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录自:科注学习班(02-042-0146) 编号:02-042-0353
学生:大士阁第二届《净土大经科注》学习班心得报告。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诸位法师,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惭愧学生黄习明,今天向大家恭敬汇报的主题是「老实听话要真干,誓做莲花国里人」。
为期一个月的学习班课程结束了,学生感觉好像是在人间的极乐世界修行了三十天。在这里,我们每天在报恩讲堂聆听师父上人广宣大教,演畅妙法;每天与诸上善人(诸位法师和同修)共同学习,分享心得感想,互相勉励;每天精进拜佛、念佛、诵经、听经;每天在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中落实威仪细则。在这里,我们头顶着蓝天白云,四顾是苍翠青山,空气、水、事物都是自然健康的,走廊、庭院到处点缀着石莲花和各色小花。在这里,没有都市的喧嚣,没有世缘的干扰,没有手机、电视、网络的污染。在这样一个清净无染的环境中修学一个月,学生感觉浮躁的心平静了许多,心上五欲六尘的垢染也被洗刷了很多。感恩佛菩萨的加持,感恩师父上人的慈悲教导,感恩上印下信法师和馆长精心的护持,感恩诸位法师、义工同修辛勤付出和细心关怀。
学生于二0一0年通过「和谐拯救危机」认识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尊敬的师父上人,二0一二年开始专听师父上人的经教,学生人生中的许多困惑逐渐的找到了答案,对于如何做人,处事待人接物也慢慢有了正确的认识。学习师父上人教诲,成了学生业余时间最重要的事情。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觉得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圣教,时间和精力都不够用了。学生在一家总部位于深圳的跨国大公司工作了十八年,这是一家处于竞争激烈、发展迅速的行业环境,从事于信息技术的高科技公司。正如师父上人所说,科技的发展太快了,学生供职的公司,主要的产品和技术,几乎每半年就要升级换代一次。因此,学生和公司十几万同事一样,每天处于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状态中。
在学习圣贤教育之前,学生觉得这是正确的人生之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做的,甚至还因工作体面、收入较高而沾沾自喜。听了师父上人的经教,再看看身边的很多同事,因忙于工作,牺牲了身体健康、孩子教育、家庭幸福,甚至英年早逝。学生不禁常常反思:这样的辛苦忙碌是为了什么?人生只是一场追逐物欲和名利的游戏吗?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及与家人沟通,学生遂于二0一三年底辞去工作,发心在后半生专门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大乘佛法的学习和弘扬。计划刚开始几年专心在家学习,先从三个根入手。在家学了一年多,学生逐渐发现了几个主要问题:
甲、修学的方向和目标不坚定
学生今年四十七岁,在参加学习班之前,学生的想法是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后,到社会上做一些弘扬传统文化的工作,帮助人们从现实生活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至于自己了生脱死,往生极乐,到六十岁以后再来专门修行。可是这样一来,就觉得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文言文、儒家经典、净土经论,不符合「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并且如果完全靠在家自学也不可能学好。
一、怎样听好经
学生虽然每天听经时间不少,但经常昏沉、散乱,听不进去,效果不佳。
二、怎样念好佛
师父上人说:净宗学人,念佛是正修,其他是助修,但是学生对这句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认识很浅,念佛功夫不得力,妄念很多,想着这几年先听经,过几年再好好念佛。
三、怎样在生活中落实佛法,做一个学佛人的好样子
学生烦恼习气重,经常在遇境逢缘时,由习气当家做主,贪瞋痴慢现行,学习的经教还不能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见解,真正控制、指导自己的行持。学生有一个很重的习气,就是好看人的不是,总是在口头,或心里去批评、指责、纠正别人,但效果甚微,还往往使自己、别人都生烦恼。在二0一五年一月份,听师父上人讲经时,得知云南大士阁开办《净土大经科注》学习班,首届参加的同修收获都非常大,学生心生向往,第一时间报名参加第二届。承蒙师父上人恩德,两位大家长不舍初学,给予学生此次殊胜的学习机会。这一个月学习下来,学生感觉比在家自学几年的收获还要大,前述的四个问题也有了清晰的答案。
乙、以脱离六道,往生西方,为人生目标和修行方向
学生以前总觉得自己还年轻,离死亡还很远,很少或不愿考虑「死」这个人生头等大事。这次学习了自了法师「生死心切」的报告,和师父上人的开示,对学生是当头棒喝。细细想来,学生听经不获益,念佛不得力,修学方向不明确,生活中落实不好,这些问题的根源都是生死心不切,以致学习悠悠忽忽,进进退退。其实学生身边已有好几个生死无常的案例在警醒学生。学生工作期间,相邻办公桌的一位男同事,跟学生同龄,身体一向很好,平时也很注意保养,却在二0一四年五月被诊断罹患胰腺癌,四个月后就去世了。还有一位同事,比学生还小四岁,也是在二0一四年某一天清晨,在睡觉中突发心脏病离世。之前学生总想着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通过这次的学习,学生终于醒悟到,人命无常,生死事大。师父上人说,学佛最低的觉悟是知道生死事大。学生以后一定时时想到这个「死」字,决定以了生脱死,志求往生,为人生目标和修行方向。日常生活中随缘不攀缘,对众生有利益的事要做,不要去找,去找就用错了心,就造轮回业,做了也不放在心上。
一、以真诚心、恭敬心、清净心听经,帮助自己坚定信心、坚固愿心,以求生西方
这次学习班最主要的课程,是恭听师父上人讲经,得力于良好的修学环境,以及较为端正的听经态度,虽然偶有昏沉,但绝大多数时间学生是听进去了,法喜充满。学生反思,在家听经最大的问题是恭敬心不够,也缺乏清净心,当然就谈不上真诚心了。学生在家听经以完成集数、赶进度为目标,总想着赶快把扎根教育、入门基础的经教听完,后面好专注的学习《大经科注》。听经中经常昏沉或掉举,衣着、坐姿也不端正,还把手机放在手边,甚至听经时经常暂停去做一些不急要之事。通过这次修学,学生明白了,听经的目的是帮助自己透彻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看破世间的假相,放下万缘;真正认识西方极乐世界,对往生西方生起坚定的信心、坚固的愿心。总之,学生以后要像刘素云老师那样,听经时就当成师父上人亲身坐在学生面前讲经说法,不敢起丝毫不恭敬、懈怠、懒散之心行。听经时注重悟处,不重记问之学。
二、把阿弥陀佛当作命根子,时时提起佛号
学生念佛功夫不得力,根是生死心不切,还有就是学佛时间不长,对这句名号功德没有认知和切身感受。通过这次密集深入的听经,学习刘素云老师、自了法师、丁嘉丽老师的分享报告,观看了大士阁老菩萨往生视频,和馆长的详细叙述,学生认识了阿弥陀佛这句万德洪名,总持一切法,总持一切经教,总持一切佛菩萨名号。念佛是万行之首,最能消业,最能积福,最能积功累德。尤其是师父上人宣讲四十八愿时,《科注》中有一句「声字皆实相」,师父上人举了台湾大学校长做的实验,那些能摸出字来的儿童摸不出「佛」字,因为佛字放光。学生听到这里,心灵被重重的触动。因为学生读书时是学的物理,二十多年的工作也都是从事科学技术,找科学证据的习气很重,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就容易怀疑,不相信。师父上人说用科学的怀疑精神去学习圣贤教育是不能入门的,学生正是这种刚强难化的所谓知识分子,学生以后一定要努力克服这个习气。
这次学习班还安排了三天的精进念佛,学生是第一次体验这种每天十一个小时的专门绕佛念佛,学生对念佛的体会也收获良多,学生一定会毕生沿着念佛成佛的道路走下去。
三、学习贤公好榜样,在生活中念佛成佛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落实不好的主要原因,是自己德行不够,没功夫,烦恼习气重,心量不够大,还有就是日常生活行为细节不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的做法。这次通过恭听师父上人宣讲的《学习贤公老和尚的表法》,观看贤公光盘和《来佛三圣永思集》有声书,以及师父上人在讲经中处处提到贤公之表法,学生深切体会到,贤公和尚是我们这个时代学佛人、念佛人最好的学习榜样。贤公一生孝亲尊师,严持戒律,老实念佛,不谈任何名闻利养,吃苦耐劳,于人无争,于世无求,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将净宗行门五科在生活中圆满的落实了。学生以后一定每天观看贤公光盘三遍以上,念佛一万声,在生活中时时处处以贤公为榜样,提醒自己,修正自己的行为。特别是时刻反观内省,常思己过,不见人非,在六根接触六尘处,练习用一句佛号代替所有的妄想、杂念、分别执着。绝不批评别人,把一切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看成佛菩萨的示现和安排。
这次的课程安排佛门礼仪,四门威仪,内务整理,过堂、行堂等内容的学习和实践,学生感觉四十七年来,第一次学会正确的行住坐卧,穿衣吃饭。道场年轻的法师们威仪庄严,处处由内而外自然表现出涵养文明,举止端庄,优雅有礼。这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在生活细节中落实好这些仪轨,不但有助于收摄六根,整肃身心,也能通过动静合宜、举止安详的威仪,对外显示一个佛弟子良好的形象,对社会大众行无言之教。
丙、小结
一个月参学的所见所闻,时时令学生感动,领悟,在这里,学生感受到佛陀教育、圣贤教诲的伟大,看到师父上人的教导在这里全面细致的落实了。年轻法师们正知正见,威仪有则,足以成为学生的表率。昨天同修们参观了大士阁和报恩寺,学生看到整个寺院建筑的规画设计,完美的诠释了师父上人的理念:佛教是佛陀教育,是学校和博物馆结合的高度艺术化的教学。在参观方丈楼、摄影棚等处时,学生深深体会到两位大家长对师父上人的真诚、恭敬、敬爱,令学生感动不已。学生想,两位大家长能有如此成就,正是源于他们尊师重道,老实听话真干。学生一定会把这次修学的收获带回去,保持住,以真诚、恭敬、清净的心去学习,以老实、听话、真干的态度去落实。一部大经、一部集注、一句佛号,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深信切愿,老实念佛,今生一定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以上是惭愧学生黄习明粗浅的学习报告,请求尊敬的师父上人、诸位同修大德慈悲批评指正,学生乐意接受,至诚顶礼感恩,阿弥陀佛!恭祝尊敬的师父上人:法体安康,六时吉祥,法喜充满,光寿无量。惭愧学生黄习明顶礼敬呈。
老法师:我们听了黄同学的报告也很感动,很不容易,他能在短短的一个月,真正对佛法有所体会,回头是岸。果能如报告所说,把你所修学的心得落实在日常生活,这就是真修,特别是处事待人接物磨炼自己。看一切人都是佛菩萨,无论是善缘恶缘、顺境逆境,会修的人,统统都在境界里帮助自己大幅度的向上提升,这是真修。学跟行分作两桩事情,那是知识了,与自己功夫毫不相关,这一点我们要留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