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录自:科注学习班(02-042-0123) 编号:02-042-0280
学生:尊敬的师父上人慈悲,惭愧弟子甘肃骊靬古城佛学班开镭,报告的题目是「愿心反思,看破放下,回归极乐」。
印祖文钞云:「念佛一法,要紧在有真信切愿。有真信切愿,纵未到一心不乱,亦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若无信愿,纵能心无妄念,亦只是人天福报。以与佛不相应故。」蕅益大师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可见信愿是我们能否得生净土的最关键之处。
反思我们求愿往生的心,多是口上坚定不移,今生一定要往生极乐,同时,又各种人事牵缠,各种担心忧虑,各种想要达成的愿望……究其根本,实是还在留恋着娑婆,放不下。一边想往生极乐,一边想待在娑婆,这个求愿往生的心就不恳切、不踏实,所以功夫很难得力。印祖云:「念佛一法,乃仗佛力出三界,生净土耳。如无信愿,但念佛名,乃属自力。以无信愿,故不能与弥陀宏誓,感应道交。须知去却信愿念佛,与宗家之参究无异。若得往生,则因果不相符契矣。」所以,若愿心不真,不实在,纵然天天佛号数万,亦难以与佛相感,承佛慈力。靠自力欲了脱生死,出离轮回,于我辈末法障重凡夫而言,实为大难大难。
师父上人在讲席中常常点醒我们,放不下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没看破!若真看破了,没有放不下的。蕅祖《弥陀要解》云:「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看不破娑婆的苦,不了解极乐的乐,所以难以生出真实的厌离心和恳切向往极乐的心。虽然我们也常常在经典和师父上人的讲席中听闻末世浊恶迷深,毒焰遍地,听闻世间的八苦交煎,三途的剧苦极刑,却依然发不出全然彻底的厌离心,放不下这个世界。深自反省,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即是感觉目前在娑婆中所受的苦还能堪忍,还觉得这个世界有很多美好的东西,诸如亲情、爱情、友情,财富、名声、权力、地位,美食、美衣、美色……还想要去追求,还想要拥有。
种种贪恋之中最难放下的就是情执。黄念老《科注》云:「爱欲是诸苦之本。欲流深广,众生漂溺之而难度。」憨山大师《示念佛切要》中说:「古人云:业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断不生净土,是知爱根乃生死之根株,以一切众生受生死之苦,皆爱欲之过也。推此爱根,不是今生有的,也不是一二三四生有的,乃自从无始最初有生死以来,生生世世,舍身受身,皆是爱欲流转。直至今日,翻思从前,何曾有一念暂离此爱根耶!如此爱根种子,积劫深厚,故生死无穷。」父母、子女、爱人、亲戚、朋友……种种情感牵引我们一次次奋不顾身的去追求那种爱欲的快乐,以致生生世世沉没其中,轮回不息,难以出离。佛告诉我们人生八苦,其一即为爱别离苦。再好的感情,最多也只有几十年光景,终要面临生离死别。如经中所云:「一死一生,迭相顾恋。忧爱结缚,无有解时。思想恩好,不离情欲。不能深思熟计,专精行道,年寿旋尽,无可奈何」,各人被各自业力所牵,「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黄念老注云:「生时愈亲爱,死时倍苦伤。生死之际,存者伤亲人之永别,亡者悲自身之长逝,互恋难舍,如刃刺心。昔日恩爱,今成忧苦。思想恩好,世人所珍,究其根源,实由情欲。而不知欲为苦本,纯情即堕。」因此,世间之爱是短暂的,转瞬即逝,如昙花一现,终必充满无尽痛苦。
师父上人常常讲到,这个世间,夫妻闹离婚,情侣闹分手,朋友会闹翻,父子会吵架,为什么?用的心是虚情假意,它会变的,今天爱你,明天不爱你了,它是无常的。所以这种爱靠不住,当对方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不合自己的意思时,就会由爱生怨,乃至由爱生恨,变成冤家对头。所以师父上人常常提醒我们,世间人都用妄心去爱,那个爱是假爱,不是真爱,是无常的。
又佛在经中向我们讲述宇宙从哪里来,万法从哪里来,《楞严经》云:「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菩萨处胎经》世尊与弥勒菩萨的对话中,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识。」是故一切万法都是从我们的念头变现出来的,是无量念头生起的剎那生灭的相似相续相,并没有真实的实体存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才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而我们所谓的亲人朋友,爱恨情仇就在这念念之中剎那生灭,根本没有实质存在,如同梦境,爱来爱去,实是一场空。
师父上人讲席中告诉我们:「这个身体不是我,身体是阿赖耶的相分,我们的心(念头)不是我,是阿赖耶的见分,自性才是真正的自己,才是真我。自性的性德无量无边,无尽无数,它的核心就是一个爱字,佛法叫慈悲。这种爱是纯粹的智慧,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边际,那是真爱。人的七情五欲之爱是阿赖耶里变现出来的,是无常的。慈悲这个爱是真常,是真爱,永恒的爱你,你就是变了心,甚至于侮辱他、陷害他,他还是爱你,因为他是从自性流出来的。自性不会改变,自性是永恒的。」
世人最贪恋的、感觉最快乐的就是爱,放不下这个情执,而事实上每个人真正向往的、想要得到的,并不是那个夹杂着痛苦煎熬、短暂无常的假爱,其实正是这个我们自性里永恒不变、平等无分别的慈悲真爱。这个真爱不因你的美丑善恶,贫富贵贱,健康疾病,默默无闻还是成功显赫,喜欢还是憎恶它而分别拣择,永远平等无条件的爱一切众生。同时,自性遍一切时、遍一切处,这分真爱亦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众生有感,自性即应,无时无刻不在关怀爱护照顾每一个众生,不舍一人。
佛告诉我们,爱是自性第一德,万德都是从第一德衍生出来的,人人都有,只是我们迷了,我们不知道自己有,觉悟了、证果了才晓得一切众生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所以,我们生生世世在外境的幻相中奋力追逐、无法舍离的爱,其实原本就在我们自心之内,就是我们的真我本有性德,本自具足,完全无需外求。我们生生世世为此经受无量痛苦折磨,为此造业受报,深陷轮回,实在是冤枉受苦,错寻了地方。对于财富、权力、地位、名誉、美衣、美食、舒适的生活……这些其他种种欲望亦复如是。反思这些留恋不舍,实是内心感到种种匮乏、空虚、不圆满之故,试图以外物来填满内心的空乏不足,获得内心的快乐满足。而经云:「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且在追求之中有意无意种下种种苦因,果报来临之时,又徒增无量痛苦,并未曾真正得到想要的幸福、安宁和满足。
佛陀向我们揭示万法的由来,即「一切法从心想生」,万事万物都是吾人自心所变现,凡夫使用妄心,坚固分别执着,认同自己是一具脆弱有限的身体,和由此而引申出来的认为自己缺少各种物质、精神的满足,充满匮乏渴求,充满好恶取舍,充满忧虑不安。匮乏不安的心自然变现出匮乏不安的境界相,于此妄心外境中欲求圆满,欲求平安快乐,如何可得?蕅祖《弥陀要解》云:「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而自心秽理应舍离;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又「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而极乐世界就是自己真心所现佛剎,一切众宝,一切庄严,无量智慧、无量慈悲、无量德能、无尽殊胜都是本有家珍,至善至美,至真至乐,圆满无缺。所以,一切我们在娑婆世界所欲望追求的都是自己真心里本来就有的,永恒的真爱,永恒的平安,永恒的满足,永恒的真乐,尽在其中,何苦于虚幻外境中劳心费力,贪求不已,又饱受长劫痛苦折磨?
此生幸遇恩师上人,开示真相,宣讲净土法门引领我们出离轮回苦海,回归自性真我,恢复本有圆满性德。《弥陀要解》云:「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交彻。即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阿弥陀佛即是自性的德号,所以念佛就是念自性,就是念真我,念佛就是始觉合本,念念相应,念念即佛。通过信愿持名直接导引我们回归真如本性,回归真我本来面目,慈悲真爱自然流露,真心无量宝藏自然现前。
黄念老《科注》中讲到,如来出世,说法度生,「即欲一切众生开明本心,同佛知见,等成正觉也。今此净土法门,教众生持名念佛,潜通佛智,暗合道妙,即凡成圣。但能发心专念,皆可往生,因其为直截中之直截,方便中之方便,绝待圆融,不可思议。是知利济众生,此经为最。」《弥陀疏钞》云:「今但一心持名,即得不退。此乃直指凡夫自心究竟成佛。若能谛信,何须遍历三乘,久经多劫?不越一念,顿证菩提,岂非大事。」由此可知,净宗法门乃直指顿超之法,以念佛心,入佛知见,是帮助我们回归自性真我,开启真心本具无量宝藏最简单易行、最快速直捷、最圆顿的途径。
又大慈念老云:「圣教如旃檀,片片皆香,法法圆顿,本无高下。唯以众生垢重障深,心粗智劣,饥遇王膳,而不能餐。唯本经持名一法,乃易行道,人人能修。当今末法,众生福慧浅薄,垢障深重,唯赖此方便法门。但凭信愿持名,便能功超累劫,往生极乐,径登不退。若无如是微妙法门,凡夫何能度此生死业海,而登彼岸?故大悲慈父,两土导师,悯念我等,开此净土法门,妙显苦乐二土,激扬沉迷众生。生彼国已,见佛闻法,得无上悟,由有念而入无念,因往生而契无生。顿悟此心,本来平等。」故谓「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是故此信愿持名之法,亦是我辈末法顽愚障重具缚凡夫,出离生死轮回、超凡入圣、回归自性的唯一途径。
弥陀无尽慈悲,以四十八愿摄受我们,将无量劫修行功德赋予一句佛号之中全体送予我们,我们只需全体承当,相信佛语,了解真正的自己不是这具有限的身体和无量念头,了解在妄心所现之虚幻外境中寻求快乐幸福注定失败,永无满足。承认自性才是真正的自己,真我之内本自圆满,一无所缺。只需放下外求,回心向内,用信愿持名开启自己本有的真心无量宝藏,自然恢复本来永恒无限的圆满,平安和幸福。阿弥陀佛。
以上是惭愧弟子开镭粗浅的心得报告,定有许多错误之处,叩请尊敬的师父上人及诸位法师大德,予以慈悲指正,不胜感恩。阿弥陀佛。惭愧弟子开镭顶礼敬呈。
老法师:今天有四份报告,都是甘肃来的。我们刚才听了开镭的报告,很欢喜,他有相当深刻的体悟,这很难得,提供给我们同学做参考,在佛门常说供养大众,法供养。确实如佛所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这个话一点都不假。人失掉人身之后,来生再得人身,佛经上有三个比喻,这些比喻也都不是假话。佛过去在祇树给孤独园,道场有工程在建筑,佛在地上抓了一把泥土,撒到地上,指甲里头还有一点。佛说,人失掉人身之后,来生还能得人身的像指甲上的土一点点,不能得人身的像我刚才放手撒在地下的。那个时候的弟子有警觉性。经典里面给我们说出「盲龟浮木」,也是难中之难。瞎眼睛的乌龟,一百年出来一次,大海里头有块木板,当中有个圆洞,牠一出来,头就正好伸到这个圆洞,你就想多难!「须弥穿针」,这佛常常说的比喻,大家都很熟。须弥山那么高,我们不要说须弥,我们在三层楼上吊一根线,底下放个绣花针,看看能不能穿得进去?这都是要我们珍惜身命。珍惜身命干什么?出离六道轮回,出离十法界,这个人叫大英雄,这个人叫佛菩萨,这不是普通的人。
我们能做到吗?海贤老和尚常常告诉人:「天下无难事,只怕心不专。」秘诀就在专、就在一,一门深入,没有一个不成功的,老和尚给我们做出最佳的榜样。铁脚僧演强法师告诉我们,贤公老和尚决定是极乐世界菩萨再来。他的心,他的行,他那个忍耐的功夫(忍耐功夫是定功,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得到的),一句佛号念到底,一生不改变,为我们做出最佳的榜样。他的功夫念到什么等级?我看他的光盘,看到三十多遍之后我就很有体会,像这样禀赋的人,老实、听话、真干,就跟谛闲老和尚那个徒弟锅漏匠一样,有这种根性的人,遇到这么好的老师,老师教他就一句佛号,为什么?他能办得到,一般人办不到。一般人不能坚持,他要换题目、要换方向,这个人不换题目、不换方向的。锅漏匠三年,预知时至,站着往生,往生了还站三天,等谛闲和尚替他办后事。这个不是假的。
功夫念到什么程度可以往生?功夫成片,这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什么叫成片?心里头只装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统统清除掉,没有杂念,没妄想,只有阿弥陀佛,二六时中念念相续,未曾丢失,这叫成片。成片,是一心不乱最浅的,刚刚达到。这个时候肯定,这就是感,功夫成片就是感,阿弥陀佛就有应,所以佛一定来给你示现,你见到佛了,见到阿弥陀佛了,阿弥陀佛会告诉你,你寿命还有多少年,到时候佛就来接你。这个欢喜,心定了。可是我们相信,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机会难得,见到阿弥陀佛,肯定要求阿弥陀佛,我的寿命不要了,我现在跟你走。佛一定会带他走,会跟他约定时间,时间最长不会超过三个月,最短的大概是二、三天,佛跟他约定,让他办办后事。办办后事是度众生,不是为自己,看看他的朋友、亲戚,到处去看看,我自在往生,让他这些亲戚、朋友对于往生这桩事情肯定,不再怀疑,他们要跟进,个个都能往生。
这个法门无比的殊胜,得到一切诸佛如来的赞叹。这个法门,换句话说,一切诸佛如来的支持。他不是口说,口头上的支持,他是行动上的支持。那就是一切诸佛如来讲经说法,净土三经没有不讲的,其他的没有缘他不讲,有讲、有不讲的,净土三经是必须要讲的,必修课。那就是一切诸佛都希望你修这个法门,早一天成就,把你送到极乐世界,送到阿弥陀佛那里去,亲近阿弥陀佛。到了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就明白了,这十方诸佛这样帮助我们,我们要感恩,不知道的时候不晓得,知道的时候生感恩的心。这个感恩也不是口头上的,有行动,我在极乐世界认真修行,很短的时间就成就圆满的果德,把自己提升到常寂光净土,就圆满了,《华严经》上妙觉如来。
很容易成就,因为太容易了,所以人不相信,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不但普通人不相信,菩萨不相信,声闻、缘觉不相信。所以这个法门,凡夫不相信有什么稀奇?菩萨都不信。什么样的人相信?《弥陀经》上说得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少善根的人不相信,没有福德的人不相信,没有缘的人不相信。这三个条件都具足可不简单!大乘经上佛透了信息给我们,每个往生的人,无一不是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供养无量诸佛如来,这善根从这来的,善根福德。善根是能信,真信是善根;福德是愿生,我非常希望往生净土,第一大福德,世出世间再没有比这个福德更大的,为什么?这一生就作佛;因缘是你有机会遇到佛法、遇到净宗,特别是遇到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遇到黄念老的集注,又遇到海贤老和尚的表法,表法是作证转。这是诸佛如来对我们的恩德,达到极处了。我们再不相信,不认真学习,就是刚才讲的,我们的善根福德不够,遇到了也是做一个增上缘而已,再种一次善根,善根没成熟。所以我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前天,潮州谢总到我们这住了两天,给我们详细报告他老父亲的往生。我觉得这也是菩萨来示现,给我们证明十八愿是真的,所谓十念必生。他的父亲我们不认识,应该是个善人。他自己年轻的时候,黑社会的头目,无恶不作;真的,回头是岸就变成菩萨,他真回头了。这三年,今年是第四年,你看他办的道德讲堂,救了一万多人,让这一万多人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这不得了!做得干净,他自己经营一个小公司企业,企业赚的钱完全做这个用,到这边来接受修学的人,不收一分钱费用,完全供养。公司有多大力量就帮助多少人,所以最初只有几十个人,三年了,愈做愈兴旺,也说明他公司赚钱是愈来愈多了,他才能养得起,现在可以能养三百人,他希望今年年底可以能容纳一千人。生意不操心,自己找上门来。
这是真正行善,他说我如果收人家的供养、接受人家供养,人家说我拿这个敛财,对我没信心,我自己有多大的能力,我就收多少人。我们听他的报告,政府的官员,当地市政府、县政府、乡镇政府这些干部,都是市长、书记下令送他来培训的。现在这个地区,培训的这些公务人员大概有七千人。七千人,这些人好官,廉洁,不贪污,不敢贪污,真正好的人民公仆,他们前途无量,真正为社会、为人民造福,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他默默的在耕耘,不愿意人知道,太难得了!我们看到他的作为深受感动,这是什么?这就是菩萨事业,真干。他用的教材完全是光盘,他不请人。请人难,像他这种长期办班,短期还可以,长期办班人家没空,完全用光盘。在国内这些年来,到处都办这个传统文化,讲的人很多,他统统把光盘收集起来,在里面选择,有不适合这些言语把它删掉,删干净,统统送给政府审查。他们的书记、他们的县长统统看过,认为好。你看现在政府在他门口挂了个牌,「潮安区家庭道德教育基地」,政府承认,算是政府办的了。现在算是政府办的了,实际上还是他搞,政府给他这块招牌,对他信任。好事!
我们看了之后,我就想到我们道场要跟进。我们澳洲图文巴里面的出家、在家居士,我派了二十多个人接受他们的训练,分三个梯次,一个梯次七天,三个梯次,毕业了,告诉我非常受感动。现在澳洲我们净宗学院下面有个道德讲堂,如法炮制,再加上我们所需要的课程加进去,基本课程用他的。台湾台南极乐寺也去了二十几个人,接受训练之后,台南也开始做了,做得很有成就。确实七天的效果很好,真能叫人感动。如果不能把一个恶人变成善人,不能把一个坏人变成好人,这教育失败了。这个教学光盘是主要课程,最重要的是这个教练,谢总自己当教练,现在他训练大概有二、三个助手。教练很重要,同学听了、看了这个光盘之后提出问题要能解答,要能帮助他契入。这桩事情值得推广。
最重要的是本身,我们本身没有做到,不是真的做到,是假的,假的到最后肯定失败,不如不做,要做真的。真的就必须要有一个信念,我这一生决定要到极乐世界去。在这个世间,要像海贤老和尚一样,海贤老和尚是阿弥陀佛嘱咐他,叫他表法,做个好榜样给别人看。我们没有得到阿弥陀佛的嘱咐,我们自动要求阿弥陀佛,我一定做一个好榜样给大家看。阿弥陀佛很慈悲,我们要求他一定答应,不是开玩笑的,我们是干真的,不是干假的。社会这么乱,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所没有过,这也是给我们很大的警惕,这个世间不要再留恋了。有缘我们好好做,没有缘好好念佛。绝不去找,攀缘,那就错了,我们随缘不攀缘,一心念佛。我们也是表法,表什么?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生一部经。过去讲的经不少,讲了几十部,那也是表法,讲了那么多,最后还是回到《无量寿》,把那些统统放下了。
老和尚,我在这个盘片上细心观察,他得功夫成片,我觉得不出二十五岁他就得到了。得到,阿弥陀佛就见到了,众生有感,佛决定就有应。阿弥陀佛不带他到极乐世界,他老人家讲过,我好几次要求阿弥陀佛(好几次,不止一次),阿弥陀佛不带他去,告诉他,你修得很好(修得很好就是这种人很难找到,老实、听话、真干,太难了;而且求学的态度,真诚、清净、恭敬,有这样良好的态度,哪有不成就的),没带他走。没带他走,也是表法给我们看。他从功夫成片提升到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见思烦恼断了,等于阿罗汉,应该是什么时候?三十左右就得到了,肯定得到。从事一心提升到理一心,也不过就三年五载,我相信不超过四十岁。理一心就跟宗门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平等。老和尚露了一句话,他跟人说「我什么都知道」,什么都知道,这话不好讲,什么都知道是大彻大悟,不是大彻大悟你说这句话叫大妄语,他就是不说。这个我们在最初看到的,传戒老和尚,他的师父给他剃头的时候,教他这一句阿弥陀佛,嘱咐他一直念下去,后头还有话:「明白了不能乱说,不能说。」那个明白了是什么?大彻大悟是明白了,明白之后他装胡涂,不能说。就跟惠能大师一样,你看大彻大悟之后,到猎人队里去躲了十五年(那个时候是中国佛教黄金时代,唐朝那时候),为什么?嫉妒障碍的人多,要藏起来。海贤老和尚这个环境跟唐朝那个时候不一样,所以师父嘱咐他「不能说,不能乱说,不可以指手画脚」,让他表演一个老老实实的念佛人。
到一百一十二岁,二O一三年,前年,前年一月,看到了一本书,《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应该是阿弥陀佛跟他约定的,他说什么时候你来接我?什么时候你看到这本书,我就来接你。真的看到了,无量的欢喜,好像是盼望很久的宝贝得到了,穿袍搭衣,拿在手上,主动要求大家给他照相,表法。老和尚一生从来没有主动要求别人给他照相,就这么一次。你想想看这里头的味道,他表什么?他表法告诉我们,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真有,四十八愿度众生不是假的,让我们对这个法门坚固信心,绝不动摇,自己要发愿,愿生净土,就在这一生成就。条件是什么?放下,放得下。开镭法师的报告,里面讲的放下,真放下就成功了。这不是假的,不可以欺骗自己,一定要真干。
贤公老和尚,他自己也说(别人也赞叹),一生持戒精严,心地清净,吃苦耐劳。我们从一桩事情能够看出来,一百一十二岁生日那一天,有些居士给他做了一桌菜,为他老人家庆祝,他一口都没吃,还只吃一碗芝麻叶面。难得南阳的同学把芝麻叶带来了,我们也做了一餐,尝到芝麻叶面是什么味道。这个表得好!老和尚在这个地方就是告诉我们,严持戒律。真的要放下,万缘放下。他的道场,文革之前,我听说建筑辉煌庄严,文革全部毁掉了,夷为平地,连树木都被砍掉。老和尚能不能恢复?能。为什么不恢复?缘不同,缘不成熟。现在要恢复,建筑富丽堂皇,就有人动脑筋想来霸占,肯定的。我这一生还能活到这么大年岁,什么原因?没有道场,没人找我麻烦。我要有道场,活不到今天,真的。这个重要,一定要了解我们客观环境。佛菩萨安排的路,那就是正确的。不是佛菩萨安排的,自己去攀缘做成的,决定没好处。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没有道场,还有六群比丘破坏僧团,有道场,那还得了吗?
佛法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就是教学。释迦牟尼佛从开悟,三十岁开悟,开悟之后就教学,没有一天中断。现在大家出家不教学了。真正发心教学的人,寺庙里头不能包容你,你在寺庙不能住;如果做经忏佛事,每个寺庙都欢迎。所以我有一段时期,逼着我走投无路。我有个听众,韩锳居士(那里头照片,这边是她),她了解我的困难,来问我,他们家里有间空房间,带我去看,问我,你在我这住行不行?我供养你。我说我的条件很简单,每天可以讲经,听众二个、三个没关系。她就答应了。所以我讲经没中断。在外国,外国人工作很认真、很忙,但是每个星期有两天休息,星期六跟星期天。所以在外国讲经,一个星期就两天,大家能够来听。平常呢?平常我每天至少讲一个小时,我对着录音机讲,那时候没有电视,录音,胶卷那个录音,讲完之后我自己听。到了以后,陈彩琼做了一个电视,华藏频道,这个效果就扩大了。在这个之前我们就用网络,用网络大概有二十年。这样子跟所有道场没有冲突,我在摄影棚讲,没有听众,不拉你们信徒。而且也不接受这些信徒供养,你们是哪个庙的,我都劝他们去,要到那个庙(道场)去,听经在家里收看可以,要参加寺庙的活动。这样大家才能包容。我要是建个道场,麻烦可大了!所以韩馆长当年在的时候就告诉我,一生不能去碰经忏,你又讲经又做经忏,你把信徒全拉跑了,那仇可大了,决定不可以。这都是好话,这是看得远,看得正确。所以我们一生老老实实走这条路。
我们非常欢迎跟寺院跟法师合作。我听有法师告诉我,星云法师,八十八岁(去年),后悔,没有把我留住。我们四十四岁的时候在一起,他建佛光山,办了一个佛学院,请我做教务主任。我当时给他建议,他有一百三十多个学生,我的方法,分组,三个学生分一个小组,专攻一部经,一门深入。三个人当中有一个出来就行了。差不多可以分成四十个小组,他一百三十多个学生,十年之后我相信至少有二十到三十个讲经的法师,他们的能力不在我之下,会在我之上,这对佛教做了多大贡献!十年专攻一门,他变成专家!他没采取,没采取我就不干了,我说不这样子教学,学生将来一个都出不来,我们要负担因果责任,我说我不干,我走了。所以我离开佛光山,到台北去了。如果那个时候接受我这个建议,我这一生就住在佛光山,佛光山有讲经的、有做法会,有这些各种不同的活动,叫佛光遍照。非常可惜。
我这一生,大家都知道,我一生三不管: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管这些东西,心就定不下来。一心专门在经教里头,讲经常常有悟处,读诵的时候有悟处,在讲台上也有悟处,乐此不疲。这一生,我是听章嘉大师的话,老师告诉我,你只要真干,你的一生佛菩萨替你安排,自己不要操一点心。我听了很舒服,这真是太好了,有佛菩萨照顾,顺境、逆境都是佛菩萨照顾的。你想想看,到晚年,时间不短,总有十几年,各个地方反对会集本的。我知道他不是反对会集本,他是反对我的。会集本很多,王龙舒的会集本他为什么不反对?魏默深的为什么不反对?我用哪个本子,他就反对哪个本子。我很清楚,佛菩萨安排的,为什么?没有这个反对,就不可能有这本书出来了。你看,分量不少。这本书是什么?这是有个法师打抱不平,把我这么多年来点点滴滴的资料统统收在这里头,我很感激他。我也很感激所有反对我的人,没有这个,就没有这本东西出来了。这个真有价值,在这几十年佛教重要的一个文献,都是为了佛法。
所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我们讲经这个小佛堂里面,都供的这些反对人的牌位,天天给他回向、给他祝福。我们没有敌对的,别人跟我作对,我不跟他作对,就对不起来,这是一定的道理。化解冲突,化解怨恨,从自己本身下手,本身没有,而且感恩的心,欢喜心。打架,要对打,才能打得热闹。一个要打,一个不打,打几下之后就打不下去,自然就停止。骂人也如此,你不回答他,听他,恭恭敬敬洗耳恭听,骂一个钟点骂累了,他就不骂了。真的,这我都遇到过,过两天之后他来道歉,很好。要学忍,要学让,什么都忍,什么都让,你要的我不要,我要的你不要,我们可以和睦共处,什么问题都没有,没有利害冲突,跟任何人都不发生利害冲突。这是我们要认真努力学习的。
这个法门太殊胜、太难得了!决定不能把它轻易放过,要把这个当作人生第一桩大事。有余力、有因缘,帮助苦难的社会、苦难的众生,应该做;没有,别去攀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有一个道场,佛门古大德说,你要害一个人,就帮助他建个道场,叫他当住持、做当家。为什么?他这一生成就不了,操心的事情太多了。我在斯里兰卡看到一些小乘修行人,他们住山洞,真修行。现在环境比从前好,不要托钵。他住在这个山洞里头,附近有信徒,每天中午轮流给他送一餐饭,他日中一食。所以他不需要出去托钵,每一家轮流,三十家护持一个人。那边一个人,又有三十家护持。他心是定的,这个会有成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