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莲法师:学佛的意义在于了生死

admin 心得分享评论阅读模式

节录自:科注学习班(02-042-0100) 编号:02-042-0215

MP3下载

学生:惭愧学生开莲,今天恭敬向大家报告的主题是:「学佛的意义在于了生死」。

今年师父上人在「学习班」第一集中开示道,「我们学习经教,如何把学习的经教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见解、生活行为,就真正得受用。如果这样的认真来学习,我们相信我们这一年会是一生当中最有意义的一年,最有成就的一年。为什么?可以了生死,了是明了,对生死不迷惑了。了生死的利益是什么?生死自在」。学生最近才渐渐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这就是当年方东美老师对师父上人讲的那句话,「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今生遇到了佛法,最可贵之处,就是明了我们生从何来、死往何去。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诸法实相四个字。释迦牟尼佛将宇宙人生的真相和盘托出,浅的教我们伦理、道德、因果,教导我们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深的则一语道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我们指出离开六道轮回最快速、最稳当的一条道路,就是信愿持名。一个方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个目标,亲近阿弥陀佛。遇到了佛法,今生才有出离的机会。

学生的心量狭小,眼光短浅,常常在人事上斤斤计较,在烦恼习气里转来转去,走不出来,经常忘失正念。就在一次无意中看到「了生死」这三个字眼,给学生当头一棒,顿时心里的疑惑和烦恼减少了很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但是并没有持续多长的时间。即便如此,学生还是无比感恩佛菩萨在冥冥之中的加持,让学生更加明了今生要做的是什么,就是了生死。在观看贤公和尚光盘的时候,从开始带着有求的心,总想在里面看出点儿什么,到后来逐渐没有什么感受,如今学生才开始对贤公和尚一生的行谊,无比的敬佩和感动。贤公和尚从小对生死就看开了,在他十八岁那一年,腿生痈疮,无药能治,当时的他能够放下身心,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学生想如果换成是我,我能否像老和尚一样,有他这种决心和毅力吗?身体上稍微不舒服,就提不起正念来了,这怎么行?要学习老和尚知因识果,欢喜受,欢喜了。

第二就是贤公遇到狼的时候,说的那几句话,学生始终铭记在心,「要是欠命就该还命,把我吃了就算了,只管念佛」。这要对阿弥陀佛有无比坚定的信心,才能说出这样的话。老和尚了业、还债的时候是如此的痛快,老和尚一生的为人也是如此,干脆利索,没有那么多的忧虑和牵挂,因为他一生为人不为己。

老和尚一生都在干活,一天到晚都不闲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间断。一百一十二岁的高龄还上树修剪树枝,摘柿子给大家,老和尚完全是在服务众生,自己的安危丝毫都没有放在心上。老和尚将这种热忱积极的心保持了一辈子,佛念到底,活儿干到底,直至往生的前一天都是如此,这种激情和魄力超过了我们年轻人。也由此可见,老和尚求愿往生之心是多么的坚定和迫切,老和尚把自己完全放下了,所作所为全是为了众生,只要众生需要,看到之后就去做,没有想到自己,眼到手到,这就是教我们用真心,没有二念。

师父上人说,「人最难放下的就是这个身」。就是这条命,如果把身放下了,把生死看开了,就一切都能放得下。对生死看不开,心量就永远放不大,自私自利舍不掉,最后还是一事无成。在生活中遇到许多的考验,勘验自己是否能够放得下自己,全心全力为众生着想。因为已经养成了自私自利的习惯,起心动念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和感受,很少能为大家着想,要等到事后很久才能转念头。如果不刻意去下功夫的话,这种根深蒂固的烦恼习气是很难转过来的。偶尔有一、二次在境界中提起正念,放下自己,去随顺性德的时候,内心是无比的法喜,感受到师父上人常讲的,放下即是得到。得到的不是随顺习气后得来的利益,得到的其实是心安,是顺应性德后的法喜,这种法喜才是世间最高的享受。学生知道自己还是着相修行,还有一个我在,但是这点滴的感受,给了学生很大的信心和动力,让学生更加愿意突破自己,随顺性德来生活。

生死是假的,生命往前推找不到一个开始,往后也没有一个终点。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果转变不空,相续不空,循环不空,舍身受身搞了无量劫,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要想终止六道轮回,唯有在这一生短暂的生命中,精进修持,看破生死,放下身心,拓开心量,安住当下,一心念佛。全心全意为正法久住,为众生的福祉做出牺牲奉献。

以上是惭愧学生开莲粗浅的学习报告,错误之处请求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慈悲批评指正,学生乐意接受。至诚顶礼感恩,阿弥陀佛。

老法师:开莲的报告说得也很好,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落实,我们说到要把它做到,这样就好。如果是说到做不到,依然是六道里面众生。话说得容易,真正做到是一桩很难的事情。为什么?要克服现实的烦恼习气。烦恼就是我执。世尊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无量劫来,从我们迷失自性那一念起,一直到今天,经历无量世,我们都是围绕在,紧紧的围绕在末那识,四大烦恼常相随。我见,没有我认为有个我,从这个我生出贪瞋痴;我爱,贪心;我慢,瞋恚;我痴,这个也是我们常常提醒大家的。情执,我爱里头情执,是贪烦恼的核心。断贪心从哪里断?从情执上断。断瞋恚从哪里断?从傲慢断,从这里断。断愚痴从哪里断?从怀疑断。不怀疑就生智慧,有怀疑就生烦恼。要把它的核心点找出来,从那里下手。

对于佛法经教深信不疑,要认真去做,绝不自己欺骗自己。甚至于很多人自己欺骗自己,自己都不知道,堕到地狱他喊冤枉。他为什么要堕地狱?不知道全是自作自受。所以警觉,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要警觉到,都要自己有个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能迷惑,千万不能受外面境界诱惑,小小的诱惑会变成大的诱惑,到最后回不了头来。妳的名字有个莲字,莲的意思是清净,出污泥而不染,今天的社会是个大染缸,妳能在这个染缸里头不受污染,这是无比殊胜的功德。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4年4月18日09:45:0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wsmy.net/28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