界,临终一念,最终的那一念带着他走。

「去后来先做主公」,还没有来投胎,就在旁边先等投胎了,离开的时候最后走,就是那个业识,阿赖耶识,俗话讲灵魂。你要懂这个道理,根本不敢做恶事,全部逃不掉,种子在阿赖耶识里面。就是《玉历宝钞》里面讲的,到地狱里面照那个孽镜台,你无所遁形,多可怕!天地之间为什么运转得这么正常?就是因为因果公平,谁占得了便宜,谁吃得了亏?老法师讲的,因果轮转不空、相续不空、循环不空,这三个不空,你要不要听?轮转不空,你现在占便宜,下次换我占便宜,谁占得了谁的便宜?谁骗得了谁?轮转不空。相续不空,马上接着就是你跟我的连续剧下一回,再开始纠缠。

经典上讲这些道理无非告诉我们,指示一条明灯,前面告诉你劝和,后面跟你讲果报,你不要结成大怨!或时心诤,诤就是什么?诤就是争吵,吵不完就打官司。所以千万千万不要跟人家打官司,没完没了。《会疏》里讲:「人情平时虽无愤恨,违境忽生,不时斗诤,故云或时。」平常你不感觉脾气有多大,大家都好好的,兄弟也都好好的,一牵涉到利益、钱财的时候,违境忽生,逆境就现前,恶报就现前,业缘就现前。本来是好朋友、亲兄弟,最后变成冤亲债主,不时斗诤,故云或时。所以为什么要学佛?学佛就是告诉你,谦让、礼让、忍让,忍者平安,忍辱是平安最好的盔甲。

「一时忽起相斗与争讼之心,故云或时心诤」,这个心诤就是包括吵架、争斗是非,甚至打官司。恚怒就是瞋恚、忿怒,这是三毒之一。一时瞋心造成的小恨,但是「冤冤相报,无有已时」,无有了时,没有止尽的。「怨憎常会」,我们八苦里面的怨憎会,讨厌的偏偏来做兄弟、眷属,拔都拔不掉,「互相杀害,愈演愈烈,故云后世转剧,至成大怨」。恚怒、瞋心,这是我们的贪瞋痴三毒里面非常恶的习气。

我就讲琉璃王的故事,佛陀护法波斯匿王的儿子琉璃太子,他的妈妈是末利夫人。佛典故里面讲,释迦族是不与别的族姓通婚,当时印度有种族歧视,末利夫人是婢女,所以琉璃太子是婢女之所生之子。因为当时释迦牟尼佛的祖国迦毗罗卫国,佛陀成道,他们的子民觉得非常荣幸,盖了很庄严的大殿。琉璃太子回他的外公家去玩,带了一些童男童女,他们跑到佛陀纪念堂去玩,里面有一张椅子,琉璃太子一时好玩就坐上去了。那还得了?那是佛陀坐的椅子,他坐上去了。管理员说:你下来,下来,下来。琉璃太子说,为什么要下来?他说:那是尊贵佛陀所坐的椅子,你怎么可以坐?你是婢女之子,怎么可以坐?他才知道他妈妈是婢女,当时非常的羞愤,就是心诤,有所恚怒,愤怒心就生出来。你看,违戾之境,违是违背你意,戾是暴戾,戾就是发脾气了,违境就是逆境,人一遇逆境的时候瞋心就出来了。我们每一个人,那个瞋心习气都有,只是轻跟重而已。我以前脾气也不好,现在学佛以后,慢慢的熏习听经,不断的忏悔改过习气,瞋心就愈来愈薄、愈来愈少了。

当时琉璃太子被羞辱,被赶下来,就非常生气,他对着旁边童男,就是他的玩伴跟侍者,他说:你要帮我一辈子记得这个仇恨,你一天给我提醒三次,早餐、中餐、晚餐。你说他不记得都很难,永远都要记得,俗话讲说,此仇不报非君子。等到波斯匿王往生了,琉璃太子接掌大位,挥兵攻打释迦族。他很尊敬佛陀,三次经过路口,都因佛陀而撤兵,到第四次,他知道佛陀在那个地方,就绕道而行,灭释迦族。当时在佛陀旁边的大菩萨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他也想救,他就赶快把释迦族里面的三千人的神识摄在钵中,放在天宫。等到城门打开,天宫的钵拿下来,全部变血水,族人全被杀死了。神通敌不过业力!

弟子都不明白,为什么伟大的佛陀的种族会被灭掉?佛陀就讲,无量劫以前,现在的释迦族的子民就是当时渔村的渔民,他们当时捕了一只鱼王跟很多小鱼,现在的琉璃太子就是那个鱼王,现在他的兵将就是那些螃蟹,那些鱼的虾兵虾将。当时整个村落里面唯一没有吃鱼肉的只有我,但是我好玩,在那个鱼王头上面敲了三下,我每次想到这个事情,头部就会痛三下。

生病不是没有原因的,生病统统是杀业造成的。我以前一个共修莲友说:黄师兄,我的脸上都长麻子,为什么?一粒一粒像蚂蚁一样,红红的,整个脸都是。她说怎么办?我看了一下,问她,妳有没有杀蚂蚁?她说有,她说:我家就发现蚂蚁窝,我跟我儿子就用报纸卷起来,一个火把全部把牠们烧死。而后我叫她忏悔、改过、放生、诵经、念佛回向,不久就好了。因果很可怕,家母往生的时候,在我家助念,助念的房间是榉木地板,蚂蚁不知道怎么来的,一个个都跑出来,想跑到我妈妈身上去,我挡都没办法挡,挥都没办法挥。我在想,平常根本没看到蚂蚁,怎么今天这么多蚂蚁?后来在守七期间,我母亲的灵堂设在我家,那个电锅盖拿起来统统是蚂蚁,怎么跑进去我都不晓得。后来全部给牠们念佛回向,拿到公园去放生。这些蚂蚁跟我妈妈一定有关系。

千万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生命,牠们都有瞋恨心,蚂蚁也有,只是不会讲话而已。牠现在的力量不能报仇,你临命终牠一定来,我助念的时候看的太多了。我在基隆助念一个受菩萨戒的老菩萨,很可怕,整个眼睛、耳朵里面都是蚂蚁;板桥那位也是一样,助念时,整个嘴巴、耳朵都是蚂蚁。牠为什么不跑到别的东西身上,为什么跑到你身上?牠在报仇,最后一刻,我要报仇,你要走了。

世间冤报的事情,「互为祸害,既造业因,必结恶果,报应虽不立即显现于当时」,虽然眼前看不到报应,「故云虽不临时」。就是当时没有看到果报,但是并不表示它没有,虽不临时的意思是这样。但因果不空,「因果不虚,决当报偿于后世」,来世一定给你报到,「故云应急想破」。所以「众生但知畏果」,但知畏果就是他只知道怕,众生只知畏果,但「菩萨则畏因也」。

惭愧弟子黄柏霖报告至此,祈请师父上人教诲,请各位法师,同修大德批评指教。阿弥陀佛!

老法师:黄居士一生服务在警界,他是高级的警官,他对于因果深信不疑。警察破案,特别是刑事案件,在台湾,他告诉我,刑事就是杀人的案件,能够破案的,几乎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被杀的这些灵鬼帮助警察把案破了,把尸首找到了,如果没有他们帮忙,确实没法子。所以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烧香叫这些灵鬼,或是托梦、或是附体,把情形说出来,他们就好破案,灵得很。这个是事实,不是假的。换句话说,我常常讲,人不能死,死了就不得了!一定要求往生,决定不能死,往生之后就没事了;不往生,轮回里头冤冤相报,过去今生所结的怨确实没完没了。你要是不觉悟,他报复的时候你还有怨恨,就是生生世世互相报偿,没完没了,而且愈演愈重。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要想到的,非常可怕。

所以因果教育一定要学习,知道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恶因决定不能造,恶的念头决定不能有。吃亏不怕,能忍辱就好,这个冤结就化解了。即使他害我、杀我,我也不怨恨他,这样被杀死了也不会堕恶道,带着怨恨,决定堕恶道。道理一定搞清楚,心安理得,我没有害别人,别人不会害我;别人害我,肯定我前世害他,这个报应就了了,不再结怨了。所以,冤家宜解不宜结,要化解,不跟任何一个人结怨,畜生也不能结怨。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4年4月16日15:02:4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wsmy.net/25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