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吉法师:念公《净修捷要报恩谈》之启示

admin 心得分享评论2阅读模式

节录自:科注学习班(02-042-0120) 编号:02-042-0274

MP3下载

学生:念公《净修捷要报恩谈》之启示

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诸位法师、大德仁者,阿弥陀佛!惭愧弟子开吉今日恭敬报告的主题是「念公《净修捷要报恩谈》之启示」。

近日弟子恭敬学习了黄念祖老居士《净修捷要报恩谈》,深感受用无穷,法喜充满。《净修捷要》一名「五念简课」,是民国年间净宗硕德夏莲居老居士所编撰的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是天亲菩萨五念法门的简单功课,与《无量寿经》相辅助。黄念祖老居士曾说:「《净修捷要》要老能存在,大家老修,《无量寿经》必然也发达。」《净修捷要》法本的编撰,是缘于莲公大士看到今日之世,修习净业者多,而具深信切愿者少。于是在庚辰年于病中发愿,会集佛经经文,副以祖师大德之意,编撰成《五念简课》,以便于初机者学习、受持。由于《净修捷要》能够于恭敬礼拜之中,与诸佛菩萨至诚感通,且易于收摄身口意三业,降伏烦恼、妄想,使正念现前。需时少而收效多,又节时省力,因此付梓流通后,普受修行者的欢迎。莲公大士的入室弟子黄念祖老居士生前,曾拟撰写《净修捷要报恩谈》一书,可惜众生福薄,老人家悲愿未成,即舍报往生。所幸的是,念老留下了讲解《净修捷要》的录像数据,共三十四集,计三十二拜,使后人得以一窥堂奥,实则众生幸甚也。

甲、黄念祖老居士生平简介

在讲述学习《报恩谈》启示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大慈念老的生平。黄念祖老居士生于一九一三年,祖籍湖北江陵,法号「莲华龙尊」,亦号乐生、心示,别号老念、不退翁。幼年早孤,其舅公「文廷式」是光绪皇帝的妃子珍妃、瑾妃的老师,其舅父是民国年间的佛教硕德「梅光羲」老居士(人称「南梅」),因此,念老自小禀受家学的熏陶,且夙具慧根,知向佛乘,故能深解佛理。

在近代的佛教史上,黄念祖老居士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德,是佛门公认的大成就者。在师承方面,念老所追随的都是有修有证的老师:虚云老和尚(禅宗)、莲花正觉王上师、贡噶上师(密宗)、夏莲居老居士(净土宗、教下)、梅光羲老居士(法相唯识)。所谓明师出高徒,得蒙好老师的亲授,加之自己的精勤努力,念老在佛法上的成就自是不同凡响。念老确实是一位「通宗通教,显密圆融」的大德。但是在晚年,当他完成了《净土大经解》(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事业」)之后,就放下万缘,归心净土,一天念十四万声佛号。这在在启示我们,「有一天的时间就念一天佛,有两天时间就念两天佛,其他的统统放下」(净公语)。半年后(即一九九二年三月),念老舍报往生。其一生之行谊为学佛人树立最好的榜样,使我们得到最真实的利益。

在《净修捷要报恩谈》中,念老曾经说过,虽然净土法门是易行道,但还是要有一番真实的努力,所谓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们不要认为,得到这个法门就可以不加努力直接往生了。念老说,净土的易行是相对的容易,但是还是要符合弥陀的心愿,要真实的信,真实的发愿,且对于娑婆世界无所留恋,很好的念经、念佛,能够符合达到佛来接引,真正往生的目的。念老的这段开示,诠释了他老人家往生之前,一天念十四万声佛号的慈悲示现。

据数据记载,有人说,黄念祖老居士是观世音菩萨再来的。师父上人说,他对此深深相信,因为如果不是大菩萨,无法将《大经》集注做得如此究竟圆满、完美无缺。值得一提的是,在《净修捷要报恩谈》第二十五集,讲到第二十四拜「观世音菩萨」,念老特别讲述了观音菩萨「返闻自性,成无上道」的义理,教导我们如何始觉合本、背尘合觉,使人深有启发。当讲到众生耳根最利之时,还例举其舅公文廷式年少时,让弟弟们都大声的读书,而他自己则躺在床上睡觉,实际上这些书他都听进去了,后来弟弟们才知道上了他的当。以此来说明耳根最利之理。凡此种种诸多案例,都十分的生动有趣。

总之,我们若是认真学习念老所讲的《净修捷要报恩谈》,能够在此得到不少启发,增长许多见闻。

乙、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在《净修捷要报恩谈》中,黄念祖老居士多次提及和赞叹师父上人以及雪公老人。语云,「佛佛道同」,举凡诸佛菩萨出兴于世,必然是互相恭敬、互相赞叹、互相包容、互助合作。此一理念于宏琳法师《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之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僧赞僧》第三章「佛门大德眼中的净空法师」中,宏琳法师会集了黄念祖老居士与师父上人互相赞叹、互相恭敬的一些数据。念老在《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中说:「(净空法师)他现在专修专弘净土法门,专弘《无量寿经》,而且是夏老师这一本,他这个人圆满普贤大愿!他就从普贤大愿转向净土。」念老还在《旅美杂谈》中非常肯定的说:「(净空法师)这是一位大德!」还曾经礼请老法师为《净土大经解》撰写序文。正如宏琳法师所言,《净土大经解》是念老一生最重要的事业,礼请老法师写序文,其表法深义自是不言而喻。

宏琳法师在《僧赞僧》的一则按语中说:「黄念老在世时,曾有人在他面前毁谤净空法师,念老却说净空法师禅定力很深,念佛功夫好,度生事业功德大之类的话,并无半句贬损之言。」这一点在念老《净修捷要报恩谈》之中,亦时有体现。

在《报恩谈》中,念老多次提及老法师,现列举如下:

第一、在《报恩谈》第一集,讲解莲公开篇序文「净宗一法,易行难信,非探教海,莫窥津涯」,念老指明,学教的最高峰就是《华严经》,《华严经》最后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净空法师一直到处讲经,讲到后来讲到《华严经》这个地方,他就归净土了……从十大愿王,也把他导归极乐了。」在《报恩谈》第二十七集中,念老再次提及,净空老法师就是缘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而趣向净土宗。

第二、在《报恩谈》第二十四集中,念老提到老法师把净土宗《阿弥陀经》的三种批注印出来了,《阿弥陀经疏钞》、《阿弥陀经要解》和《阿弥陀经通赞疏》(法相宗窥基大师所作)。而且还说:「他的用心我知道,就是你看看唯识的人他也作净土宗的批注。他这个用心是好的。」亦即法相宗的祖师也赞叹净土。念老说,如果他见到老法师,就会提议再把《阿弥陀经圆中钞》印进去,将这四部批注合印成一本。在《报恩谈》第三十一集中,念老提到「净空法师也在印《论注》(昙鸾法师《往生论注》)。」老法师还曾经讲解过这部批注。

以上这二点体现出念老与师父上人在教理、教义、教学上的相互理解与交流,是弥足珍贵的资料。

第三、念老不仅仅提到了老法师,在《报恩谈》中还连带着赞叹老法师的恩师雪公李炳南老居士,称他是一位「老学佛的人,于人无争,于世无求」,并且肯定李炳老是一位具正知正见,能够明辨是非邪正之人。这样一位深具法眼、知见纯正的好老师所培养出的学生,想必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师父上人曾开示说,当今时代,世衰道微,所幸有三位大德出现于世:夏莲居老居士会集《无量寿经》、黄念祖老居士批注《无量寿经》、海贤老和尚为《无量寿经》作证转——这三位大德的示现,使得净宗的法脉得以延续。我们深深相信,实际上应当是四位大德——加上师父上人宣讲《无量寿经》,使得净土法门大兴于世,此功甚伟矣!净宗道法四足鼎立,才能四平八稳,且感得四海承平。

丙、为昙鸾和道绰法师重新正名

在《净修捷要报恩谈》中念老曾说,现在莲宗的祖师,将昙鸾和道绰法师删除了,但是古一点的记载,西天东土莲宗最初的祖师是「慧远、昙鸾、道绰和善导大师」。念老说,之所以把昙鸾和道绰法师取消,是因为他们的著作流传到海外,而在中国却失传成为了佚本,现在又传回了中国。因此,应该要为昙鸾、道绰法师重新正名。

在《净土圣贤录》中,记载了这两位祖师的生平事迹:

昙鸾法师是北魏大同府雁门人(今山西代县),少年时游五台山,见到许多神迹感应,于是发心出家。后来批注《大集经》时,因感气疾生病,从而感叹人命危脆,旦夕无常。于是,昙鸾法师来到江南梁朝陶弘景处(陶弘景:道教「上清派」代表人物,自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希望能够在道家修长生之术。陶弘景传授给他十卷仙经。后来,昙鸾法师回到北魏,遇到三藏法师菩提流支,于是就向他请教说:佛法中是否有长生不老的方法,能够胜过仙经的吗?菩提流支法师说:「长生不死的方法是在佛教之中。」于是就把他译出的《观无量寿佛经》授予昙鸾,并且对他说,「学此则三界无复生,六道无复往」,而且寿命是真正的无量寿,这就是佛家长生不老的方法。于是昙鸾法师烧毁了仙经,开始专修净观,以此自行化他,著书立说,作《往生论注》,赞叹持名念佛法门,影响十分深远。

北魏兴和四年,昙鸾法师预知时至,集众教诫说:「劳生役役,其止无日。地狱诸苦,不可不惧。九品净业,不可不修。」于是让弟子高声唱佛,遂面西而终。寺众皆见幢幡宝盖自西而来,天乐盈空,良久乃已。

昙鸾法师的示现,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警示。《无量寿经》云:「护佛种性,常使不绝。」菩提流支法师教导昙鸾说,这个世间没有真正的长生不死之法,纵然能够得到长寿,但是还是免不了生死轮回,只有在佛法之中才能够得到真正的长生不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无量光、无量寿,这是真实的无量。吾人能够端正心念,志求佛道,求生净土,才是真正的护佛种性。

师父上人在宣讲《科注》时,曾经为我们介绍过道绰法师:

道绰法师俗姓卫,山西太原人,唐初净土宗的大德,亦称「西河禅师」。日本净土宗尊称他为七大高僧之第四位。他十四岁出家,广学多闻,曾经宣讲过二十四遍《涅盘经》。后来住在昙鸾法师所创建的玄中寺,受昙鸾和尚碑文所感,开始专修净土。道绰法师四十八岁时,开始放下万缘,专修净土,且坐常向西,六时礼敬不缺。他一生宣讲《观无量寿佛经》二百多遍,直至八十三岁往生,每日念佛七万声,为念佛人做出了好榜样。他主张无论出家在家,均以念佛为要,念佛时数小豆粒,称为「小豆念佛」,这大概就是念珠的起源。

唐朝贞观三年,道绰法师预知时至,通告四众同修。四众忽然见到昙鸾法师坐在七宝船上,并告诉绰师说:你已经净土堂成,但是寿命还没有尽。绰师七十岁时,口中还长出新的牙齿。唐太宗曾经到太原见他,供养他许多的珍宝。他「年届八十,容色盛发,神气尤爽,畅谈净业,每每理味奔流,吐词包蕴。」贞观十九年,道绰法师舍报往生,世寿八十四岁。著作有《净土论》二卷、《游心安乐集》二卷,以此弘扬净土念佛法门。净土宗第二代祖师善导大师就是道绰法师的门人。因此师父上人宣讲《科注》时曾说:「道绰不是凡人,昙鸾也是了不起的人,都是早期净宗大德,都应该选为祖师才对。」

印光法师所修订的《佛教三字经》中说:「晋慧远,住匡庐,结莲社,德不孤。魏昙鸾,修妙观,生品高,瑞相现。唐道绰,暨善导,唱专修,为妙道。」这部明朝吹万老人所著的佛家入门之书,就是将昙鸾、道绰法师列在庐山远公大师之后,其用意自是不言而喻。大慈念老于《净修捷要报恩谈》中云:「净宗诸祖,我们将来还是要把昙鸾、道绰恢复进来,昙鸾是二祖,道绰是三祖,善导是四祖。」在这个问题上,吹万老人、印祖、净公和念老真可谓是英雄所见大略相同。

丁、佛法将兴,必有祯祥

在《净修捷要报恩谈》中,黄念祖老居士多次谈到,佛法将要中兴于世界。

首先,念老指出,净土宗有许多典籍原本在中国佚失,成为佚本,现在又重新回到中国,这是一个很好的因缘,正是所谓法之将兴。因此,念老说:「这里也是一个很好的、让我们感觉高兴的事。」特别是《无量寿经》一千多年都没有得到善本,现在由于莲公大士的会集,我们才得以受持善本,此乃稀有难逢之殊胜因缘。

第二,念老指出,末法时期,我们现在是处在减劫,每过百年人寿减一岁。但是在这个时代,人的平均寿命却是在增长,这可能是个中兴的瑞相。念老说:「最近看来,人的平均寿命在增长,也正好跟西藏的传说、密宗的传说,佛法要中兴于世界,这两个有不谋而合的地方。」二0一四年十二月,《人民日报》刊载了一则消息:英国知名的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二0一三年全球疾病负担报告》。这份报告指出,全球人均寿命从一九九0年的六十五点三岁,增至二0一三年的七十一点五岁。也就是说,二十三年来,全球人均寿命增长了六岁。其中全球男性的平均寿命增加了五点八年,女性增加了六点六年。儿童死亡率明显下降。低收入国家人民寿命增长显著。此报告是在对全球一百八十八个国家、地区的人口数据估值后得出的。念老是在一九九二年往生,上述这组数据是从一九九0年开始统计的。在念老往生的十多年后,人均寿命还在持续的增长。因此,这是一种祥瑞的征兆。

第三,念老指出,现在很多人不如前人精进,但是,只要大家肯精进,把这些优点发挥出来,将有一个佛中兴的高峰。所谓的高峰就是比前后都高(当然以前也有更高的地方),念老说:「根据西藏的传说,不久的将来佛教是很放光,出现一个中兴的高峰,峰还是很高。」因此,要利用这个上升的阶段、特殊的因缘,认真努力的发心和修持。

第四,念老指出,佛教中兴三百年之后,将来回教要统一世界。由此可知,法运还是会起起伏伏的。念老说,回教统一世界,三百年后再起一个峰,佛教又盛。这正如同盛极必衰、否极泰来的宇宙运行规律一般,佛教的法运经历最困难的时期之后,就会有一个好转。但是这一次,佛教再次盛行的高峰,就比不上当今时代的这个高峰了。

第五,念老指出,第二个高峰过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峰了,佛法会一天不如一天,一直到末法时期最后的一百年。这一百年就靠这一部《无量寿经》和一句阿弥陀佛,这也显示出了《无量寿经》的重要性。念老勉励我们说:「我们在这个地方做工作,好钢是用在刀刃上了。」

这段话使我们对于追随师父上人「一门深入」学习《净土大经科注》坚定了无比的信心。

在《报恩谈》中,念老所说的「法之将兴」是指佛法的各宗各派的共同繁荣。而师父上人在宣讲《科注》之时,曾经开示说:「净土法门没有末法。」此即是专指净土宗而言。在中国除净土宗之外的其他七个宗派,都有正法、像法和末法,「唯独净土宗没有,净土宗是纯正正法」(《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六十三集)。因为在大乘经上,佛所说的正法的四个标准,净土宗都具足——有说经的人、有听经的人、有修行的人(念佛即是修行)、有证果的人(往生即是证果)。因此,师父上人说:「净土宗自始至终都是正法。」将来佛陀的经典是《无量寿经》最后灭。即使到了法灭之时,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依然住世百年。至诚恳切称念这句弥陀圣号,临命终时,依然能够蒙佛接引,往生极乐,此则弥显净宗法门之无比殊胜。

综上所述,《净修捷要》这部书是莲公大士留给后人的一剂良药,是与《无量寿经》相辅相成的一部法本,简单易行,收效颇着,值得我们净业学人认真的学习与受持。

《净修捷要》的法本近年来已经制作成有声书,主要有以下几种版本:一、师父上人早年读诵版(约四十五分钟);二、悟行法师读诵版(约二十七分钟);三、刘素云老师领诵版(约四十七分钟)。这三种版本都非常殊胜,同修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以及修学的环境,来选择不同时长的读诵版,可以一边播放,一边修持礼拜,需时少而收效大,无论是个人净修还是团体共修,都非常的适合,很值得我们来推广。

以上是惭愧弟子学习《净修捷要报恩谈》所做的浅显提要与总结,如有不妥之处,诚请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大德同修惠予批评指正,无尽感恩,阿弥陀佛。

老法师:莲公的《净修捷要》这个本子,是我第一次跟念老见面的时候,在北京他送给我的。我看了之后就非常喜欢,简单扼要,对于现代人过着繁忙的生活,非常适用。比这个更简单的、更重要的,那就是海贤老和尚给我们表法的,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他就是一句佛号修成功的,了不起的成就。我细看他的光盘,我也看了几十遍,我能体会到,他念到功夫成片,不超过二十五岁。他二十岁出家,师父传他这一句佛号,叫他一直念下去。我觉得二十五岁之前他得到成片。得到成片就能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就像《楞严经》上所说的,「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现前见佛,当来见佛是往生极乐世界。能够达到功夫成片,现前就见佛,佛一定会告诉你,你还有多长寿命,到你命终的时候佛来接引你。你心里就有底了,知道极乐世界已经注册了,那有名字了。继续不断的努力,我认为三年到五年,不会要很长的时间,从功夫成片念到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的时候,还在这个世间,再努力个三、五年,就能到理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就是禅宗所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老和尚有没有得到?得到了。

可是他老师厉害,我们从老师这一句话当中,我就知道老师是开悟的人,因为不是开悟的人这个话说不出来。他交代海贤老和尚,一直念下去,后面还有一句话说,「明白了不能乱说,不能说」,这一句话不是真正开悟的人说不出来。为什么不能说?惠能大师开悟是在盛唐的时候,是中国佛教黄金时代的时候,他还要到猎人队去躲十五年才能出来。为什么?嫉妒障碍的人太多,你虽然开悟了,五祖给你证明、认可了,别人不服,会找麻烦。十五年之后,大家淡消了,把这个事情忘掉了,坚固执着的人大概也都走了,都不在了,你可以出来了。海贤老和尚环境比惠能大师差多了,所以不能说。老师这个话交代得太好了,保护他,不能乱说,不能说。但是我们能看得出来,偶尔露了一、二句,你留意,那一、二句里头话里头有话。

所以我们知道,他老人家大彻大悟应该在四十岁左右。真正得理一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实报庄严土,就成佛了。这个我们要认清楚。往后这么多年,那是阿弥陀佛嘱咐他的,要他在这个世间长住几年,为我们表法。要是用一句俗话来讲,就是叫他住世保佑我们大家,就这个意思。让我们学佛的人不忘记佛陀的教诲,「以戒为师,以苦为师」,教我们净宗的人,保佑我们,在往生极乐世界这个道路上不要退转,不要迷失方向,不要走到岔路。这个功德可大了!

所以我看完了,那个时候看完了三十多遍的时候,我就劝导大家,每一天要看三遍,看一年,一千遍,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果然一天能看三遍,念一万声佛号,这一年下来,你在这个光盘就看出门道了,你真正就懂得了。现在我知道的是刘素云居士最用功,她已经看了一千六百多遍,她说愈看愈有味道,愈看愈不能罢休。一天有的时候看十遍,一遍一个小时,十遍就是十个小时,好榜样!真能这样做的时候,哪一个人不往生?往生问题叫真正解决。这个世间一切随缘,要学老和尚,什么都好,什么人都好,什么事都好,一天到晚欢欢喜喜。自己谦虚,不敢轻慢一个人,决定不毁谤一个人,不批评一个人,身行言教做我们好榜样。

《净修捷要》念老给我,我看过两遍就收起来了。到他讲这个「报恩谈」,我是上一次在澳洲看到这个光盘,我每天晚上都看,在那住了一个多月,从头到尾我记得好像看过三遍,非常欢喜。所以我就想到,如何能把它做成光盘,因为它没有文字,没有字幕,说话的声音有的时候比较低沉,听不清楚,少数听不清楚。我就想要把它重新配音,找口齿清楚的人,把他的文字做一个文本文件,再照文本文件来做有声书。现在是做成功了,这个功德无量,这样子大家听不费力,会很有受用。如果觉得《无量寿经》太长,这个《净修捷要》就好了,它简单,他把它浓缩了,用这个本子时间少,天天照这个做课诵,便于课诵,这好事情。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4年4月20日10:21:5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wsmy.net/34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