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居士:图文巴和平之旅的启示(上篇)

admin 心得分享评论阅读模式

节录自:科注学习班(02-042-0097) 编号:02-042-0206

MP3下载

学生:学习心得报告,惭愧弟子上官,主题:图文巴和平之旅的启示(上篇)。

近两个月的澳洲图文巴之旅已经结束,本着无比感恩的心记录下此行心得,感怀这片给人无限灵感的土地,感恩在这片神奇土地上遇到的所有人、事、物。对世界而言,图文巴是一片正在奏响和平旋律的土地,未来它将引领、带动全球的宗教大团结,带来仁爱的雨露滋润,供养干涸饥渴的大地母亲,唤醒世界和平。对个人而言,无量劫的等待,今有幸在图文巴、在尊敬的师父上人身边学习生活近两个月,学习放下自我,找回内心的和合,找回与一切众生的和合,真心实意感恩成就这次因缘的所有菩萨。

世界和平、宗教和睦、家庭和谐都要从内心的和合开始。心是工画师,世间万物奼紫嫣红不离一念心想,心是一切问题的根由。唤醒内心和合的方法无量无边,然无量方法中独具二法,其一为最上、最胜、最难信出世间之法,能信愿行持者,必住无上上、最解脱、殊妙和合之道,此法即是持名念佛法;其二,现前能挽救世道人心的速效救心丸,非《群书治要》莫属。持名念佛法和《群书治要》的救世之道,于一切世出世间中无有匹伦,于一切方便中住大导师行。现世乃至未来,涅盘正路唯持名念佛方能直径通达,人间正道唯《群书治要》导引无遗。大难大难之内心外境困扰,非此二法不能解救,若得此二法,世出世间一切生灵皆平等解脱。本文仅从图文巴之旅的感怀,浅谈弥陀圣号和《群书治要》在唤醒内心和谐方面的最胜之处。

一、认识真我

(一)我就是阿弥陀佛,就是极乐世界。

假如一个人与自己对立,内心世界不和合,他绝对不可能与一切众生和合,他绝对不可能给世界带来和平。假如在内心世界里,还有一个众生不能接纳,那就是与自己对立,就绝对不可能回归极乐世界。往生极乐、和谐世界、团结宗教、和睦族群、调和身心都需要用真心。真心就是菩提心,就是欢喜接纳一切人事物,不与其对立、对抗。真心里面没有自我和私心,只有虚空法界与一切众生。因此真心生出百界千如、无量境界,却始终清而不染、净而不乱,自莹之光,无事不照,灵光独耀,照而无照,权实德用,妙行自在。用真心时,即见真我,德慧齐佛,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西方即在眼前。

念老常言:学佛就是要把自己的知见换成佛的知见。雪庐师公教导:学佛就是换心,把凡夫的心换成佛的心。这些已经到达彼岸的过来人,所言都是一字千金,切中要害,也恰恰是众生最难放下的,那就是我。「我」这个字,是人一生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字,同时也是一切众生痛苦和灾难的根源。究竟什么是我,我的归宿又是什么,尽管祖师大德权巧开示,明白的人还是凤毛麟角。因为愿力不足、忍力不够、定力不具,道业未成,终究抵不过习气所迫。

「我」是阿弥陀佛这句佛号所生出来的,阿弥陀佛就是我的根,我是弥陀宝树生出的果实。阿弥陀佛是名号、是净土、是佛果,是一团和气,是无量众生、无量诸佛、无量佛土,是无量行愿、无量功德、无量宝藏、无量不可思议之力。阿弥陀佛是我的生身父母,是我的真心,是我的真身,还是这片娑婆秽土,也是一切众生的真心,一切众生的真身,一切众生的生身父母。阿弥陀佛是我和一切众生一团和气之相,是我和一切众生的能量源泉。所以我身、我心遍一切佛土,我就是一切有情无情众生,一切有情无情众生与我同根、同心、同身,同时融在弥陀名号功德海中,融在弥陀佛力能量宝藏中,融在永恒和谐美好中。

「我」就是一片光明中的一颗极其微小的光子,但我这颗极微小的光子却包含一切众生,我中有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中有我。当我觉悟自己与一切众生实际融在一体、光明中,我会得到最上妙乐,得到真实利益,就是认识了真我。真我就是集一切美好为一体的和合之相,因此,真我就是极乐世界,回归极乐世界就是回归我本来的样子,回归遍一切时、一切处的大光明藏。大光明藏中含藏无限慈悲和智慧的爱,大光明藏就是真爱。真爱的根是孝道,愍怀一切众生累劫以来与我互为父母,而生出悲济救度亲爱之心。真爱的本是礼敬,感恩一切众生累劫以来做我导师,折射我的内心,令我反观自身、反闻自性,破除我黑暗业力之恩,当至诚礼敬。真我就是真爱大光明藏(常寂光土),我身遍常寂光土,方便权巧称真我、真如为阿弥陀佛,因此阿弥陀佛名号就是自性常寂光土,我就是阿弥陀佛,就是真爱。

(二)阿弥陀佛名号的真实之义就是为人民服务。

甲、阿弥陀佛名号和为人民服务的理体都是真心。

我就是阿弥陀佛,那么阿弥陀佛名号的真实之义,就是我人生的价值取向。阿弥陀佛名号真实之际是真爱,真实之义体现在为人民服务,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这一点从《无量寿经》中可以看到确凿的证据。为人民服务的根基,是真心爱一切人民,即真心。阿弥陀佛名号的理体,就是普贤实德「安住一切功德法中」,一切功德法就是真爱大光明藏,亦即真心。因此,为人民服务和阿弥陀佛名号所依理体皆是真心,表现在外即是真爱。阿弥陀佛名号的妙用就是普贤权德,权德有自利德和利他德,利他德就是为人民服务。

乙、爱的意义和普贤利他德是一致的。

如果说真爱就是为人民服务,肯定很少人反对,下面就依据爱字的字形和意义,来论证阿弥陀佛名号和为人民服务,以及真爱之间的关系。

乙一、爱字的字形和阿弥陀佛名号功德的关系。

首先从爱字的字形来看,爱是会意字,在古老的金文中,爱字上面是一个人张着嘴巴,表示诉说或倾诉;爱字中间是一颗心,表示疼惜;爱字下面加手形,像一个倾诉的人伸出手捧着自己的心,表示将对方放在心上。

赞阿弥陀佛名号利他德中,有十句经文是表德遵普贤的诸大士「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的德行,就是讲真爱的表现。这十句经文中,「演慈辩,授法眼」就是金文爱字的上面,表诉说、倾诉;用「今现在说法」来开演、教学、告诉一切众生通达自性真爱的秘诀,就是称念阿弥陀佛名号,齐诸圣于此片言间,真爱就一定以教学为先,令众生开悟得利益;而「兴大悲,愍有情」这两句经文,就是金文爱字中间的一颗心,表真心、悲心,疼惜,无条件的悲悯救度;「于诸众生,视若自己,拯济负荷,皆度彼岸」这四句经文,就是金文爱字的下部,表双手、表行动。因于一切众生视若自己,方能伸出双手拯济负荷,不分种族、地区、国家,无缘大慈,互助互爱,成熟善根。令其称念自性真爱名号阿弥陀佛,最终一切皆得度彼岸成佛道,不退涅盘城,使众生得无为常乐,达到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境界。

乙二、爱字的表意和弥陀名号的关系。

依据小篆的爱字,《说文》解释作行惠,是加惠于人之意,亦即怀福人之心。《无量寿经》普贤利他德中,开端即表妙行显实,即利他第一行就是「开化显示真实之际」,就是爱字的第一层含义,惠人之义。因怀福人之心,必先惠人真实之际,即使一切人见性成佛。爱字的第二层含义有利人之行,普贤利他德第二「为诸众生作不请之友」,就与此相应。为人民服务,就像真友不待请,譬慈母之趣婴儿,自然而然,不假思虑,流露真实之爱。没有成佛因缘者,菩萨为作因缘,有道机者,菩萨为之强化成佛因缘,终究不舍一人。「众人不请,友而安之」,此乃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大公无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时时刻刻心系众生。

爱字第三层含义表护持,如《孟子.尽心》:「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普贤利他德第三即「护佛种性常使不绝」,与爱字的护持含义相应。为人民服务就是以教学为方法,使得人人本具智慧、德能、相好显露出来,这种自性佛种倘若不依靠教育的滋养灌溉,必然走向衰灭。因此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今现在说法」,最妙方法实现这一宗旨就是教授念佛成佛无上妙法,此为护持真心、真爱,佛性种子传传相继的最方便法。爱字的第四层含义是亲善曰爱。如《孝经》「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普贤利他德第四「杜恶趣,开善门」,即同此义。真爱,即不会加恶于人,真念阿弥陀佛者,更不敢想也不敢做加恶于人之事。因同体之亲爱,必平等对待而无丝毫分别计度,何来以恶对恶,以报还报?因此,爱字和阿弥陀佛名号这层含义,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原则,即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最终令一切众生悉获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圣明与佛齐等。

以上粗浅论述不难发现,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中包含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护持,护佛种性常使不绝;包含其原则亲善平等,杜恶趣,开善门,和睦相处;包含其精神大公无私,时时处处做众生不请之友;包含其最高境界令一切众生回归真实之际,见真心,见真我,觉悟一切众生与我皆是阿弥陀佛。因此,阿弥陀佛就是真爱,就是为人民服务。念阿弥陀佛的人一定是一切国土最好的公民,哪个国家、哪个地区不欢迎有真爱,时时刻刻为人民服务的公民?这样的人就是真心念阿弥陀佛的人。

(三)是什么阻碍了众生见到本来面目。

是什么阻碍我回归本来的真我,回归我本来的和合之相?是迷惑。迷惑在把一切众生当成和我对立的另一面,因此不能放下自私自利。众生就像一面镜子,是我无始劫以来的习气变现的,时刻照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我是什么样子。我当下的一念心是什么,这面镜子就显现什么,忍力不够时,业力就起作用,业力是习气积累已久所成,遇缘起用,结果必然受善恶果报。我瞋恨,众生反射我的瞋恨相,当下的瞋恨心是助缘,无始劫的习气是因,因缘具足业报现前所受被瞋恨之果报,自然界因此显现火灾。我欢喜,众生就现欢喜相,这其中包含我过去生中常令众生欢喜的习气,在当下我的欢喜心作用下,我所感受的果报就是一片欢喜,自然界也风调雨顺。我念阿弥陀佛,众生就现阿弥陀佛自性光明相,我身边境界也随之离染着、离纷乱,回归百界千如、万物一体的极乐世界和合之相。

众生就是我当下这一念和过去习气的镜子,众生就是我自己的真实反馈,众生就是我自己,有谁会和自己对立?自性极乐世界是绝待圆融的,没有对立的,如果把当下的念头时时住在阿弥陀佛佛号上,我们就会远离对立、远离纷乱、远离缺失。念什么就现什么、就成什么,转变境界还是要靠念佛来觉悟迷惑的心。

老法师:上官这篇心得报告有上、下篇,刚刚我们听到这是前半段,上篇。这是她在图文巴一个多月学习的心得感想,很难得,也能够看到她很用心、很谦虚,学习得很好。

大乘经上佛常说,一切法都是从心,真心所生所变,真心是什么?真心第一德就是爱,这个爱的意思很深、很广,很不好懂。什么是真心、什么是真爱?这个爱心深广没有边际,它就是自性,中国人叫本性,《三字经》上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就是本性,爱就是善,本善,它是真心第一德。从这个基础上我们去观察,你会看到宇宙的真相,真相是什么?无尽的爱心、无尽的慈悲。佛家说爱说得少,说慈悲说得多,慈悲就是爱,慈的意思是帮助众生得乐,悲的意思是帮助众生离苦,这是爱的两种表现。佛为什么说慈悲不说爱?慈悲是理智的,建立在智慧的基础上;世间人称爱,爱里头有情执。真爱里面没有情执,她讲得很清楚。所以世间的爱是已经变了质的,不是纯净纯善,这个一定要把它辨别清楚。

这些年来我们接触很多宗教,看他们宗教的经典,没有一个宗教不讲爱,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爱就是神,爱就是上帝,慈悲就是佛菩萨,是谁?是自己。于是我们就晓得,任何宗教讲到极处、讲到最高峰,无不是回归自性,回归自性,大乘教里面常说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是一句形容的话,本来面目像什么?没有形相,不是物质现象,也不是精神现象,乃至于自然现象它都不是。这三种现象都从爱心里头生出来、现出来,能生能现。有些宗教里头称之为造物主,把它人格化,那就很难懂,容易造成迷信,佛经里头没有。有些高级宗教里头,现在也说真神没有物质现象,也没有精神现象,它真在,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如果真神、造物主确实是这个样子,那跟大乘法里面讲的法身一个意思。

法、身,法是一切法,一切法的本体就称为法身,在我们净土宗,称它为常寂光,就称法身、称造物主。常寂光就是我们的自性,唐朝时候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给五祖忍和尚做了简单的报告,他见性了,性是什么样子?他用二十个字来描绘,五祖认可了,把衣钵传给他,他是禅宗第六代祖。这五句话简单明了,就是真心、就是真爱。第一句话告诉我们,自性本来是清净的,从来没有染污过。它不是物质,它也不是精神,它不会被染污,所以他说「本自清净」,这头一句。第二句说它没有生灭;物质现象有生灭,精神现象也有生灭,乃至于自然现象。它什么都不是,但是它能变现一切法,一切法都是它变出来的,它「不生不灭」,变出来的一切法有生有灭。不生不灭,不能执着,不但不能执着也不能想象,无法想象。怎样才能够体会到?要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你才能体会到。换句话说,言语说不出来,我们用思想、念头去想象也想不到,这个对于它都不起作用。它是言语、思惟之外的存在,真存在。言语、思惟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

第三句他说的「本自具足」,它一样都不缺。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从末后有一句说「能生万法」。万法,大乘教里把它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智慧,第二类是德能,第三类是相好,就是物质现象,第二类是精神现象。能大师第四句说「本无动摇」,本无动摇就是禅定,它从来没有动过。所以佛家用的方法,如何明心见性,完全用禅定,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开慧就是见性,终极的目标回归自性。这个理体,整个宇宙是依它为本体,它是能生能现,万事万物是所生所现。

这些都是现在哲学跟科学他们所探讨的主题,科学在地球上发展四百多年,现在已经探讨到这个边缘了。这三种现象,自然现象、精神现象、物质现象,物质现象这个奥秘,这是宇宙的奥秘,被揭穿了,科学家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了,物质是假的,不是真的。物质是阿赖耶的相分,阿赖耶的境界相,从哪里来的?从念头来的。佛经上有,而且佛讲得很多,「相由心生」、「一切法从心想生」,都早就说明白了,现代科学家证实了。跟佛说的是一样的,还是没有佛说得那么圆满,说得那么详细,为什么?它是从念头生的,念头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现在科学跟哲学也可以说他们摸到边缘,没有办法具体详细的说明。我们相信再有二、三十年,他有可能把念头从哪里来,念头到底是怎么回事情,这能生万法的会搞清楚。

佛在大乘经上说过,用阿赖耶识、用第六第七识,就是我们常讲的三心二意,它对外能缘到宇宙,对内它能缘到阿赖耶的三细相,就是不能见性,为什么?它靠外面的力量。佛能见性,佛不依靠科学仪器,不依靠思惟,佛完全依靠禅定,这个很有道理。因为自性本无动摇,这就是自性本定,定跟定相应,只要你修定,修到最高层次的定就见性,问题就解决了。科学家不是用修定,科学家用数学,用仪器观察,他能看到这个现象,他不能得受用,也就是说,智慧、德能、相好这三桩事情科学家得不到,学佛的人能得到。能修小定有小受用,大定有大受用,究竟圆满的大定是如来所证得的,那个作用就广大而没有边际,像《华严经》上所说的。他在定中能掌握到全宇宙,科学家虽然发现,不能掌握。

你看,小乘初果须陀洹,他的智慧、他的德能科学家达不到。有这个定功,小定,小小定。华严将菩萨地位总共分成五十二个阶级,前面五十一个称菩萨,最后一个称佛陀,五十二个阶级。怎么分的?禅定功夫浅深不一样,愈往上去功夫愈深,智慧愈大,能量也愈大。初果须陀洹这是刚刚接到边缘,这是小小定,他两个本能现前,天眼、天耳。佛告诉我们,我们的眼能够观察到整个宇宙,能够看到过去现在未来,没有障碍,耳闻音声也没有障碍,全宇宙的,菩萨有这个能力。佛告诉我们,这个能力是人的本能,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换句话说,人人都有,不在外,在内。

为什么我们失掉了?失掉是迷。迷惑有三大类,大乘教里把它说作,无明是一类,无明烦恼,这迷失了自性;尘沙是一类,尘沙是比喻,太多太多的事情,像尘沙一样,你完全无知,这第二类;第三类是见思烦恼,你把整个宇宙一切万法看错了、想错了,看错了叫见烦恼,想错了叫思烦恼,见思烦恼特重。轮回是从见思烦恼来的,六道轮回,见思烦恼断了,六道轮回就不见了,就像人作梦,他醒过来,梦境没有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证道歌》上说「梦里明明有六趣」,有六道轮回,「觉后空空无大千」,这三千大千世界没有了,假的,不是真的。这些话都是说的事实真相,一点都不假。

《金刚经》读的人很多,末后四句偈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都说真话,有为就是有生有灭,无为不生不灭。天亲菩萨依《唯识论》造一个相宗入门的小册子《百法明门论》,把一切法归纳为一百类,便于初学。他是根据《成唯识论》造的,《成唯识论》里面把一切法归纳为六百六十法,太多了,初学的不方便,把它再归纳,归纳成一百类。这一百类里头,有为法九十四种,无为法六种。实际上真正的法,无为法最后一个真如无为,那就是自性。明心见性是见到真如无为,它起作用那就是能生万法,无所不为。无为就是无所不为,无所不为就是无为,这是法身菩萨的境界,大乘教常常说的八地以上,那达到究竟果觉了。

由此可知,佛法跟世间学术,理念跟方法不一样。今天学佛,很多人用现在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来学佛,只能得到佛的知识,定慧得不到。如果能持戒,这是我们世间人所说的善人,断恶修善的,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他没开悟。开悟一定要定慧,定是放下,慧就是看破,章嘉大师用这个话来告诉我,容易懂。佛学的名词叫止观,止就是定,就是放下,观就是观照,这是智慧。观照就是了解事实真相,不被外面现象所迷惑,这三大类的现象,自然现象、心理现象、物理现象,这三大类。佛也是这样分,阿赖耶里面有这三种现象,无明业相这属于自然现象;转相,转是转变,转相就是第七末那,第六意识的分别,第七识的执着;有分别、有执着就变成境界相,阿赖耶的相分。从戒定慧才真正能够明了。

所以佛教用的定慧,戒是手段,因戒得定,定还是手段,因定开慧,慧是我们终极的目标,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是慧。完全明白了,没有一点迷惑了,这个人叫佛陀,佛陀是究竟觉。佛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回归到自性觉,我们的自性是相同的,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只是我们迷,他完全觉悟,他来帮助我们,帮助我们回归自性觉,就如此而已。成佛了有没有得?得到什么?什么也没得到。你所得到的全是自性里头本有的,所以《楞严》说得好,「圆满菩提,归无所得」,全是自性有的。我们要相信,从自性里头求正确的,向外求,错误的,不能向外,向内。

在我们这个世界,一般人用的方法跟观世音菩萨学的多,观音菩萨「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他的反闻,跟大势至菩萨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一个意思。把六根收回来,这一句佛号念念相续,用这个方法。最近有一个人用这个方法用得非常成功,海贤老和尚。什么叫反闻?不要去听外面的音声,听自己念佛的佛号。自己念佛可以不出声音,心里头念,有没有声音?自己晓得有。要听自己心里头念佛那个声音,这叫反闻,不向外面。我们说佛号从心里生出来,从口里念出来,那口不念心念,这个容易摄心,养成这样的习惯。念佛的时候,妄念没有、杂念没有了,声声清清楚楚的佛号现前。这个方法简单,这个方法妙极了,对娑婆世界众生非常契机。观音跟大势至一配合,我们就晓得,学习的理念、方法就懂了,只要肯学,锲而不舍,效果慢慢就生出来,自己会得法喜。自己成就才能成就别人,才能帮助家庭、帮助社会、帮助国家、帮助这个世界。所以,世界的和谐,化解冲突、化解灾难,首先要成就自己,自己没有成就,我们没有能力帮人,自己成就比什么都重要。

上官还有下篇,还没寄来,这一篇值得我们多看几遍,给我们做学习的参考数据。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4年4月17日14:45:3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wsmy.net/27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