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吉法师:和谐小城的杂华庄严

admin 心得分享评论阅读模式

节录自:科注学习班(02-042-0101) 编号:02-042-0219

MP3下载

学生:和谐小城的杂华庄严。惭愧弟子开吉今日恭敬报告的主题是「和谐小城的杂华庄严」。

和谐美好的澳洲图文巴之旅历经月余,倏然而逝,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感动与无尽的感恩。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我们所收获的是宽广的胸怀、灿烂的笑容和美好的回忆。仅将此和谐小城之「杂华庄严」拈花一片、沾海一滴,以飨诸仁者,共赞此盛会。

《华严经》按照梵文之原意翻作《大方广觉者杂华严饰契经》,简称《杂花庄严经》。华者,花也,古无花字,通作华。佛是果,花是因。「杂华庄严」是如同大花园般,百花齐放,美不胜收。如同我们地球,正是多元文化共存共荣,才映显出这个世界的庄严美好。同样的道理,当图文巴和谐小城百花齐放之时,伴之以多元文化的和平旋律悠然响起,实践着《华严经》杂华庄严和谐美好之愿景。

壹、「和谐小城的杂华庄严」体现在——温馨晚宴口味多元、营养美味的餐点中。

菩萨之「四摄法」是佛门的公共关系法,请客、送礼很重要,这是接引众生的前方便。十多年来,学院的法师、大德们就是用四摄法,真修实干,隐忍谦敬,默默的推动着老法师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理念。

甫进净宗学院之斋堂,即被一尊巍峨庄严之弥勒菩萨像所摄受。斋堂两侧悬挂老法师历年弘法足迹的影尘回忆。时光凝固交错,仿若十世古今历历在目。过去与现在不二,前人与后人一体。在《无量寿经》中,当来承传弥勒菩萨与普贤、文殊菩萨同为菩萨众中之上首。弥勒是梵语,表「慈悲无能胜」,大慈大悲,无比殊胜。以悲心怜悯众生,以慈心予以快乐,帮助众生离苦得乐。现于兜率内院位居补处,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下生此界成佛,龙华三会,度生无量。

温馨晚宴的美味餐点,就是在慈氏菩萨包容一切的笑容中,完美地呈现出来。中式的烙饼、炒面、水饺;西式的比萨、意大利面、咖哩饺、三明治;还有现场制作的素食串烧、天津水煎包。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常常见到负责斋堂的法师,笑容可掬的穿梭于人群中,就如同慈氏菩萨一样亲切慈悲;她的智慧和巧思,能够变现出调和众口的香积妙味。

《华严经》觉林菩萨偈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心就如同一位画家,能画种种图画,比喻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从我们心念变现出来的。温馨晚宴如此这般的百味美食,正是从如同慈氏菩萨般的「仁慈博爱」之心中变现出来的,呈现出如万花筒所见的美丽图画;想必如此之自性「真爱」所呈现出的水结晶,必然会如同绚丽钻石般庄严美好。

贰、「和谐小城的杂华庄严」体现在——佛门弟子的团结和合与互助互赞中。

为了庆祝教师节,为老法师献上祝福,我们来自世界各地的出家法师们穿袍搭衣,在温馨晚宴之时,共同上台演唱《弥陀大赞》。感恩老法师倾数十年讲经之功,导归净土,演赞弥陀,宣讲《大经》,为末法众生点亮指路明灯。《无量寿经》云:「愿我得佛清净声,法音普及无边界,宣扬戒定精进门,通达甚深微妙法。」大慈念老曰:「首二句乃法藏比丘,愿具如佛利他之行德,愿得如来清净之声。」感念老法师法音宣流,循循善诱,慈悲教导,我等无以回报。在温馨晚宴中,我们所唱响的不仅是和平的旋律,更是坚定求生净土的誓愿。感恩与志愿都倾注在我们唱赞的歌声中,如同《无量寿经》所云:「一切诸天,皆赍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彼佛。」

在澳洲学习期间,四众弟子虽是来自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但是在一起相处之时,能够团结和合、互相友爱、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助互赞、利和同均、有无相通,留下令人难忘的美好回忆。从前老法师在讲解《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中「在众无争,互相爱敬,六和为侣,如水乳合,故名僧宝」批注时曾说,四个人以上能修六和敬,这是值得尊敬的。在此期间,我们出家二众弟子还曾穿袍搭衣,手捧《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一书合影留念。在这个过程中,弟子感受最深的就是这句「如水乳合」,我们是在同一位老师,尊敬的上净下空老法师会下学习,我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是水乳交融的师兄弟,是同甘共苦的同参道友,是同心同德的金刚兄弟;在轮回的长夜中,我们更是同路而行、互助互勉的净业学人,是故理应团结和合,互勉互赞,放下自我,成就六和。

在澳洲的期间,佛菩萨给弟子出了很多考题,让弟子感受到,要想与人和合共处的确是不容易。反省自己的种种毛病习气,发现最难放下的是架子、面子,最怠惰的是习劳、感恩,最难舍弃的是傲慢习气。而这些习气都是要在境缘之中历事炼心,不断的磨炼殆尽。这个过程也是历经艰难,深感一个人最难面对和克服的就是「自我」。

因此,我们只有不断的改正习气、实践六和、僧僧互赞,才能够齐心协力使佛法重新兴旺起来。

参、「和谐小城的杂华庄严」体现在——图文巴「花园城市」多元宗教的和谐。

澳洲图文巴有居民十二万人,其中有八十多个族群,一百多种不同的语言,十几个宗教共居一处,是典型的多元文化城市。图文巴的多元宗教和谐,哈山长老的高足汉尼夫先生贡献颇巨。二0一二年十一月,弟子曾经在斯里兰卡联合国多元宗教论坛中,聆听汉尼夫先生介绍图文巴的多元文化活动成果。此次再次见到这位长者,印象颇深。他务本踏实,聪明干练,事事做在人前,走在人后。曾经在一个冠盖云集的场合中,见到他站在一旁,始终不肯走到台前合影。听同修们介绍,汉尼夫先生在温馨晚宴等场合中,非常注意自己和上台致辞者的用辞,举凡不利于宗教团结的言辞,或者对方比较敏感的话题,他都会事先提醒发言者要特别注意。他做事情特别能够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因此广受各个宗教之好评。

多元宗教的和平实践真正是深入人心。在这座美丽的小城中,弟子深深感受到了花园城市的和谐气氛。图文巴的居民都非常友善,没有宗教的界限。在皇后公园,我们三位女众法师在大树下照相,有一对年轻的父母看到后,主动把自己的宝宝放在草地上,和我们一起合影。合影后我们一松手,宝宝没坐稳,一下子倒在草地上,才知道这是刚足月的婴儿。有一回在商场中,竟然见到一位澳洲人主动合掌,对我们称念「阿弥陀佛」。另一次,一对澳洲夫妇从弟子的身后经过,立即称念「阿弥陀佛」圣号,口音字正腔圆,回头一看才知道原来是澳洲人。还有一次,我们手里提着物品在路上走,一位准备驱车去布里斯本的澳洲人停在路旁,主动载我们回学院,我们在车上惊奇的听到旋律优美的佛乐。这位司机说,他刚刚参加完学院的多元文化活动,车子上的佛乐和四只猴子的挂像,都是在净宗学院请的。

我们内心感到无比震撼,想不到十三年来的温馨晚宴、多元文化活动是如此深入人心,真正是「法音普及无边界」,影响所及,普至此花园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净宗学院戒学班课程结束之后,弟子仍日日晨起念佛,身上戴着老法师慢念佛号的念佛机,字字句句持念入心,非常法喜。念累了就休息,在大树下聆听贤公和尚的有声书,休息好了就接着再念。如此日日持念不断,声声摄耳入心。由此体会到,在贤公和尚加持下持念佛号的法喜。有一位同修告诉弟子,在学习期间她历经了很多磨难,但她坚持每天听三遍《贤公和尚佛门榜样》的光盘,念一万声佛号,从而突破了重重难关和障碍。她深深感受到贤公和尚慈悲加持的不可思议。

肆、「和谐小城的杂华庄严」体现在——净宗学院往生极乐之枇杷树神的启示。

弟子来到净宗学院,最为好奇的就是想看看,往生极乐世界的那棵枇杷树是否安在?几经寻访和了解,才知道枇杷树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在弟子日日经过的停车场路边。在悟全法师的带领下,弟子见到了枇杷树和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枇杷树神往生记志》:

「净宗学院泊车处有一枇杷树,此树于学院二00一年肇始之初即屹立于此,二0一一年三月二十五日上午九点四十五分,导师于经筵前,说道:『树神托梦,在此听经闻法十年,以决志求生净土。』于是嘱悟全师等为其作三归依,归依礼毕,焚证时,忽有人感佛光,呼佛来接引。四众观礼者齐心念佛送树神往生,念佛不到一刻已蒙佛接引。后一星洲行者梦树神端坐莲花台上,说道已蒙佛接引,感恩学院同伦之助缘,送其往生云尔。枇杷树神已成就,人何可不如树神,胡不勉力精进,求得生死自在,临终必蒙佛接引往生不退成佛,庶不虚度此生。谨志枇杷树神往生事迹。」

悟全法师告诉弟子,这棵枇杷树虽已被砍掉,剩下一个树桩,但是它的根还是活的,春暖花开时节,还会发出新枝和新芽。望着潇洒自在、当生成佛的枇杷树,想想自己的懈怠懒散,真是「何以人而不如树乎」?

伍、「和谐小城的杂华庄严」体现在——持念这句弥陀圣号最能够庄严自身、庄严自心,念阿弥陀佛是终身保险、ㄧ生的依靠。

在澳洲学习期间及返港时,有机会和同参道友们交流念佛心得,感受良深。弟子有一位共修多年的同参道友,和弟子分享了以下心得,「念阿弥陀佛是终身保险,ㄧ生的依靠」:

阿弥陀佛万德洪名,福慧圆满。人一生生老病死苦,能依靠谁?幸运的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念念不舍我们。

ㄧ、生——念佛助生产

台湾高雄有一位医师在妇产科工作,他在接生过程中曾见到一位妈妈生产时特别顺利,妈妈哼、哼、哼三声,宝宝就出来了,一点痛苦都没有,而且宝宝相貌庄严。他多年做接生工作,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顺利生产的,好奇的问这位妈妈,怀孕时做了什么产前运动,才生产如此顺利?这位妈妈说,她没做什么产前运动,她一怀孕就在肚子上绑一个念佛机,让胎儿天天听阿弥陀佛,自己也念阿弥陀佛,就这么简单。从此以后,这位医师就学佛了。

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念佛含万德,这是最好的胎教。一般人以为生产要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其实阿弥陀佛名号含摄一切诸佛菩萨名号功德,所以念佛人不仅感得阿弥陀佛加持,同时也感得十方一切诸佛菩萨加持,所以万事顺利。

二、念佛福慧增长,天赐功名

从前这位同参道友在美国念化工硕士期间,因英文不好,所以每天挑灯夜战。虽寒窗苦读,成绩平庸,大部分都是B,只有几个A。但因勤能补拙,历经两年半,终于完成硕士学位。虽然有心继续读博士班,但无经济能力付昂贵的外国学费。毕业前一个月,幸遇贵人指导,修净土念佛法门,有空就念经及念阿弥陀佛。因此天赐福报,贵人相助让她继续读博士学位,读书之际更努力念佛,寒暑假经常去打佛七,几乎以念佛、学佛为主修。除上课专心听课外,其他时间就聆听上净下空老法师讲经,断恶修善,戒杀吃素。因念佛心定,读书事半功倍,成绩优秀,大部分都是A,只有ㄧ、二个B,且常逢贵人相助,很快三年半就完成理工科博士学位。当时,比她早读博士班的学长很多都还没毕业。

很多人说她资质平庸,英文也不好,又没花多少时间念书,怎能如此顺利拿到博士学位?后来知道她念阿弥陀佛,因此都说,这博士学位是阿弥陀佛替她念的,否则哪能如此快速毕业!因此,让学佛社学生,对念佛、学佛更增长信心,也更精进念阿弥陀佛,大家经常寒暑假就去打佛七,假日就共修念佛。所以学佛社学生毕业后大都有一份好的职业。

《阿弥陀经要解》云:「持一佛名,即为诸佛护念,不异持一切佛名。」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一尊佛不念阿弥陀佛,我们念阿弥陀佛,一切诸佛都念到了;念阿弥陀佛得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护念。且功名亦是福报之ㄧ,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阿弥陀经要解》云:「唯以信愿执持名号,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散心称名,福善亦不可量,况一心不乱哉。」圆瑛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义》特别给我们拈出来:「持名念佛,为善中善,福中福。」有人说念书要去求文昌帝君,其实念阿弥陀佛也灵。念佛之人,福慧不可思量。

三、死——念佛延寿免难——转堕胎的宿业

有ㄧ位念佛人因为宿世为人堕胎,杀害一千多条人命,感得今生短命报,寿命只有四十岁。因至诚恳切念佛,至今延寿八年。足证念佛功德不可思议。

以上是弟子的同参道友所分享的念佛心得,她得到的结论是「念阿弥陀佛是终身保险,ㄧ生的依靠」。由于弟子聆听后受益良多,因此将这分法喜分享给诸位法师、大德仁者,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坚定念佛的信心。

澳洲图文巴和谐小城的故事真是说也说不尽,在此仅撷取深广大海之一滴、百花丛中之一朵,供养诸位法师、大德仁者。此文酝酿月余,卒难下笔,今日草就,恐有不周,祈师教导,望众宽宥。无尽感恩,阿弥陀佛。

老法师:开吉师的报告替图文巴宣传,这个小城是我们意想不到的,它有前途。我有三年没去了,因为我对他们所作所为感到失望,所以放弃了,不想再去,这个道场就送给他们。这次因为开办戒学研习班,我邀请正觉寺的果清法师们,这是在现代中国真正研习戒学的唯一的一个道场。果清跟我的关系很深,我们认识三十多年,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大学刚刚毕业,参加慈光大专讲座,应该是两次参加。李老师最后创办一个内典研究班,学习期限四年。当时招收八个学生,里面有两个是女众,老师对女众的要求是这一生不能结婚,现在这两个还在台中,果然没有结婚。男众里面,果清他出家了,非常难得出家之后专攻戒律。今天通达戒律、遵守戒律,能够把戒律讲清楚、讲明白,大概他是第一人。

末法时期,诸位都知道,祖师大德提醒我们的,持戒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是最踏实的法门,当生成就。所以戒是佛法的基础,必须要把它变成生活,我们在佛法上才能够学到智慧,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戒就是章嘉大师教给我们的放下,慧是看破,看破就是看透宇宙人生的实相,这真相。凡夫看不透,把假的当作真的,在这个里面起惑、造业、受报,这真冤枉。如果不能放下,研习的这些经教都变成了佛学,现在新的名词叫佛学。也讲得不错,甚至于也著作丰富,可是身见没放下,边见没放下,五种见惑全在,贪瞋痴慢疑五种思惑都在。这样学佛,得的果报是什么?人天福报。天也只在欲界天,大概是忉利天以下,为什么?夜摩以上要有定功,没有定到不了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一层功夫比一层深。在禅定里面说叫未到定,未到定有浅深不同。

那什么叫到定?到定是修定及格了,他往生的是色界天,不是欲界天。他的欲是不是断掉了?不是断掉,是伏住。如果要是断掉的话,他是圣人,他就不是凡夫了,小乘的圣人。四果四向,他有八个阶位,必须要证到第二个阶位,第二个阶位叫初果。开始修初果叫初果向,向着这个方向,没到,到达的时候初果。得初果的修二果向,这个样子慢慢向上提升,那是圣人。得到初果的人,虽然没有离开六道轮回,但是他不会堕三恶道,保证不会堕三恶道。而且在六道里面他有期限的,不是像我们凡夫无期的,我们在六道轮回里,没有出头的日子;初果有,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他就证阿罗汉果,就超越六道轮回,所以他是有期限的。凡夫纵然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他还是生死凡夫,出不了六道,他们比不上须陀洹。

我们在这个时代遇到这个法门,无比的幸运,这个法门可以一生成就,它是以一句名号统摄一切法。一切诸佛所修、所传之法都在一句名号当中,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名号功德圆满具足戒定慧三学,菩萨闻思修三慧,都在这一句名号之中。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一个,第一叫先入为主,第一个法门般舟三昧,吉祥云比丘传给他的;最后一位善知识,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你看这个表法,一个头,一个尾,说明善财童子修什么法门?信愿持名,求生净土,真的,不是假的。

当中五十一位善知识的参学,那是启发后得智,圆满后得智,为什么?不是自己用的,是教化众生的。众生根性不同,不相信净土的,相信别的,无论相信什么,你就用什么法去度他。自己呢?学了之后没有修。实在讲他这一句佛号全修了,都在里头,不是单单修的,统统在名号里头,名号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他当中这五十一位参访,你看清凉大师的科判,末后一句经文,「恋德礼辞」。恋德是感恩,你把你的法传授给我,我感恩,礼是感谢,辞是不学,我一句佛号就学了,就圆满了。这个辞,用现在话说,没有放在心上。无量无边的法门,南无阿弥陀佛一句名号总摄了,这个不能不知道。学得愈多对这个法门愈坚固,真正能够成就坚定的信愿,这一生自在往生成佛。

你不要看别的,就看来佛寺这三个,他妈妈代表在家居士,谁能比得上?第一个,往生没有病苦,没有死苦。八苦,生老病死大概她都没有,她是再来人,生没有;不是再来人有生苦。她没有老苦,来佛寺这三个都没老苦。特别是海贤给我们表演,一百一十二岁,不需要人照顾,什么都是自己干,眼不花、耳不聋,头脑清楚。一百一十二岁还爬树,穿针引线不需要戴眼镜,体力跟年轻人一样,临走这一天给我们表演的。他母亲临走,亲自下厨房包饺子,全家团圆。吃完饺子之后,双腿一盘坐在椅子上,告诉大家,我走了,就真走了。八万四千法门,哪个法门有这么潇洒的?一句佛号念到底,这个要知道。海庆老和尚,你听报告里头说他的生平,除一句佛号之外什么都不知道,人笨笨的,好像没有智慧。但是道场里头什么苦活他都干,别人不愿意做的全他做,忍人之不能忍,为人之不能为,他全做到了。不是老和尚一个人表法,三个都表法。

老和尚特别为我们表法的是,要会看,真有西方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他跟阿弥陀佛常见面。人要是证得理一心不乱,心想佛时,佛就现前,为什么?佛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阿弥陀佛是常寂光,你念他的时候就是有缘,他就现相。我们念现不现相?现相,现了我们看不见,不是不现相。他又没有起心动念,有感他就应,他当然要应。我们为什么见不到相?我们的心里头染污,我们的心不平,在波动,水不清、不平照不见。如果我们的心清净了,我们的心平等了,我们念佛也能现相。理上要明白。事上我们得放下,不放下不行,不放下是障碍。见佛就是证明我放下了,放下就能见到,人人都做得到。

海贤老和尚绝对不会为我们示现人做不到的,他所示现的,人人都能做到,这才能利益众生。只有他能做到我们做不到的,这不行。他那个念佛的方法跟谛闲老和尚教锅漏匠一个方法,完全相同,念累了就休息,一点拘束都没有。他还讲得很清楚,他说我念累了我就躺一会儿,休息好了再接着念,多潇洒、多自在,真是我们学佛的最好榜样。给出家、在家弟子们说这些法,句句都是出自于真心流露出来的,感人肺腑。一天看三遍,最少的,我们做一个精简的碟,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能普度众生,太长了人家不愿意看。想细看的,真搞清楚、真搞明白的,我们有一套详细的,因缘生写的完整的全书,现在做出来,九个小时是不是?对,九个小时,最详细的。

图文巴有了这么好的基础太难得了,这是过去全世界没有的一个例子,这个能做好,对于化解冲突、世界和平会有很大的贡献,这是我们应当要帮助它。这些人非常可爱,男女老少都一起,一团欢喜。好,我们期待它能够早一天实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4年4月18日09:59:5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wsmy.net/28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